无人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6310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1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人机,包括机身总成、机臂装置和动力装置。机臂装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机身总成的相对两侧,每个机臂装置的长度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机臂装置的内端安装于机身总成,机臂装置由内端到外端向上倾斜设置,每个机臂装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35度,机臂装置的外端分别安装有一个动力装置。每个动力装置均包括动力单元,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和螺旋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无人机的重心相对升力作用点更低,可提高无人机飞行稳定性,而且无人机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生产成本较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人机
本技术涉及无人机
,尤其是涉及一种无人机。
技术介绍
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人们可以利用无人机完成很多的工作,例如:森林火灾中灭火液的喷洒、航拍摄影、电力巡检、环境监测和灾情巡查等诸多工作。相关技术中的无人机,多采用四、六或八的偶数个旋翼的形式,这是因为通常偶数旋翼的无人驾驶飞行系统的飞行控制算法和运动形式更为简单,通过调节每个旋翼的转速,实现无人驾驶飞行器升力的变化,从而控制无人驾驶飞行系统的姿态和位置。由此,在相关技术中无人机成本较高。双旋翼无人机因为尺寸相对较小,且生产成本较低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相关技术中的双旋翼无人机由于旋翼数量少,其飞行稳定性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提出一种无人机,所述无人机具有双旋翼且可提高飞行稳定性。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包括:机身总成;机臂装置,所述机臂装置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机身总成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机臂装置的长度两端分别为内端和外端,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内端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所述机臂装置由内端到外端向上倾斜设置,每个所述机臂装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35度;动力装置,每个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外端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动力装置,每个所述动力装置均包括动力单元,所述动力单元包括动力电机和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机的螺旋桨。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通过设置两个机臂装置,使这种双旋翼无人机的结构简单,体积较小,生产成本较低。动力装置提供动力,通过分别改变驱动单元的工作状态,辅助无人机完成飞行状态的变化。通过设置两个机臂装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35度,使得无人机重心相对动力装置要低,保证无人机的平衡性,提高无人机的飞行稳定性,而且飞行消耗较小,对飞行航程影响较小。在一些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机臂装置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9度。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身总成具有前后方向参考线,两个所述机臂装置位于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的相对两侧,所述机身总成包括沿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依次设置的控制装置、储料装置和供电装置,所述无人机在悬停状态时,两个所述动力电机的中心轴线共面于预设平面,所述预设平面与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的交点位于所述储料装置内。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内端与所述机身总成的所述控制装置所在部位相连,所述机臂装置自内向外沿着从所述控制装置到所述供电装置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机身总成的方向倾斜于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延伸,或者,所述机臂装置沿着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的方向设置。在一些实施例中,本技术实施例的无人机还包括:驱动装置,所述驱动装置安装于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外端,所述驱动装置与所述动力单元相连,且驱动所述动力单元绕所述机臂装置上的预设轴线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机臂装置的所述外端;移动丝杆,所述移动丝杆与所述驱动机构相连,所述移动丝杆的轴线与所述预设轴线重合,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移动丝杆沿所述预设轴线移动;转动件,所述转动件外套在所述移动丝杆上,所述转动件与所述移动丝杆之间螺纹配合,所述转动件被限制成在所述移动丝杆移动时所述转动件绕所述预设轴线转动,所述动力装置安装在所述转动件上。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舵机,所述舵机具有转轴;齿轮组,所述齿轮组中的一个齿轮与所述机轴相连,所述齿轮组中的另一个齿轮与所述移动丝杆相连。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与所述移动丝杆相连的限位组件,用于限制所述移动丝杆相对所述机臂装置转动。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转动件的外周形成为花键,所述动力装置包括连接座,所述动力单元与所述连接座相连,所述连接座具有与所述花键配合的键槽。在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安装座,所述安装座包括套接部、固定座和安装部,所述套接部外套连接在所述机臂装置上,所述驱动机构安装于所述固定座上,所述安装部为两个且相对设置在所述固定座上,两个所述安装部上设有同轴设置的安装孔,所述移动丝杆穿设在两个所述安装孔内;两个轴承,两个所述轴承分别配合在两个所述安装孔内,所述转动件配合在两个所述轴承上,且两个轴承卡在所述转动件两侧以限制所述转动件的轴向移动。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无人机的前视图;图3是图1所示的无人机的俯视图;图4是是图1所示无人机的右视图;图5是图1中所示的第一安装框、第二安装框和隔离板的主视图;图6是图1中储料装置的结构图;图7是一个实施例中机臂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8是图7中所示的第一连接件的立体图;图9是图7中所示的第二连接件的立体图;图10是一个实施例的机臂装置、驱动装置和部分动力装置的截面图;图11是图10中所示的K部的局部放大图;图12是一个实施例的移动丝杆的立体图;图13是一个实施例的转动件的立体图;图14是一个实施例的与移动丝杆配合的齿轮的立体图;图15是一个实施例的连接座的立体图;图16是一个实施例的安装座的立体图;图17是本技术另一个实施例的无人机的结构简图;图18是本技术实施例中机臂装置相对水平面平行和有倾角时的重心位置相对变化图。附图标记:无人机100:机身总成1;储料装置11;供电装置12;控制装置13;起落架14;前后方向参考线L8;总成本体15;顶板151;底板152;第一安装框16;固定板161;第一连接板162;第一安装空间160;第二安装框17;第二连接板171;第三连接板172;第二安装空间170;隔离板18;机臂装置2;机臂本体210;第一臂211;第二臂212;内端21;外端22;枢转连接机构23;第一连接件231;第一连接基板2311;第一套接部2312;配合槽2313;第一穿孔2314;连接凸耳2315;第一连接部2316;第二连接件232;第二连接基板2321;第二套接部2322;配合凸起2323;第二穿孔2324;枢接部2325;第二连接部2326;动力装置3;动力单元31;动力电机311;螺旋桨312;连接座313;键槽3131;中心轴线L9;预设平面S3;驱动装置4;驱动机构41;舵机411;机轴4111;齿轮组412;齿轮4121;安装座413;套接部4131;固定座4132;安装部4133;安装孔41331;轴承414;移动丝杆42;移动丝杆轴线L10;预设轴线L;转动件43;花键431;限位组件44。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总成(1);/n机臂装置(2),所述机臂装置(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机身总成(1)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机臂装置(2)的长度两端分别为内端(21)和外端(22),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内端(21)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1),所述机臂装置(2)由内端(21)到外端(22)向上倾斜设置,每个所述机臂装置(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35度;/n动力装置(3),每个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外端(22)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动力装置(3),每个所述动力装置(3)均包括动力单元(31),所述动力单元(31)包括动力电机(311)和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机(311)的螺旋桨(31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总成(1);
机臂装置(2),所述机臂装置(2)为两个且分别位于所述机身总成(1)的相对两侧,每个所述机臂装置(2)的长度两端分别为内端(21)和外端(22),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内端(21)安装于所述机身总成(1),所述机臂装置(2)由内端(21)到外端(22)向上倾斜设置,每个所述机臂装置(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9-35度;
动力装置(3),每个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外端(22)分别安装有一个所述动力装置(3),每个所述动力装置(3)均包括动力单元(31),所述动力单元(31)包括动力电机(311)和安装于所述动力电机(311)的螺旋桨(31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机臂装置(2)与水平面之间的夹角为19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身总成(1)具有前后方向参考线(L8),两个所述机臂装置(2)位于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L8)的相对两侧,所述机身总成(1)包括沿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L8)依次设置的控制装置(13)、储料装置(11)和供电装置(12);
所述无人机(100)在悬停状态时,两个所述动力电机(311)的中心轴线(L9)共面于预设平面(S3),所述预设平面(S3)与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L8)的交点位于所述储料装置(11)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内端(21)与所述机身总成(1)的所述控制装置(13)所在部位相连,所述机臂装置(2)自内向外沿着从所述控制装置(13)到所述供电装置(12)的方向,朝向远离所述机身总成(1)的方向倾斜于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L8)延伸;或者,
所述机臂装置(2)沿着垂直于所述前后方向参考线(L8)的方向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驱动装置(4),所述驱动装置(4)安装于所述机臂装置(2)的所述外端,所述驱动装置(4)与所述动力单元(31)相连,且驱动所述动力单元(31)绕所述机臂装置(2)上的预设轴线(L)转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人机(100),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装置(4)包括:
驱动机构(41),所述驱动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建兵李志勇吴旭民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极飞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