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81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0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自旋翼,设置于机身顶部;推进装置,设置于机身尾部,其包括推进桨和驱动推进桨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至少两组螺旋桨组件,用于为机身提供垂直上升的升力;每组螺旋桨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于机身两侧的螺旋桨模块;每个螺旋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螺旋桨,每个螺旋桨对应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螺旋桨模块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机身上;起落装置,设置于机身底部或所述支架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可实现垂直起降、悬停、巡航、左右侧飞等多种飞行姿态;在作业时可更灵活的选择适宜的飞行姿态,可大幅提高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适用范围和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
本技术属于飞行器
,具体涉及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
技术介绍
自旋翼飞行器是一种以自转旋翼作为升力面、螺旋桨推/拉力或其它供能方式为前进动力的旋翼类飞行器。自旋翼机的旋翼依靠飞行时前方来流驱动实现自转来提供升力。一旦它发动机空中停车,可以依靠自转旋翼安全着陆,因此历史上它曾被称为“最安全的飞行器”。但由于自旋翼飞行器起飞时需要一定的滑行跑道,无法垂直起降,在低空飞行时如遇到树木、电线杆等障碍物时不能很快拔升,且自旋翼飞行器只能保持一种前行飞行姿态,也无法做到空中悬停和左右侧飞等,从而导致该类自旋翼飞行器适用范围大幅减少,且使用过程中无法及时拔升或快速更改移动方向导致存在诸多安全隐患。现有的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虽然也能够实现垂直起降,但由于其固定翼结构的设计,垂直升降时极易受气流影响,且阻力较大,导致垂直升降时不稳定且能耗较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为了解决
技术介绍
中所提出的技术问题,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自旋翼,设置于所述机身顶部;推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尾部,其包括推进桨和驱动所述推进桨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至少一组螺旋桨组件,用于为所述机身提供垂直上升的升力;每组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于所述机身两侧的螺旋桨模块;每个所述螺旋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螺旋桨,每个所述螺旋桨对应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螺旋桨模块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机身上;起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底部或所述支架上。进一步优选的,至少设置两组所述螺旋桨组件,位于所述机身同一侧的所述螺旋桨两两共用一所述支架。进一步优选的,每个所述螺旋桨模块包括两个所述螺旋桨,且两所述螺旋桨同轴上下设置。进一步优选的,设置两组所述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模块呈八字形对称分布于所述机身两侧。进一步优选的,位于所述机身同一侧的所述螺旋桨模块共用一所述支架上,两侧的所述支架呈八字形排布;两所述支架上对称设置有四个所述起落装置。进一步优选的,设置两组以上的所述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模块绕所述机身的周向均布设置。进一步优选的,设置四组所述螺旋桨组件,其中两组所述螺旋桨组件环绕所述机身的周向设置,且四个所述螺旋桨模块通过一环形支架连接形成环形部;另外两组所述螺旋桨组件设置于所述环形部外侧,且位于同一侧的两所述螺旋桨模块通过一弧形支架连接于所述环形部两侧。进一步优选的,每个所述螺旋桨配备的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启动电机,所述启动电机设置于所述支架上。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燃油发动机或电动机。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架为可折叠和/或可伸缩支架。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机身为无尾翼机身,且所述无尾翼机身上至少设置有两组所述螺旋桨组件。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使其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的优点和积极效果:1、本技术将多个螺旋桨组件集成设置于自旋翼飞行器上形成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通过多个螺旋桨组件与自旋翼、推进装置的配合可实现垂直起降,空中悬停,空中巡航、左右侧飞等多种飞行姿态;从而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无需跑道也可起飞,在作业时可更灵活的选择适宜的飞行姿态,从而可大幅提高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适用范围以及使用的安全性;2、现有技术中的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其同样能够实现垂直起降、悬停等飞行姿态,然而由于其固定翼的结构,飞行器整体的结构更加复杂,体积更大,垂直升降时极易受气流影响,且阻力较大,导致垂直升降时飞行器不稳定且能,影响飞行姿态调控;且其起飞需要增加辅助装置,从而其安全性、可靠性更低,此外其经济性与气动效率有所降低,耗能更大;而本技术提供的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不仅能够完美完成垂直起降等多种飞行姿态,同时摒弃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的上述缺点;具体的其结构相比于固定翼垂直起降飞行器更简单,体积更小,从而可大幅降低结构成本以及维修维护成本;更重要的是,本技术由于其螺旋桨组件的设置,其飞行阻力更小,不易受到气流的影响,飞行更加安全,通过多组螺旋桨组件不同的排布,增加其飞行可靠性;且起飞时无需借助其他辅助设置,经济性与气动效率更高;3、本技术中的螺旋桨组件具有多种排布方式,例如呈八字形排布或呈环形排布,从多个自由度调节飞行器飞行姿态,有效提高对飞行器飞行姿态的控制,提高飞行器飞行的稳定性和灵活性,减少气流的影响,适应更广的飞行环境。4、进一步的,相比于设置有尾翼的机身,本技术中无尾翼的机身,省去了尾翼结构,在调控飞行器的姿态时,通过调控多个螺旋桨的转速实现偏转和俯仰等飞行器飞行姿态的改变,而无需通过尾翼实现飞行姿态的调控;省去尾翼有利于减小机身结构的重量和体积,在飞行器飞行时也有利于减小空气阻力,提高螺旋桨调控飞行姿态时的反应灵敏度。附图说明结合附图,通过下文的述详细说明,可更清楚地理解本技术的上述及其他特征和优点,其中: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俯视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4中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5中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示意图;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6中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的示意图。符号说明:1-机身;2-自旋翼;3-推进桨;4-第一驱动装置;5-螺旋桨;6-第二驱动装置;7-支架;8-环形支架;9-弧形支架;10-起落装置;11-尾翼。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并获得其他的实施方式。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另外,以使图面简洁便于理解,在有些图中具有相同结构或功能的部件,仅示意性地绘示了其中的一个,或仅标出了其中的一个。在本文中,“一个”不仅表示“仅此一个”,也可以表示“多于一个”的情形。实施例1参照图1、2,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包括:机身1;自旋翼,设置于机身1顶部;推进装置,设置于机身1尾部,其包括推进桨3和驱动推进桨3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至少一组螺旋桨组件,用于为机身1提供垂直上升的升力;每组螺旋桨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于机身1两侧的螺旋桨模块;每个螺旋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螺旋桨5,每个螺旋桨5对应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6,螺旋桨模块通过支架7安装于机身1上;起落装置10,设置于机身1底部或支架7上。本技术提供的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通过多个螺旋桨组件与自旋翼、推进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机身;/n自旋翼,设置于所述机身顶部;/n推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尾部,其包括推进桨和驱动所述推进桨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n至少一组螺旋桨组件,用于为所述机身提供垂直上升的升力;每组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于所述机身两侧的螺旋桨模块;每个所述螺旋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螺旋桨,每个所述螺旋桨对应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螺旋桨模块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机身上;/n起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底部或所述支架上。/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817 CN 20202172129971.一种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机身;
自旋翼,设置于所述机身顶部;
推进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尾部,其包括推进桨和驱动所述推进桨转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至少一组螺旋桨组件,用于为所述机身提供垂直上升的升力;每组所述螺旋桨组件包括两对称设置于所述机身两侧的螺旋桨模块;每个所述螺旋桨模块包括至少一个螺旋桨,每个所述螺旋桨对应连接有第二驱动装置,所述螺旋桨模块通过支架安装于所述机身上;
起落装置,设置于所述机身底部或所述支架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至少设置两组所述螺旋桨组件,位于所述机身同一侧的所述螺旋桨模块两两共用一所述支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螺旋桨模块包括两个所述螺旋桨,且两所述螺旋桨同轴上下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设置两组所述螺旋桨组件,所述螺旋桨模块呈八字形对称分布于所述机身两侧。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复合式自旋翼飞行器,其特征在于,位于所述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斌王辉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欧少航空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