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越野车用电流变减振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70309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4:03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悬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越野车用电流变减振器。本发明专利技术基于电流变液流变效应,设计了环形间隙电流变阻尼阀。其位于在活塞内,并与安全限压阀、引线密封一体化设计。正负极引线经活塞杆上空腔引入。该结构使电流变减振器具备变阻尼范围宽、过载保护及时、引线可靠性高、活塞行程大等优点,满足越野车辆对减振器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越野车用电流变减振器
本专利技术属于车辆悬架
,具体涉及一种越野车用电流变减振器,其特别涉及具有高机动性能要求的越野车辆及普通车辆。
技术介绍
电流变半主动悬架具有响应快、能耗低的优点,是半主动悬架可能的发展方向之一。传统上,由于电流变液在高压下的剪切屈服应力较小,一直未出现适用于车辆的样机。近年来,随着具有较高剪切屈服应力的巨电流变液的专利技术(最大剪切应力超过商用磁流变液),使其工程应用成为可能。电流变减振器是该技术的核心部件之一。合适的电流变减振器能有效发挥电流变液的流变效应,达到控制所需的阻尼力,但其可靠性、行程、所需安装空间等参数也要满足越野车辆对减振器的要求。传统上,电流变减振器由同心安装的内筒、外筒及绝缘层构成。内筒、外筒分别为正、负极。由内筒、外筒构成的环形属于长节流通路,阻尼力对温度极为敏感,使减振器的热衰减问题突出,并且存在严重的电泳问题;另一方面,其正、负极引线均需穿过两层缸筒,要在薄壁筒上实现密封,防止减振器内高压油泄漏,在工程上存在极大困难。双筒结构也难保证电场场强均匀,使可控阻尼力散布很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越野车用电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1)的活塞杆(6)通过上吊耳(2)固定在车体上,减振器外筒(4)通过吊耳(8)连接在悬架及车轮上;/n当车轮沿路面轮廓起伏相对车体运动时,悬架驱动外筒(4)、工作缸(3)、及底阀总成(7)上下运动,将工作缸(3)下腔(12)内的减振液挤压到活塞总成(5)另一侧的工作腔(13);此时,活塞总成(5)上的阻尼阀总成的节流作用形成液压阻尼,以阻尼力的形式施加在车体与车轮之间,衰减两者间的相对运动;/n由于活塞杆对于车体是静止的,因此引线经活塞杆引出可保证引线耐久性和使用可靠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越野车用电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减振器(1)的活塞杆(6)通过上吊耳(2)固定在车体上,减振器外筒(4)通过吊耳(8)连接在悬架及车轮上;
当车轮沿路面轮廓起伏相对车体运动时,悬架驱动外筒(4)、工作缸(3)、及底阀总成(7)上下运动,将工作缸(3)下腔(12)内的减振液挤压到活塞总成(5)另一侧的工作腔(13);此时,活塞总成(5)上的阻尼阀总成的节流作用形成液压阻尼,以阻尼力的形式施加在车体与车轮之间,衰减两者间的相对运动;
由于活塞杆对于车体是静止的,因此引线经活塞杆引出可保证引线耐久性和使用可靠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越野车用电流变减振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流变阻尼阀总成(20)设置在减振器的活塞总成(5)上,引线(44)经活塞杆(6)引出;所述活塞总成(5)包括电流变阻尼阀总成(20)、安全阀总成(30)以及引线密封总成(40);
所述引线密封总成(40)包括顶丝(41)和灌装在密封腔(44)内的密封胶;
所述安全阀总成(30)为单向阀,包括弹簧(33)、钢球(32)及阀座(31),安装在活塞(26)内卸荷孔(36)内,与电流变阻尼阀总成(20)并联工作,起限压作用;其中,阀座(31)通过外螺纹与卸荷孔36的内螺纹形成配合;调节阀座(31)与活塞(26)的相对位移,可调节限压阈值;
所述电流变阻尼阀总成(20)包括:壳体(21)、正极(22)、绝缘垫(23)、绝缘衬套(25);其中,活塞(26)安装在壳体(21)内,其上连接活塞杆(6)的一端与壳体(21)紧固;所述正极(22)、绝缘衬套(25)安装在活塞(26)外、壳体(21)内;其中,正极(22)柱面与壳体(21)的内孔形成环形间隙(17),构成减振器的节流通道;所述正极(22)上设置有第一斜导流孔(19),所述壳体(21)上设置有第二斜导流孔(18),连通上、下腔并与节流通道连接起来;
所述正极(22)、壳体(21)分别为正、负极,对流经环形间隙(17)的电流变液形成电场,如“+”、“-”(29)所示;
所述绝缘垫(23)、绝缘衬套(25)用于正、负极之间的绝缘;其中,绝缘垫(23)安装在壳体(21)底部,内缘压紧正极(22)下部;绝缘衬套(25)安装在活塞(26)外,凸起的外缘压紧正极(22)的上部;当壳体(21)、活塞(26)紧固后,正极(22)两侧被压紧,防止轴向位移,随活塞总成(5)一起运动;
当活塞总成(5)处于压缩行程时,下腔的电流变液经第一斜导流孔(19)、环形间隙(17)、第二斜导流孔(18)进入工作缸上腔;当活塞总成(5)处于拉伸行程时,电流变液流向路径相反;此时若对正极(22)、壳体(21)施加高电压,则正极(22)、壳体(21)形成的电场(29)使流经环形间隙的电流变液产生流变效应,其表观粘度增加,流动阻力增加,表现为减振器阻尼力增加;由于电场场强与电流变液的表观粘度之间有固定的对应关系,因此通过控制电压则可获得...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强顺阴运宝冯占宗吴玉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