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6178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包括:柄部、颈部、头部以及刀片,颈部设置在柄部和头部之间,刀片固定在头部,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同向环形分布,第一刀片设置有前刃口,第一刀片用于正向切削,第二刀片设置有后刃口,第二刀片用于反向切削,进刀正向加工,退刀反向加工,节省了传统方法的二次进刀的重复路径,节省了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刀具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
本技术涉及金属切削刀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
技术介绍
镗孔是对锻出、铸出或钻出的孔做进一步加工,镗孔可扩大孔径,提高孔的精度,并减小孔的表面粗糙度,还可以较好地纠正原来孔轴线的偏斜。一般情况下,为使加工的孔达到较高的表面质量,镗孔一般需要经过粗镗、半精镗和精镗三个加工阶段。其中,粗镗阶段通常采用较大的切削量和较慢的进给速度以去除大部分的加工余量。半精镗及精镗是指对经粗镗加工获得的粗糙表面进行的精加工或后加工,其一般采用较小的进给量和较大的进给速度,以降低工件表面的粗糙度。然而,上述镗孔方法需经多道工序并分别采用不同的镗刀进行加工,在完成一道工序之后,需要更换镗刀并重新进行对刀以确定加工原点,如此将耗费较多工时,造成加工效率较低还需占用较多的人力以及机械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提供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能够节省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根据本技术的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包括:柄部、颈部、头部以及刀片,所述颈部设置在所述柄部和所述头部之间,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头部,所述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同向环形分布,所述第一刀片设置有前刃口,所述第一刀片用于正向切削,所述第二刀片设置有后刃口,所述第二刀片用于反向切削。有益效果:此粗精加工合一镗刀,包括:柄部、颈部、头部以及刀片,颈部设置在柄部和头部之间,刀片固定在头部,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同向环形分布,第一刀片设置有前刃口,第一刀片用于正向切削,第二刀片设置有后刃口,第二刀片用于反向切削,进刀正向加工,退刀反向加工,节省了传统方法的二次进刀的重复路径,节省了时间,提高加工效率。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粗精加工合一镗刀,所述柄部设置有装夹位,所述装夹位与所述柄部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粗精加工合一镗刀,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与所述装夹位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粗精加工合一镗刀,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焊接固定在所述头部。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粗精加工合一镗刀,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均采用CBN材料制作。根据本技术第一方面实施例所述的粗精加工合一镗刀,所述柄部和所述颈部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作。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地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主视图;图3为图2头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刀片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与装夹位角度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部分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本技术之较佳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附图的作用在于用图形补充说明书文字部分的描述,使人能够直观地、形象地理解本技术的每个技术特征和整体技术方案,但其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涉及到方位描述,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若干的含义是一个或者多个,多个的含义是两个以上,大于、小于、超过等理解为不包括本数,以上、以下、以内等理解为包括本数。如果有描述到第一、第二只是用于区分技术特征为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先后关系。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设置、安装、连接等词语应做广义理解,所属
技术人员可以结合技术方案的具体内容合理确定上述词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参照图1至图5,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包括:柄部100、颈部200、头部300以及刀片400,颈部200设置在柄部100和头部300之间,刀片400固定在头部300,刀片400包括第一刀片410和第二刀片420,第一刀片410和第二刀片420同向环形分布,第一刀片410设置有前刃口,第一刀片410用于正向切削,第二刀片420设置有后刃口,第二刀片420用于反向切削,当正向进刀时,第一刀片410正向切削,当正向切削完成后,偏置退刀的同时偏置进刀,在进刀完成后第二刀片420反向切削,节省了传统方法的二次进刀的重复路径,节省了加工时间,提高加工效率,节省了刀具成本。其中,柄部100设置有装夹位110,装夹位110与柄部100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装夹位110呈扁平状,便于安装镗刀。颈部200包括两条环形均布的排屑槽,排屑槽相对于装夹位110设置了5°的旋转角,头部300包括两条环形均布的容屑槽,容屑槽与排屑槽设置在同一平面上且容屑槽和排屑槽平行设置。参照图5,其中,第一刀片410和第二刀片420与装夹位110的平面之间的夹角为5°。当第一刀片410和第二刀片420与装夹为110的平面之间夹角为5°时,前刃面与切削锥点处产生的是刮削,减少切削的震动的发生,从而保护刃口,减少刃口的磨损,以提高刀具的使用寿命,同时提高产品表面的粗糙度。其中,切削时前刃面与工件之间的夹角小于90°为刮削,反之为铲削。柄部100和颈部200采用硬质合金材料制作。柄部100和颈部200采用一体硬质合金材料制作,具有强度高、高刚性的特点。第一刀片410和第二刀片420采用钎焊的形式固定在头部300上,相对于传统螺钉固定的硬质合金刀片更加牢固,更加稳定。在五轴数控磨床上依次装夹磨削成型的刃口质量更高,尺寸更稳定。柄部100和颈部200组成的刀杆刚性高、刀片牢固、尺寸稳定的特点使其适合粗加工同时也适合精度及尺寸要求更高的精加工。可以理解地,第一刀片410和第二刀片420均采用CBN材料制作。经大量的实验,CBN刀片与传统的硬质合金刀片相比,加工效率来讲:相比硬质合金刀片,CBN刀片更能实现高速切削,其适合的线速度范围,粗加工200-500米每分钟,精加工350-780米每分钟,硬质合金刀片的精加工线速度上限为350米每分钟,CBN的加工效率是传统的硬质合金刀片的两倍以上。从刀具寿命来讲,CBN刀片的寿命是传统硬质合金刀片的10-15倍左右,从加工质量来讲,CBN刀片在两倍以上的进给速度,能轻易获得较高的粗糙度,明显优于传统的硬质合金刀片。上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作了详细说明,但是本技术不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所述
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技术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其特征在于,包括:/n柄部;/n颈部;/n头部,所述颈部设置在所述柄部和所述头部之间;以及/n刀片,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头部,所述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同向环形分布,所述第一刀片设置有前刃口,所述第一刀片用于正向切削,所述第二刀片设置有后刃口,所述第二刀片用于反向切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粗精加工合一镗刀,其特征在于,包括:
柄部;
颈部;
头部,所述颈部设置在所述柄部和所述头部之间;以及
刀片,所述刀片固定在所述头部,所述刀片包括第一刀片和第二刀片,所述第一刀片和所述第二刀片同向环形分布,所述第一刀片设置有前刃口,所述第一刀片用于正向切削,所述第二刀片设置有后刃口,所述第二刀片用于反向切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粗精加工合一镗刀,其特征在于:所述柄部设置有装夹位,所述装夹位与所述柄部的中心轴线平行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莫傲然黄展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骏胜精密工具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