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细胞培养领域,尤其涉及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卵巢早衰(POF)是指卵巢功能衰竭所导致的40岁之前即闭经的现象。特点是原发或继发闭经伴随血促性腺激素水平升高和雌激素水平降低,并伴有不同程度的一系列低雌激素症状如:潮热多汗、面部潮红、性欲低下等。妇女的平均自然绝经年龄为50~52岁,绝经年龄存在着种族和地区分布的差异,但其绝对值相差不大。Coulam等总结1858例妇女的自然闭经情况,小于40岁的POF发生率为1%,小于30岁的POF发生率为1‰。原发闭经中POF占10%~28%,继发闭经中POF占4%~18%。经过研究发现,干细胞外泌体有助于改善卵巢早衰,在干细胞培养时需要使用到细胞培养箱,而现有的细胞培养箱无法对培养基进行均匀排放,从而导致细胞培养效果不够理想,而且在培养的过程中需要滴加营养液,但是现有的操作方法需要打开培养箱的箱盖,从而可能会导致细胞培养箱内部受到污染,同样影响细胞培养的效果,因此,为了解决此 ...
【技术保护点】
1.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箱盖(3),且所述箱盖(3)的内部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箱体(1)的一侧上段固定安装有投料箱(2),且所述投料箱(2)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且所述投料箱(2)与箱体(1)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的内壁之间滑动安装有培养板(14),且所述培养板(14)的顶端滑动安装有分料板(13),所述分料板(13)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培养板(14)的顶端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滑槽(18),且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18)的内部,所述滑槽(18)内转动安装有往复丝杆 ...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包括箱体(1)和箱盖(3),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的顶端活动安装有箱盖(3),且所述箱盖(3)的内部呈中空结构设置,所述箱体(1)的一侧上段固定安装有投料箱(2),且所述投料箱(2)的顶端活动安装有密封盖,且所述投料箱(2)与箱体(1)内部连通,所述箱体(1)的内壁之间滑动安装有培养板(14),且所述培养板(14)的顶端滑动安装有分料板(13),所述分料板(13)底端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块,所述培养板(14)的顶端设置有呈对称分布的滑槽(18),且滑块滑动安装于滑槽(18)的内部,所述滑槽(18)内转动安装有往复丝杆(15),且所述往复丝杆(15)螺纹贯穿滑块设置,所述往复丝杆(15)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副皮带轮(17),所述培养板(14)的底端固定安装有驱动电机(9),且所述驱动电机(9)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转动杆(8),所述转动杆(8)的杆体上固定套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转动板(6),且所述转动杆(8)的杆体端部固定连接有主皮带轮(16),且主皮带轮(16)与副皮带轮(17)之间连接有传动皮带,所述箱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底座(5),且所述底座(5)的顶端设有与转动板(6)匹配的槽体,所述培养板(14)的底端与箱体(1)的底端内壁之间设置有缓冲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分料板(13)的底端沿其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分料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板(6)呈半圆形结构设置,且所述槽体呈弧形设置,所述槽体的弧形半径小于转动板(6)的半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机构包括活动杆(11)、套筒(7)、缓冲弹簧(10)以及缓冲板(12),所述培养板(14)的底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活动杆(11),且所述转动杆(8)位于两个所述活动杆(11)之间,所述箱体(1)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两个呈对称分布的套筒(7),且所述活动杆(11)的一端位于套筒(7)的内部,且所述活动杆(11)与套筒(7)呈滑动连接,所述套筒(7)的底端内壁固定连接有缓冲弹簧(10),且所述缓冲弹簧(10)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缓冲板(1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盖(3)的顶端设置有注液口,且注液口处活动安装有密封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改善卵巢早衰的干细胞外泌体的多功能细胞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上安装有破碎机构,且所述破碎机构包括第一破碎辊(19)、第二破碎辊(38)、驱动齿轮(26)、从动齿轮(39)以及连接杆(20),所述箱体(1)的内壁之间转动安装有第一破碎辊(19)和两个呈对称分布的第二破碎辊(38),且两所述第二破碎辊(38)分别位于第一破碎辊(19)的两侧,所述第一破碎辊(19)远离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颖,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中日联谊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