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铸结晶器用分体式铜管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5864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连铸结晶器用分体式铜管,包括铜管和冷却套;铜管包括内铜管和外铜管,内铜管径向截面呈外扣的L型结构,外铜管径向截面呈内扣的L型结构,内竖直部周向外壁上具有外螺纹,外竖直部上则具有与外螺纹相配合的内螺纹。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分体式设计,可根据需要在内铜管内壁磨损时单独更换内铜管,节约维护成本;在生产不同型号铸坯时对应更换不同锥度的内铜管,便于连铸结晶器其他部件的重复利用,节约机械成本;同时内铜管与外铜管连接紧密,拉坯时不易松脱,安全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连铸结晶器用分体式铜管
本技术涉及铜管生产特别是结晶器用铜管生产
,尤其涉及一种连铸结晶器用分体式铜管。
技术介绍
结晶器是连铸机非常重要的部件,是一个强制水冷的无底模具。在连铸机连铸过程中,结晶器内壁承受着高温钢水的静压力及与坯壳相对运动的摩擦力等产生的机械应力和热应力的综合作用,其工作条件极为恶劣。目前,现有的连铸结晶器使用寿命收到内部铜管的使用寿命限制。虽然可采用铜基合金材质并在铜管内壁增加镀层以提高铜管内壁的耐磨性能,但是在长期试用下,铜管内壁还是会发生磨损,使用中,需要整体更换铜管,维护成本较大。同时在连铸过程中,会发生冷凝收缩,铜管内结晶时,铸坯与内壁脱离产生气隙,容易影响结晶器导热性能,但同一铜管通常只能设计一种锥度,在生产不同型号的铸坯时,需要对应使用不同型号的连铸结晶器,机械投入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结构设计合理,可单独更换内铜管,更可根据需求更换不同锥度内铜管,同时适应不同型号的铸坯生产,拉坯时不易松脱,有效降低维护成本和机械投入成本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连铸结晶器用分体式铜管,设置在连铸结晶器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管和通过法兰(2)外套连接在铜管外的冷却套(1);所述的铜管包括内铜管和外铜管,所述的内铜管径向截面呈外扣的L型结构,所述的外扣的L型结构包括内竖直部(3)和连接在内竖直部(3)上顶面且向外平行伸出的外扣横向部(4),所述的外铜管径向截面呈内扣的L型结构,所述的内扣的L型结构包括外竖直部(5)和连接在外竖直部(5)下底面且向内平行伸出的内扣横向部(6);所述的内扣横向部(6)的向内平行延伸长度与内竖直部(3)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的外扣横向部(4)向外平行延伸的上部不小于外竖直部(5)的厚度;所述的外扣横向部(4)的下底面与外竖...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连铸结晶器用分体式铜管,设置在连铸结晶器内,其特征在于:包括铜管和通过法兰(2)外套连接在铜管外的冷却套(1);所述的铜管包括内铜管和外铜管,所述的内铜管径向截面呈外扣的L型结构,所述的外扣的L型结构包括内竖直部(3)和连接在内竖直部(3)上顶面且向外平行伸出的外扣横向部(4),所述的外铜管径向截面呈内扣的L型结构,所述的内扣的L型结构包括外竖直部(5)和连接在外竖直部(5)下底面且向内平行伸出的内扣横向部(6);所述的内扣横向部(6)的向内平行延伸长度与内竖直部(3)的厚度相适配,所述的外扣横向部(4)向外平行延伸的上部不小于外竖直部(5)的厚度;所述的外扣横向部(4)的下底面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生林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市九鑫铜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