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打凹装置及汽车
本技术涉及汽车
,特别是涉及一种打凹装置及汽车。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许多汽车采用将后制动盘固定到后悬架上,将汽车驱动轴插入到轮毂轴承中,通过驱动轴螺母进行拧紧,驱动轴具有凹槽,并通过打凹螺母破坏螺纹副的方式防止螺母松动。现有技术中采用带有楔形杆的气炮锤,通过气炮锤,冲击楔形杆,把驱动轴螺母挤压进驱动轴的凹槽中来进行机械防松,但是这种方法具有以下问题:由于驱动轴螺母打凹处是圆形的,楔形杆冲击时,容易从上面滑脱,需要多次重复才能把驱动轴螺母打凹变形;气炮锤带动楔形杆一次只能打凹一处,旋转制动盘180°后,再打凹另一处,速度慢,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打凹装置,已解决现有打凹方式具有的楔形杆易滑脱、打凹不便,以及打凹速度慢、效率低的技术问题;本技术的另外一个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汽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打凹装置,包括具有中心腔的固定件和设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内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楔形件,所述固定件上固定设有第二楔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打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心腔的固定件和设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内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楔形件,所述固定件上固定设有第二楔形件,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楔形端与所述第二楔形件的楔形端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上转动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楔形件移动的驱动件,以使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楔形端与所述第二楔形件的楔形端的间隔增加或减小。/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打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具有中心腔的固定件和设于所述固定件上的第一开孔,所述第一开孔内设有可移动的第一楔形件,所述固定件上固定设有第二楔形件,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楔形端与所述第二楔形件的楔形端相对间隔设置,所述固定件上转动设有驱动所述第一楔形件移动的驱动件,以使所述第一楔形件的楔形端与所述第二楔形件的楔形端的间隔增加或减小。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为螺纹孔,所述第一楔形件的外壁设有外螺纹,所述第一楔形件的一端匹配安装在螺纹孔的下部,所述驱动件与所述第一楔形件固定连接且螺纹设在所述第一开孔的上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楔形件滑动设在所述第一开孔内;
所述第一开孔靠近中心腔的一端设有限位凸台,所述第一楔形件远离所述中心腔的一端设有与所述限位凸台挡止的边沿;
所述固定件上位于所述第一开孔处固定设有导向螺母,所述驱动件为螺纹导向安装在导向螺母内的驱动螺栓,所述驱动螺栓的端部与所述第一楔形件的远离所述中心腔的一端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打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件上与第一开孔相对的一侧设有第二开孔,所述第二楔形件的一端固定设于所述第二开孔内。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庆,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