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光电元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65015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及包含其的有机光电元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其中铱金属配合物的结构如式(I)所示: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和使用该化合物的有机光电元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有机光电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及包含其的光电器件,特别是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
技术介绍
OLED器件作为一种新型的显示技术,具有自发光、宽视角、低能耗、效率高、薄、色彩丰富、响应速度快,适用温度范围广、低驱动电压、可制作柔性可弯曲与透明的显示面板以及环境友好等独特优点,可以应用在平板显示器和新一代照明上,也可以作为LCD的背光源。20世纪80年代底专利技术以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已经在产业上有所应用,OLED发光分为荧光发光和磷光发光两种方式,根据理论推测,由电荷的在结合而引起的单重激发态与三重激发态的比例为1:3,所以使用小分子荧光材料是,能用于发光的仅为全部能量的25%,其余的75%的能量因三重激发态的非发光机制而损失掉,故一般认为荧光材料的内部量子效率极限为25%。1998年Baldo和Forrest教授等人发现三线态磷光可以在室温下利用,并将原来内量子效率的上限提升到100%,三重态磷光体常常都是重金属原子,组成的络合物,利用重原子效应,强烈的自旋轨域耦合作用造成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铱金属配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铱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铱金属配合物其结构式如式(I)所示



其中,A1构成五元环以上选自C1~C60烷基、C1~C60烷氧基、含C1~C60烷硅基、含C1~C60烷氧硅基、C6~C40的芳基,C1~C40的杂芳基;X选自NR1、O、S、CR1R2、SiR1R2、O=P-R1或B-R1;Y选自N或C-R2;R1至R8独立选自氢、氘、卤素、C1~C18烷基、C1~C18烷氧基、含C1~C18烷硅基、含C1~C18烷氧硅基、C6~C40的芳基,C1~C4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氧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氧膦基的任意一种;(L^Z)选自式A表示的结构式,



其中R9,R10选自氰基、C1~C18烷基、C1~C18烷氧基、C6~C40的芳基,C1~C4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氧膦基的任意一种。所有基团可以被部分氘代或全氘代;R11选自氢、氘、氰基、C1~C18烷基、C1~C18烷氧基、含C1~C18烷硅基、含C1~C18烷氧硅基、C6~C40的芳基,C1~C4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醚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氧硅基、取代或未取代的芳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杂芳基酰基、取代或未取代的氧膦基的任意一种;m取自1或2,m+n=3;杂芳基是指含有B、N、O、S、P(=O)、Si、P中至少一个杂原子;所有基团可以被部分氘代或全氘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铱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铱金属配合物结构式(I)选自下列代表性的结构:



其中X,Y,R1至R11与权利要求1所述相同。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铱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铱金属配合物结构式(I)选自下列代表性的结构:



其中X,Y,R1至R11与权利要求1所述相同。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铱金属配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铱金属配合物式(I)中R1至R11选自以下代表结构式的一种: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子兴陈清泉吕伯彦吴空物赵晓宇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华显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宇瑞上海化学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