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校正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4672 阅读:5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6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车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校正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后叉架校正效果差的问题,其技术方案是:升降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液压缸,液压缸上向下设有液压杆,液压杆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套管用于向下移动并将五通顶部进行固定,校正台上还设有对座管进行校正处理的校正杆,校正台上设有推动校正杆插入座管内的推动件,校正台上设置有校正件,校正件包括滑移设置在校正台上的校正座,校正座上竖直设置有校正块,校正块上设置用于对后叉架进行定位校正处理的凹槽,凹槽设置有两个,本申请具有提高后叉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校正装置
本申请涉及自行车车架的技术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校正装置。
技术介绍
自行车的车架在生产成型后需要对车架进行多次的校正处理,通过多次的校正提高车架的平衡度。其校正位置包括五通校正、后叉上的两勾爪的位置校正、头管校正。参考图1,图中为车架组成部分,包括车架100,车架100上设置有五通101与头管107,五通101上设有垂直五通101外壁的座管108和连通头管107的下管102,头管107与座管108之间设有上管106,五通101用于安装踏板曲柄,头管107用于安装车龙头。五通101与座管108上还设有后叉架105,后叉架105由后上叉103与后下叉104两部分组成,且后上叉103与后下叉104均设置有两个,两个后上叉103远离座管108的一端固定连接,两个后下叉104远离五通101的一端固定连接。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的缺陷是:后叉架需要在进行校正的过程中,受后叉架自身形状的影响,后叉架本身难以平放或竖放,进而造成了校正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br>为了提高车架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台(1),所述校正台(1)上竖直设置有圆柱座(2),所述圆柱座(2)顶部设置有升降组件(3);/n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竖直设置的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上向下设有液压杆(23),所述液压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5),所述套管(5)用于向下移动并将五通顶部进行固定;/n所述校正台(1)上还设有对座管进行校正处理的校正杆(6),所述校正台(1)上设有推动校正杆(6)插入座管内的推动件(7);/n所述校正台(1)上设置有校正件(8),所述校正件(8)包括滑移设置在校正台(1)上的校正座(9),所述校正座(9)上竖直设置有校正块(10)...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校正台(1),所述校正台(1)上竖直设置有圆柱座(2),所述圆柱座(2)顶部设置有升降组件(3);
所述升降组件(3)包括竖直设置的液压缸(4),所述液压缸(4)上向下设有液压杆(23),所述液压杆(23)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套管(5),所述套管(5)用于向下移动并将五通顶部进行固定;
所述校正台(1)上还设有对座管进行校正处理的校正杆(6),所述校正台(1)上设有推动校正杆(6)插入座管内的推动件(7);
所述校正台(1)上设置有校正件(8),所述校正件(8)包括滑移设置在校正台(1)上的校正座(9),所述校正座(9)上竖直设置有校正块(10),所述校正块(10)上设置用于对后叉架进行定位校正处理的凹槽(11),所述凹槽(11)设置有两个。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校正块(10)上设有减重孔(12),所述减重孔(12)设置有两个,所述校正块(10)上远离凹槽(11)的一侧设置有竖直杆(13),所述竖直杆(13)用于检测两个后上叉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行车后车架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11)的内壁与校正块(10)外壁连接处设置有倒角(14),所述的凹槽(11)内壁上设置有橡胶垫(15)。


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卫东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永邦自行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