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U型梁开口校正的工艺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57645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U型梁开口校正的工艺方法,U型梁开口校正装置包括:校正平台,所述校正平台顶端面左右两侧边缘部位均焊接有一块平台外挡板;所述校正平台顶端面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T型滑槽,且T型滑槽贯通校正平台前端面及后端面;所述T型滑槽内滑动安装有两组T型螺栓;所述校正平台顶端面放置安装有油缸。本发明专利技术锁紧压板为单侧活动结构,对待校正U型梁零件单侧固定,且通过位置可调节油缸同锁紧压板配合对U型梁零件开口进行校正操作,改善U型梁校正质量,实现校正后零件侧面垂直度合格,无需反复、多次校正,也避免U型梁底面平整度的问题,大幅度降低了校正工序的劳动强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U型梁开口校正的工艺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U型梁开口校正
,更具体地说,特别涉及一种U型梁开口校正的工艺方法。
技术介绍
商用车车架横梁,一般都因其屈服强度偏高,钢板轧制过程会出现宽幅不同断面区域硬度出现微小差异,出现成形开口尺寸不合格。如直通型横梁成形、拱形翼面的U型梁成形都会出现开口尺寸不稳定,或大或小,且大小值一样。通常,这类零件都是启用成形后校正工序完成。现U型梁零件开口校正方式:开口正差以油压机直接校正为主,将U型梁零件放置在油压机平台上,经由油压机压合进行开口校正;开口负差以人工加力杆校正为主,将U型梁零件通过通用型锁紧压板固定在校正平台上,然后将加力杆凹端与U型梁零件需校正的开口端一侧端插接配合,然后人力扳动进行开口校正。上述的校正方法,U型底面因其刚性差,开口尺寸校正合格了,很大一部分的零件底面就不再如同模具成形出来的平整了,也会因为开口大小的趋势不同,而出现向内侧面凹或向外侧凸的现象。也就是说,我们通过校正工序,只是把不合格现状从装配关键部位隐藏到了一个不重要的部位。这种转移如果出现横梁是背靠背贴合双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U型梁开口校正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U型梁开口校正装置包括:校正平台(1),所述校正平台(1)顶端面左右两侧边缘部位均焊接有一块平台外挡板(103);所述校正平台(1)顶端面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T型滑槽(101),且T型滑槽(101)贯通校正平台(1)前端面及后端面;所述T型滑槽(101)内滑动安装有两组T型螺栓(102);所述校正平台(1)顶端面放置安装有油缸(2);所述校正平台(1)顶端面呈前后对称状共放置安装有两块锁紧压板(3),且锁紧压板(3)顶端面上开设有两处安装孔位(301),锁紧压板(3)通过安装孔位(301)与T型螺栓(102)插接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U型梁开口校正的工艺方法,其特征在于:U型梁开口校正装置包括:校正平台(1),所述校正平台(1)顶端面左右两侧边缘部位均焊接有一块平台外挡板(103);所述校正平台(1)顶端面中间部位开设有一处T型滑槽(101),且T型滑槽(101)贯通校正平台(1)前端面及后端面;所述T型滑槽(101)内滑动安装有两组T型螺栓(102);所述校正平台(1)顶端面放置安装有油缸(2);所述校正平台(1)顶端面呈前后对称状共放置安装有两块锁紧压板(3),且锁紧压板(3)顶端面上开设有两处安装孔位(301),锁紧压板(3)通过安装孔位(301)与T型螺栓(102)插接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U型梁开口校正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油缸(2)行程为100mm,且油缸(2)的数量并不局限于一组。


3.如权利要求1-2中任意一项所述一种U型梁开口校正的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从喜何明华倪天华孙绍龙
申请(专利权)人:十堰合威锻压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