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辅助驱动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间的发展汽车在飞速发展,汽车在生活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组成,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发动机出现故障的问题,从而需要使用到辅助驱动装置进行拉拽汽车,辅助车辆移动,辅助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故障车连接,另一端与工作车连接,现今的辅助驱动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拉绳进行拖拽,在汽车拖拽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前车速度降低,使拉绳发生松弛的现象,当松弛的拉绳过长时,经常会缠绕到故障车的车轮上,从而造成不能继续拖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解决了在汽车拖拽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前车速度降低,使拉绳发生松弛的现象,当松弛的拉绳过长时,经常会缠绕到故障车的车轮上,从而造成不能继续拖拽的现象问题。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1)和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右端与两个支撑杆(1)的左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结构(3),连接板(2)的右侧设置有支撑轴(7),两个支撑杆(1)均转动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支撑轴(7)的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杆(1)之间固定套接有两个缠绕结构(4),两个支撑杆(1)的上方设置有推动结构(5),推动结构(5)的下端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两个支撑杆(1)的下方设置有伸缩铰接板(8),伸缩铰接板(8)与两个支撑杆(1)的底面铰接,伸缩铰接板(8)的右端与推动结构(5)的下端铰接,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1)和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右端与两个支撑杆(1)的左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结构(3),连接板(2)的右侧设置有支撑轴(7),两个支撑杆(1)均转动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支撑轴(7)的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杆(1)之间固定套接有两个缠绕结构(4),两个支撑杆(1)的上方设置有推动结构(5),推动结构(5)的下端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两个支撑杆(1)的下方设置有伸缩铰接板(8),伸缩铰接板(8)与两个支撑杆(1)的底面铰接,伸缩铰接板(8)的右端与推动结构(5)的下端铰接,两个支撑杆(1)的左端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固定筒(9)转动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固定筒(9)的外表面转动套接有转动板(10),转动板(10)的下端转动贯穿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接地轮(12),接地轮(12)与转动板(10)之间设置有传动轮(13),传动轮(13)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传动轮(13)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接结构(6),卡接结构(6)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卡接结构(6)远离转动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簧(14),扭簧(14)远离卡接结构(6)的一端与接地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扭簧(14)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传动轮(13)与支撑轴(7)通过传送带(17)传动,两个转动板(1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铰接有拉杆(15),两个拉杆(15)的上端均与伸缩铰接板(8)的左端铰接,两个支撑杆(1)的右端通过定位杆(18)固定连接,两个缠绕结构(4)的内部均设置有拉绳(16),两个拉绳(16)的左端均与支撑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拉绳(16)的右端均滑动贯穿定位杆(18)的左侧面;
所述缠绕结构(4)包括两个挡盘(401)和四个弹性夹杆(402),弹性夹杆(4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盘(401)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挡盘(401)固定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拉绳(16)位于两个挡盘(401)之间;
所述推动结构(5)包括接触板(501)、两个竖杆(502)和两个弹簧(503),两个竖杆(502)的上端均与接触板(501)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弹簧(503)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竖杆(502)的外表面,两个弹簧(503)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竖杆(502)的下端分别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两个竖杆(502)位于两个支撑杆(1)下方的一端均与伸缩铰接板(8)铰接;
所述卡接结构(6)包括转动环(6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