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何云梦专利>正文

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60998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5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涉及车辆辅助驱动领域。该车辆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端与两个支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结构,连接板的右侧设置有支撑轴,两个支撑杆均转动套接在支撑轴的外表面,支撑轴的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套接有两个缠绕结构。该车辆辅助驱动装置,通过设置缠绕机构、转动板、接地轮、伸缩铰接板和推动结构,达到了在接地轮转动的过程中将松弛的拉绳逐渐拉紧的效果,解决了在汽车拖拽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前车速度降低,使拉绳发生松弛的现象,当松弛的拉绳过长时,经常会缠绕到故障车的车轮上,从而造成不能继续拖拽的现象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辅助驱动领域,具体为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时间的发展汽车在飞速发展,汽车在生活中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汽车一般由发动机、底盘、车身和电气设备组成,发动机是汽车的动力装置;底盘的作用是支承、安装汽车发动机及其各部件;车身安装在底盘的车架上,用以驾驶员、旅客乘坐或装载货物。汽车在道路上行驶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发动机出现故障的问题,从而需要使用到辅助驱动装置进行拉拽汽车,辅助车辆移动,辅助驱动装置的一端与故障车连接,另一端与工作车连接,现今的辅助驱动装置一般都是通过拉绳进行拖拽,在汽车拖拽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前车速度降低,使拉绳发生松弛的现象,当松弛的拉绳过长时,经常会缠绕到故障车的车轮上,从而造成不能继续拖拽的现象。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解决了在汽车拖拽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前车速度降低,使拉绳发生松弛的现象,当松弛的拉绳过长时,经常会缠绕到故障车的车轮上,从而造成不能继续拖拽的现象问题。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和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右端与两个支撑杆的左端固定连接,连接板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结构,连接板的右侧设置有支撑轴,两个支撑杆均转动套接在支撑轴的外表面,支撑轴的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杆之间固定套接有两个缠绕结构,两个支撑杆的上方设置有推动结构,推动结构的下端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的上表面,两个支撑杆的下方设置有伸缩铰接板,伸缩铰接板与两个支撑杆的底面铰接,伸缩铰接板的右端与推动结构的下端铰接,两个支撑杆的左端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固定筒转动套接在支撑轴的外表面,固定筒的外表面转动套接有转动板,转动板的下端转动贯穿有转轴,转轴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接地轮,接地轮与转动板之间设置有传动轮,传动轮转动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传动轮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接结构,卡接结构转动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卡接结构远离转动板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簧,扭簧远离卡接结构的一端与接地轮的内壁固定连接,扭簧转动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传动轮与支撑轴通过传送带传动,两个转动板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铰接有拉杆,两个拉杆的上端均与伸缩铰接板的左端铰接,两个支撑杆的右端通过定位杆固定连接,两个缠绕结构的内部均设置有拉绳,两个拉绳的左端均与支撑轴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拉绳的右端均滑动贯穿定位杆的左侧面。所述缠绕结构包括两个挡盘和四个弹性夹杆,弹性夹杆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盘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挡盘固定套接在支撑轴的外表面,拉绳位于两个挡盘之间。所述推动结构包括接触板、两个竖杆和两个弹簧,两个竖杆的上端均与接触板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弹簧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竖杆的外表面,两个弹簧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竖杆的下端分别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的上表面,两个竖杆位于两个支撑杆下方的一端均与伸缩铰接板铰接。所述卡接结构包括转动环和两个卡块,两个卡块位于转动环的上下两侧,转动环转动套接在转轴的外表面,转动环与扭簧固定连接,传动轮的内环面开设有两个卡接槽,两个卡块分别活动卡接在两个卡接槽的内部,卡块与转动环之间设置有两个弹簧伸缩杆,两个弹簧伸缩杆的两端分别与卡块和转动环固定连接,卡块靠近接地轮的一面开设有滑槽,滑槽的内部滑动插接有传动杆,传动杆远离卡块的一端与接地轮的内壁固定连接。优选的,所述连接结构包括固定杆,固定杆的左侧面固定连接有半环,半环的左侧面滑动贯穿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右端螺纹插接在固定杆的左侧面。优选的,所述弹性夹杆的形状为“Ω”形,位于同一个缠绕结构内部的四个弹性夹杆以支撑轴的轴线圆周阵列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卡块的形状为角块弧形,位于同一个卡接结构内部的两个卡块以转轴的轴线轴线圆周阵列均匀分布。优选的,所述滑槽的形状两端为圆弧的直形槽,滑槽两端距离转轴轴线的距离不同。优选的,所述接触板的上表面为圆弧状,接触板的上表面的材质较软。优选的,两个竖杆均与接触板的底面垂直设置,两个竖杆与两个支撑杆垂直设置。优选的,四个挡盘均与支撑轴平行设置,四个挡盘均与支撑轴同轴设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车辆辅助驱动装置,通过设置缠绕机构、转动板、接地轮、伸缩铰接板和推动结构,在进行使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结构与故障车辆的车架连接,当拉绳拉紧时,拉绳通过定位杆带动支撑杆保持水平,然后支撑杆通过弹簧推动接触板与故障车的前保险杠接触,当拉绳发生松弛时,支撑杆向下转动,然后竖杆在支撑杆进行滑动,接着带动伸缩铰接板的右端向上转动,然后通过摆动使伸缩铰接板的左端向下转动,接着通过拉杆推动转动板向下转动,在拉绳逐渐松弛的过程中使接地轮与地面接触,由于故障车在移动,因此带动接地轮在地面上滚动,接地轮通过扭簧和卡接结构带动传动轮转动,然后通过传送带使支撑轴转动,进而带动挡盘和弹性夹杆转动,在弹性夹杆绕支撑轴转动的过程中,松弛的拉绳逐渐缠绕在弹性夹杆上,达到了在接地轮转动的过程中将松弛的拉绳逐渐拉紧的效果,解决了在汽车拖拽的过程中经常会发生由于前车速度降低,使拉绳发生松弛的现象,当松弛的拉绳过长时,经常会缠绕到故障车的车轮上,从而造成不能继续拖拽的现象的问题。2、该车辆辅助驱动装置,通过设置卡接结构,在接地轮持续转动的过程,拉绳逐渐不再松弛,处于刚好使接地轮与地面接触的临界点,此时有拉绳已经拉紧,从而支撑轴不能在转动,进而传动轮不能再转动,从而在接地轮与地面接触转动中,接地轮的扭转力带动扭簧发生扭动,同时传动杆在滑槽内滑动,然后推动卡块逐渐靠近转动环,最后使卡块脱离卡接槽,达到了可以使接地轮与传动轮相对转动的效果。3、该车辆辅助驱动装置,通过设置弹性夹杆,在拉绳缠绕的过程中,弹性夹杆远离支撑轴的一端由于拉绳的加压开口张开,在拉绳进入弹性夹杆内部后,弹性夹杆的开口处在弹性的作用下减小,对缠绕到弹性夹杆内部的拉绳进行固定,达到了防止拉绳在晃动的过程中从弹性夹杆中脱离的效果。4、该车辆辅助驱动装置,通过设置转向轮,当拉绳在缠绕的过程中,拉绳在转向轮上移动,从而带动转向轮转动,达到了使转向轮右侧的拉绳处于水平的效果。5、该车辆辅助驱动装置,通过设置接触板,在进行拖拽的过程中,当拉绳拉紧时,支撑杆通过弹簧推动接触板与汽车底部接触,接触板上表面的材质较软,达到了降低装置对汽车的磨损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竖杆与支撑杆连接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拉杆与伸缩铰接板连接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拉绳与支撑轴连接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弹性夹杆与挡盘连接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接地轮与转轴连接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图6中A处结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8为本专利技术弹簧伸缩杆与转动环连接示意图。其中,1支撑杆、2连接板、3连接结构、301固定杆、302半环、303螺纹杆、4缠绕结构、401挡盘、402弹性夹杆、5推动结构、501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1)和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右端与两个支撑杆(1)的左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结构(3),连接板(2)的右侧设置有支撑轴(7),两个支撑杆(1)均转动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支撑轴(7)的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杆(1)之间固定套接有两个缠绕结构(4),两个支撑杆(1)的上方设置有推动结构(5),推动结构(5)的下端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两个支撑杆(1)的下方设置有伸缩铰接板(8),伸缩铰接板(8)与两个支撑杆(1)的底面铰接,伸缩铰接板(8)的右端与推动结构(5)的下端铰接,两个支撑杆(1)的左端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固定筒(9)转动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固定筒(9)的外表面转动套接有转动板(10),转动板(10)的下端转动贯穿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接地轮(12),接地轮(12)与转动板(10)之间设置有传动轮(13),传动轮(13)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传动轮(13)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接结构(6),卡接结构(6)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卡接结构(6)远离转动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簧(14),扭簧(14)远离卡接结构(6)的一端与接地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扭簧(14)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传动轮(13)与支撑轴(7)通过传送带(17)传动,两个转动板(1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铰接有拉杆(15),两个拉杆(15)的上端均与伸缩铰接板(8)的左端铰接,两个支撑杆(1)的右端通过定位杆(18)固定连接,两个缠绕结构(4)的内部均设置有拉绳(16),两个拉绳(16)的左端均与支撑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拉绳(16)的右端均滑动贯穿定位杆(18)的左侧面;/n所述缠绕结构(4)包括两个挡盘(401)和四个弹性夹杆(402),弹性夹杆(4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盘(401)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挡盘(401)固定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拉绳(16)位于两个挡盘(401)之间;/n所述推动结构(5)包括接触板(501)、两个竖杆(502)和两个弹簧(503),两个竖杆(502)的上端均与接触板(501)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弹簧(503)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竖杆(502)的外表面,两个弹簧(503)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竖杆(502)的下端分别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两个竖杆(502)位于两个支撑杆(1)下方的一端均与伸缩铰接板(8)铰接;/n所述卡接结构(6)包括转动环(601)和两个卡块(602),两个卡块(602)位于转动环(601)的上下两侧,转动环(601)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转动环(601)与扭簧(14)固定连接,传动轮(13)的内环面开设有两个卡接槽(603),两个卡块(602)分别活动卡接在两个卡接槽(603)的内部,卡块(602)与转动环(601)之间设置有两个弹簧伸缩杆(604),两个弹簧伸缩杆(604)的两端分别与卡块(602)和转动环(601)固定连接,卡块(602)靠近接地轮(12)的一面开设有滑槽(605),滑槽(605)的内部滑动插接有传动杆(606),传动杆(606)远离卡块(602)的一端与接地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辆辅助驱动装置,包括两个支撑杆(1)和连接板(2),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板(2)的右端与两个支撑杆(1)的左端固定连接,连接板(2)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两个连接结构(3),连接板(2)的右侧设置有支撑轴(7),两个支撑杆(1)均转动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支撑轴(7)的外表面位于两个支撑杆(1)之间固定套接有两个缠绕结构(4),两个支撑杆(1)的上方设置有推动结构(5),推动结构(5)的下端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两个支撑杆(1)的下方设置有伸缩铰接板(8),伸缩铰接板(8)与两个支撑杆(1)的底面铰接,伸缩铰接板(8)的右端与推动结构(5)的下端铰接,两个支撑杆(1)的左端相互远离的一端均固定连接有固定筒(9),固定筒(9)转动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固定筒(9)的外表面转动套接有转动板(10),转动板(10)的下端转动贯穿有转轴(11),转轴(11)的外表面固定套接有接地轮(12),接地轮(12)与转动板(10)之间设置有传动轮(13),传动轮(13)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传动轮(13)的内部活动卡接有卡接结构(6),卡接结构(6)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卡接结构(6)远离转动板(10)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扭簧(14),扭簧(14)远离卡接结构(6)的一端与接地轮(12)的内壁固定连接,扭簧(14)转动套接在转轴(11)的外表面,传动轮(13)与支撑轴(7)通过传送带(17)传动,两个转动板(10)相互靠近的一端均铰接有拉杆(15),两个拉杆(15)的上端均与伸缩铰接板(8)的左端铰接,两个支撑杆(1)的右端通过定位杆(18)固定连接,两个缠绕结构(4)的内部均设置有拉绳(16),两个拉绳(16)的左端均与支撑轴(7)的外表面固定连接,两个拉绳(16)的右端均滑动贯穿定位杆(18)的左侧面;
所述缠绕结构(4)包括两个挡盘(401)和四个弹性夹杆(402),弹性夹杆(402)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挡盘(401)相互靠近的一面固定连接,挡盘(401)固定套接在支撑轴(7)的外表面,拉绳(16)位于两个挡盘(401)之间;
所述推动结构(5)包括接触板(501)、两个竖杆(502)和两个弹簧(503),两个竖杆(502)的上端均与接触板(501)的底面固定连接,两个弹簧(503)分别滑动套接在两个竖杆(502)的外表面,两个弹簧(503)的下端分别与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两个竖杆(502)的下端分别滑动贯穿两个支撑杆(1)的上表面,两个竖杆(502)位于两个支撑杆(1)下方的一端均与伸缩铰接板(8)铰接;
所述卡接结构(6)包括转动环(60...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云梦
申请(专利权)人:何云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辽宁;2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