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59399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9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的固定夹具和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液压缸,液压缸上连接有可升降的压杆;底座上设置有铆管导轨和上料管,上料管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正对铆管导轨的一端;上料管下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铆管从上料管中推至铆管导轨上的推送气缸,推送气缸上连接有推杆,上料管的下端设置有可使推杆通过的通孔;铆管导轨底部设置有与压杆相对应并可使铆管通过的通过孔;铆管导轨上设置由用于对铆管外表面上涂油的涂油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油灰刀尾套的装配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铆接装置,特别涉及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
技术介绍
油灰刀是油漆工常用的一种工具。如附图1所示,油灰刀包括刀柄1、刀片2,刀片2设置在刀柄1的一端,刀柄1的另一端连接有尾套3,尾套3通过铆管4铆接固定在刀柄1的端部。刀柄1上设置有第一铆接孔,尾套3上设置有与铆接孔相对应的第二铆接孔,在安装尾套时,先将尾套套在刀柄的尾部,此时尾套上的第二铆接孔对准刀柄上的第一铆接孔,然后利用铆接装置将铆管压入第一铆接孔和第二铆接孔中,从而完成对尾套的安装。现有铆接装置自动化程度低、操作起来较为复杂,导致尾套的装配效率低下。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解决现有的铆接装置自动化程度低、操作较为复杂,导致尾套的装配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能够有效解决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的固定夹具和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液压缸,液压缸上连接有可升降的压杆;底座上设置有铆管导轨和上料管,上料管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正对铆管导轨的一端;上料管下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铆管从上料管中推至铆管导轨上的推送气缸,推送气缸上连接有推杆,上料管的下端设置有可使推杆通过的通孔;铆管导轨底部设置有与压杆相对应并可使铆管通过的通过孔;铆管导轨上设置由用于对铆管外表面上涂油的涂油机构。本专利技术中,将铆管放入上料管中,铆管在上料管中呈竖直排列,推送气缸将上料管中最下方的铆管推至铆管导轨上,在推送气缸的推动下,铆管导轨上的铆管整体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一次推送铆管向前移动的距离刚好为一个铆管直径的距离。在装配尾套时,先将尾套套到刀柄的尾部,使尾套上的第二铆接孔对准刀柄上的第一铆接孔,然后将刀柄通过固定夹具固定,固定好后,刀柄上的第一铆接孔正好位于压杆的正下方,刀柄上表面与铆管导轨之间的距离小于一个铆管的高度,铆管导轨上的铆管在推送气缸的推送下向前移动一定的距离,位于最前方的铆管刚好落入通过孔中,然后压杆在液压缸的作用下向下移动,将位于最前方的铆管压入刀柄中,从而将尾套固定在刀柄端部,压装完成后,压杆向上移动至初始位置,然后将压装完成的刀柄从固定夹具上取下即可。在压装铆管时,涂油机构能够在铆管外侧面上涂上润滑油,从而降低了铆管在压装时的阻力,便于将铆管压装到位。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油灰刀尾套的装配效率。作为优选,固定夹具包括下夹板和上夹板,下夹板的一端与上夹板的一端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上夹板上靠近下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上夹紧槽,下夹板上靠近上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与上夹紧槽相对应的下夹紧槽,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上夹紧槽和下夹紧槽与刀柄的形状相匹配。固定夹具在使用时,先将上夹板向上翻开,然后将刀柄放入下夹板上的下夹紧槽中,然后合上上夹板,利用锁紧机构将上、下夹板锁紧,从而完成了对刀柄的固定。作为优选,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夹板一侧的支架,支架上滑动连接有拉杆,下夹板上靠近上夹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台,上夹板上设置有与凸台相对应的凹槽,上夹板上设置有拉杆孔,拉杆从拉杆孔中穿过,凸台上设置有与拉杆相对应的锁槽;拉杆上设置有凸缘,凸缘与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通过将拉杆向外拉,使得拉杆前端从锁槽中拔出,这样上夹板便能向上打开;当需要锁紧上、下夹板时,先将拉板向外拉出一定的距离,然后将上夹板合上,最后松开拉杆,拉杆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伸入锁槽中,从而实现了将上、下夹板锁紧。作为优选,所述铆管导轨的横截面呈“U”型。作为优选,所述涂油机构包括设置在通过孔内壁上的活塞腔、第一连接管、第二连接管、润滑油箱,活塞腔中连接有活塞,活塞上朝向通过孔中心的一侧设置有伸缩块,活塞与活塞腔的一端之间形成油腔,油腔中设置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两端分别与活塞和活塞腔的一端相连;通过孔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槽,环形槽位于活塞腔的下方,环形槽中设置有环形圈,环形圈的内侧设置有环形的吸油部,环形圈的外侧设置有环形弹性膜,环形弹性膜的上下两端分别与环形圈的外表面连接,环形弹性膜与环形圈的外表面之间形成了环形的缓冲腔,环形圈上设置有若干个油孔;第一连接管一端与油腔相连,另一端与润滑油箱相连,第一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一单向阀;第二连接管的一端与油腔相连,另一端与环形弹性膜相连,第二连接管上设置有第二单向阀。吸油部由海绵制成,吸油部的内径略小于铆管的外径。吸油部上吸附有润滑油。当铆管在压装过程中从通过孔中通过时,吸油部会在铆管的外侧面上均匀涂上一层润滑油。当铆管落入通过孔中时,铆管在伸缩块的作用下不会直接落下,而是停留在伸缩孔中,当压杆将铆管向下压时,铆管才会逐渐从穿过通过孔,这时,伸缩块会向活塞腔底部移动,进而带动活塞移动,这时油腔中充满润滑油,在活塞移动的过程中,油腔容积缩小,此时,第一单向阀处于截止状态,第二单向阀处于导通状态,油腔中的润滑油会通过第二连接管进入缓冲腔中,然后再通过油孔进入吸油部中,润滑油被吸油部吸收;当铆管完全通过通过孔时,伸缩块在第二弹簧的作用下弹回至原来的位置,此时油腔容积增大,第一单向阀处于导通状态,第二单向阀处于截止状态,润滑油箱中的润滑油通过第二连接管被吸入油腔中,这样,每次压装完一个铆管后,都能自动向吸油部中补充一定的润滑油,以弥补铆管通过通过孔时所消耗的润滑油,使得吸油部中能够保持足够量的润滑油,保证了对铆管的涂油效果。当油腔中的油流入膨胀腔中的速度过快时,缓冲腔中的油压会快速上升,此时,由于环形弹性膜由弹性材料制成,环形弹性膜能够膨胀,从而使缓冲腔膨胀,从而对油压的上升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使得缓冲腔中的油压能够得到控制,从而使缓冲腔中的润滑油能够以较为平缓的流速通过油孔并流入吸油部中,避免了缓冲腔中油压过高、润滑油通过油孔的流速过快而对吸油部产生较大的冲击,降低了对吸油部的损伤,提高了吸油部的使用寿命。作为优选,所述环形弹性膜由橡胶制成。作为优选,所述吸油部由海绵制成。作为优选,伸缩块上靠近通过孔中心的一端的横截面呈三角形。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自动化程度高,操作起来简单方便,有效提高了油灰刀尾套的装配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现有的油灰刀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固定夹具的俯视图。图4为固定夹具的剖视图。图5为上料管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铆管导轨的俯视图。图7为图6中A-A方向的剖视图。图8为图6中B-B方向的剖视图。图9为图8中D部放大图。图10为图9中E部放大图。图中:1、刀柄、2、刀片,3、尾套,4、铆管,5、底座,6、固定座,7、液压缸,8、压杆,9、固定夹具,10、铆管导轨,11、上料管,12、推送气缸,13、上夹板,14、支架,15、铰链,16、拉杆,17、把手,18、第一弹簧,19、下夹板,20、凸缘,21、凸台,22、出料口,23、通孔,24、通过孔,25、伸缩块,26、润滑油箱,27、第一连接管,28、第一单向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的固定夹具和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液压缸,液压缸上连接有可升降的压杆;底座上设置有铆管导轨和上料管,上料管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正对铆管导轨的一端;上料管下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铆管从上料管中推至铆管导轨上的推送气缸,推送气缸上连接有推杆,上料管的下端设置有可使推杆通过的通孔;铆管导轨底部设置有与压杆相对应并可使铆管通过的通过孔;铆管导轨上设置由用于对铆管外表面上涂油的涂油机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底座上设置有用于固定手柄的固定夹具和固定座,固定座上设置有竖直布置的液压缸,液压缸上连接有可升降的压杆;底座上设置有铆管导轨和上料管,上料管下端的一侧设置有出料口,出料口正对铆管导轨的一端;上料管下端的另一侧设置有用于将铆管从上料管中推至铆管导轨上的推送气缸,推送气缸上连接有推杆,上料管的下端设置有可使推杆通过的通孔;铆管导轨底部设置有与压杆相对应并可使铆管通过的通过孔;铆管导轨上设置由用于对铆管外表面上涂油的涂油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固定夹具包括下夹板和上夹板,下夹板的一端与上夹板的一端之间通过铰链连接,上夹板上靠近下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上夹紧槽,下夹板上靠近上夹板的一侧设置有与上夹紧槽相对应的下夹紧槽,上夹板和下夹板之间设置有锁紧机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油灰刀的自动铆接装置,其特征在于,锁紧机构包括设置在上夹板一侧的支架,支架上滑动连接有拉杆,下夹板上靠近上夹板的一侧设置有凸台,上夹板上设置有与凸台相对应的凹槽,上夹板上设置有拉杆孔,拉杆从拉杆孔中穿过,凸台上设置有与拉杆相对应的锁槽;拉杆上设置有凸缘,凸缘与支架之间设置有第一弹簧。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承
申请(专利权)人:杭州联和工具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