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拆装及台架试验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飞轮拆卸装置。其中飞轮拆卸装置包括抵接部和连接部,其中抵接部包括中心支杆和操作手柄,中心支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操作手柄设置于中心支杆的一端,中心支杆的另一端能与飞轮的中心孔抵接;连接部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支架上的安装架,支架与中心支杆螺纹连接且相互转动,安装架远离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开关磁体,开关磁体能与飞轮磁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转动操作手柄,使连接部带动飞轮朝靠近操作手柄的一端移动,实现对飞轮的拆卸,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其中开关磁铁的使用使得连接部与飞轮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且无需借助飞轮的螺纹孔,提高飞轮拆卸装置的通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轮拆卸装置
本技术涉及汽车发动机拆装及台架试验
,尤其涉及一种飞轮拆卸装置。
技术介绍
飞轮是发动机中的重要零件,在发动机拆装及台架试验中,由于发动机的飞轮一般镶嵌于飞轮壳内部,与曲轴为紧密配合,手工拆卸没有着力点,所以经常会遇到发动机飞轮拆卸的问题。现有技术中,通常采用飞轮自身的螺纹孔进行拆卸,但是由于发动机机型的不同,导致飞轮的大小,螺纹孔内径、螺纹孔的布置均不一样,给拆卸带来了很大问题;另外,如遇到螺纹孔损坏的飞轮会使拆卸操作更加难以实施。所以,亟需一种飞轮拆卸装置,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以上所述,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飞轮拆卸装置,能适应不同型号的飞轮的拆卸,操作简单,便捷,可靠。为达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飞轮拆卸装置,包括:抵接部,包括中心支杆和操作手柄,所述中心支杆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操作手柄设置于所述中心支杆的一端,所述中心支杆的另一端能与飞轮的中心孔抵接;连接部,包括支架和设置于所述支架上的安装架,所述支架与所述中心支杆螺纹连接且能够相互转动,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开关磁体,所述开关磁体能与所述飞轮磁性连接。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中部设置有螺套,所述螺套与所述中心支杆螺纹连接。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安装架,两个所述安装架于所述螺套的两端对称设置。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段和第二段,所述第一段与所述螺套焊接,所述第二段与所述螺套焊接。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第一段与一个所述安装架一体成型,所述第二段与另一个所述安装架一体成型。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操作手柄设置为圆形,所述中心支杆与所述操作手柄的中心连接。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抵接部还包括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另一端与所述中心支杆连接。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中心支杆和所述操作手柄垂直设置。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安装架远离所述支架的一端设置有安装座,所述开关磁体设置于所述安装座内。作为一种飞轮拆卸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开关磁体与所述安装座可拆卸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技术的抵接部的中心支杆一端与飞轮的中心孔抵接,连接部的安装架通过开关磁体与飞轮磁性连接,且抵接部和连接部相互螺纹连接且相互转动,通过转动抵接部的操作手柄,使连接部带动飞轮靠近操作手柄的一端移动,实现对飞轮的拆卸,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其中开关磁铁的使用使得连接部与飞轮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且无需借助飞轮的螺纹孔,使飞轮拆卸装置能应用于拆卸各种飞轮,提高飞轮拆卸装置的通用性。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内容和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飞轮拆卸装置的主视图;图2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飞轮拆卸装置的连接部的主视图;图3是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飞轮拆卸装置的抵接部的俯视图。图中:1、抵接部;11、中心支杆;12、操作手柄;13、加强筋;2、连接部;21、支架;211、第一段;212、第二段;22、安装架;23、螺套;24、安装座。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飞轮拆卸装置,该飞轮拆卸装置包括抵接部1和连接部2,其中抵接部1包括中心支杆11和操作手柄12,中心支杆11上设置有外螺纹,操作手柄12设置于中心支杆11的一端,中心支杆11的另一端能与飞轮的中心孔抵接;连接部2包括支架21和设置于支架21上的安装架22,支架21与中心支杆11螺纹连接且能够相互转动,安装架22远离支架21的一端设置有开关磁体,开关磁体能与飞轮磁性连接。本技术的抵接部1的中心支杆11一端与飞轮的中心孔抵接,连接部2的安装架22通过开关磁体与飞轮磁性连接,且抵接部1和连接部2相互螺纹连接且相互转动,通过转动抵接部1的操作手柄12,使连接部2带动飞轮靠近操作手柄12的一端移动,实现对飞轮的拆卸,结构简单,操作便捷;其中开关磁铁的使用使得连接部2与飞轮之间的连接更加牢固、可靠,且无需借助飞轮的螺纹孔,使飞轮拆卸装置能应用于拆卸各种飞轮,提高飞轮拆卸装置的通用性。具体地,支架21的中部设置有螺套23,螺套23的内壁设置有内螺纹,以使螺套23与中心支杆11螺纹连接。由于螺套23与中心支杆11螺纹连接,且中心支杆11与飞轮的中心孔抵接,则当转动操作手柄12时,连接部2会向靠近操作手柄12的一端移动,由于安装架22上的开关磁体与飞轮磁性连接,所以飞轮也会连同连接部2向靠近操作手柄12的一端移动,以实现对飞轮的拆卸。另外,螺纹连接的连接部2与抵接部1在不使用使还可以分别存放,有利于减少存放面积,提高空间利用率。为使开关磁铁对飞轮的磁力连接更加稳定和可靠,支架2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安装架22,两个安装支架21上均设置有开关磁体。为使开关磁铁对飞轮的磁力连接更加均匀,两个安装架22于螺套23的两端对称设置。进一步地,如图2所示,支架21包括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第一段211与螺套23焊接,第二段212与螺套23焊接。焊接加工方便,连接牢固。为使安装架22能于螺套23的两端对称设置,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等长。于本实施例中,第一段211与一个安装架22一体成型,第二段212与另一个安装架22一体成型。为便于支架21和安装架22之间的加工或装配,支架21与安装架22垂直设置,即第一段211与一个安装架22为一根L型棒材,第二段212与另一个安装架22也为一根L型棒材,具体棒材可通过折弯加工制成L型,再将L型棒材的一端与螺套23焊接,另一端与开关磁体连接。如图3所示,操作手柄12设置为圆形,便于操作在中心支杆11的周向各个位置进行操作。具体地,中心支杆11与圆形的操作手柄12的中心连接,使操作手柄12的各处力矩相同。于其他实施例中,操作手柄12还可以设置为直线型,中心支杆11设置于直线型操作手柄12的一端或中部,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在此不做具体限定。进一步地,抵接部1还包括加强筋13,用于保证操作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抵接部(1),包括中心支杆(11)和操作手柄(12),所述中心支杆(1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操作手柄(12)设置于所述中心支杆(11)的一端,所述中心支杆(11)的另一端能与飞轮的中心孔抵接;/n连接部(2),包括支架(21)和设置于所述支架(21)上的安装架(22),所述支架(21)与所述中心支杆(11)螺纹连接且能够相互转动,所述安装架(22)远离所述支架(21)的一端设置有开关磁体,所述开关磁体能与所述飞轮磁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抵接部(1),包括中心支杆(11)和操作手柄(12),所述中心支杆(11)上设置有外螺纹,所述操作手柄(12)设置于所述中心支杆(11)的一端,所述中心支杆(11)的另一端能与飞轮的中心孔抵接;
连接部(2),包括支架(21)和设置于所述支架(21)上的安装架(22),所述支架(21)与所述中心支杆(11)螺纹连接且能够相互转动,所述安装架(22)远离所述支架(21)的一端设置有开关磁体,所述开关磁体能与所述飞轮磁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飞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的中部设置有螺套(23),所述螺套(23)与所述中心支杆(11)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飞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的两端均设置有一个所述安装架(22),两个所述安装架(22)于所述螺套(23)的两端对称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飞轮拆卸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21)包括第一段(211)和第二段(212),所述第一段(211)与所述螺套(23)焊接,所述第二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宝坤,刘悦锋,臧硕勋,韩家明,时敬龙,赵东,张岩,鞠广理,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