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涉及大型变速箱齿轮副传动系统的齿轮轴制造领域,本发明专利技术包括工作台和工件,所述工件包括齿轮和轴,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油泵B安装架,所述齿轮和轴设于油泵B安装架内部,所述齿轮连接设有提供胀大齿轮内孔压力的油泵A箱,所述油泵B安装架顶部设有与提供齿轮压入力的油泵B箱,所述油泵B安装架内部设有与油泵B箱接触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径向推动齿轮,本发明专利技术采用了同时涨开和推动齿轮的方式以达到较大过盈量,从而提升了齿轮轴传递载荷的上限及结构可靠性且圆锥表面不易损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型变速箱齿轮副传动系统的齿轮轴制造领域,更具体的是涉及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
技术介绍
在传统大型变速箱齿轮轴制的制造过程中,对于花键轴齿轮外径与轴相差较大的情况下,多采用分体加工,再经过压装将二者连接到一起,而传统的压装方式,单靠油压机将轴通过圆锥面压入齿轮锥面,具有压入量有限,零件易变形损坏等缺点,导致压装后过盈量不足,故导致无法传递大扭矩的缺点。因此根据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设计了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采用了高压力油泵同时涨开和推动齿轮的方式以达到较大过盈量,从而提升了齿轮轴传递载荷的上限及结构可靠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现有的花键轴齿轮外径与轴的压装在一起时由于压入量有限,过盈量不足、零件易变形等影响齿轮轴机械性能的情况,设计了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本专利技术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和工件,所述工件包括齿轮和轴,所述工作台上设有油泵B安装架,所述齿轮和轴设于油泵B安装架内部,所述齿轮连接设有提供胀大齿轮内孔压力的油泵A箱,所述油泵B安装架顶部设有与提供齿轮压入力的油泵B箱,所述油泵B安装架内部设有与油泵B箱接触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径向推动齿轮,所述油泵A箱包括油泵A、与油泵A出油口升压器和与升压器连接的过渡油管,所述过渡油管与齿轮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油泵B箱包括油泵B和安装法兰盘,所述安装法兰盘上端与油泵B通过螺栓固定,下端与油泵B安装支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盘、推进筒和支撑轴和对齿轮限位的定位座,所述推进盘的外圆与油泵B安装支架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推进盘和推进筒连接,在操作过程中将油泵B升压至大约10Mpa,油泵A开始增压,之后随着油泵A升压,油泵B也,但油泵B增压不超过30MPa,油泵A增压不超过350MPa。进一步地,所述定位座为直接梯形结构,包括与轴接触的支撑面和与齿轮端面接触的定位面,所述定位座通过螺栓固定到工作台底座上,用于齿轮的轴向定位,保证装配位置。进一步地,所述推进盘下端平面与推进筒设有导向作用的止口结构,所述止口结构为凸台结构,具有定位作用,在使用放置时推力传递机构中的推进筒穿过轴,放置至齿轮端面,推进盘与推进筒之间按止口定位放置。进一步地,所述油泵B安装架从上到小依次包括上平板、圆筒和下平板,所述上平板中间设有通孔A,油泵B箱从通孔A穿过,所述圆筒中部设有通孔B,所述油泵A箱从通孔B穿入到圆筒内。进一步地,所述圆筒中部设有多个通孔C,方便观察、测量齿轮与轴在工装过程中的装配情况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从上到下依次包括底座、台面、桌脚和设于桌脚底部的固定板,所述底座通过螺栓固定到台面上,所述台面上设有两个开孔,用于穿过升压器和通过轴,所述固定板通过地脚螺栓与地面相连接。进一步地,所述油泵B安装架通过螺栓与工作台底座连接。工作原理:本专利技术通过油泵A中液压油压力,胀大齿轮内锥面,使齿轮内锥面与轴外锥面产生间隙,增大油压,直至达到装配用的过盈量;通过油泵B箱的油泵B,推动齿轮到达轴上预定装配位置,采用了同时涨开和推动齿轮的方式以达到较大过盈量,从而提升了齿轮轴传递载荷的上限及结构可靠性。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1、本专利技术的采用了同时涨开和推动齿轮的方式以达到较大过盈量,从而提升了齿轮轴传递载荷的上限及结构可靠性且圆锥表面不易损伤。2、本专利技术中连接结构大多采用螺栓连接,能够保证即满足其方便拆卸又能够保证其稳定性。3、本专利技术设有止口结构和定位座,能够更好的在安装过程中进行有效的定位防止安装过程中有偏移。4、本专利技术设有多个通孔C能够方便在过程中进行观察和测量。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壳罩笼罩键盘使用时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收纳时壳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1-工作台、2-油泵A箱、3-油缸安装架、4-油泵B箱、6-工件、1-1-固定板、1-2-桌脚、1-3-台面、1-4-底座、2-1-升压器、2-2-过渡油管、3-1-上平板、3-2-圆筒、3-3-下平板、4-1-油泵B、4-2-油缸安装法兰盘、5-1-推进盘、5-2-推进筒、5-3-定位座、5-4-定位面、5-5-支撑面、6-1-轴、6-2-齿轮。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通常在此处附图中描述和示出的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组件可以以各种不同的配置来布置和设计。内”、“外”、“上”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该专利技术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实施例1如图1到图4所示,一种齿轮6-2与轴6-1圆锥过盈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1和工件6,所述工件6包括齿轮6-2和轴6-1,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油泵B4-1安装架,所述齿轮6-2和轴6-1设于油泵B4-1安装架内部,所述齿轮6-2连接设有提供胀大齿轮6-2内孔压力的油泵A箱2,所述油泵B4-1安装架顶部设有与提供齿轮6-2压入力的油泵B4-1箱4,所述油泵B4-1安装架内部设有与油泵B4-1箱4接触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径向推动齿轮6-2,所述油泵A箱2包括油泵A、与油泵A出油口升压器2-1和与升压器2-1连接的过渡油管2-2,所述过渡油管2-2与齿轮6-2通过螺纹连接,所述油泵B4-1箱4包括油泵B4-1和安装法兰盘,所述安装法兰盘上端与油泵B4-1通过螺栓固定,下端与油泵B4-1安装支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盘5-1、推进筒5-2和支撑轴6-1和对齿轮6-2限位的定位座5-3,所述推进盘5-1的外圆与油泵B4-1安装支架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推进盘5-1和推进筒5-2连接,在操作过程中将油泵B4-1升压至大约10Mpa,油泵A开始增压,之后随着油泵A升压,油泵B4-1也,但油泵B4-1增压不超过30MPa,油泵A增压不超过350MPa。本专利技术的装配:(1)油泵A箱2的升压器2-1出口端,通过过渡接头与齿轮6-2螺纹连接,出油口的高压油提供胀大齿轮6-2的压力;(2)油泵B4-1箱4的油缸通过油缸安装法兰盘4-2被安装在油缸安装架3上;(3)油缸安装架3通过底座1-4被固定在工作台1台面1-3上,工作台1通过地脚螺栓固定于地面;(4)机构工作时,油泵B4-1箱4的油缸活塞在工作时与推进机构端面接触,并提供压力使推进机构推动齿轮6-2移动到与轴6-1装配位置。本专利技术的使用:(1)将齿轮6-2与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1)和工件(6),所述工件(6)包括齿轮(6-2)和轴(6-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油泵B(4-1)安装架,所述齿轮(6-2)和轴(6-1)设于油泵B(4-1)安装架内部,所述齿轮(6-2)连接设有提供胀大齿轮(6-2)内孔压力的油泵A箱(2),所述油泵B(4-1)安装架顶部设有与提供齿轮(6-2)压入力的油泵B箱(4),所述油泵B(4-1)安装架内部设有与油泵B箱(4)接触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径向推动齿轮(6-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包括工作台(1)和工件(6),所述工件(6)包括齿轮(6-2)和轴(6-1),其特征在于:所述工作台(1)上设有油泵B(4-1)安装架,所述齿轮(6-2)和轴(6-1)设于油泵B(4-1)安装架内部,所述齿轮(6-2)连接设有提供胀大齿轮(6-2)内孔压力的油泵A箱(2),所述油泵B(4-1)安装架顶部设有与提供齿轮(6-2)压入力的油泵B箱(4),所述油泵B(4-1)安装架内部设有与油泵B箱(4)接触的推进机构,所述推进机构径向推动齿轮(6-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A箱(2)包括油泵A、与油泵A出油口升压器(2-1)和与升压器(2-1)连接的过渡油管(2-2),所述过渡油管(2-2)与齿轮(6-2)通过螺纹连接,油泵A增压不超过350MP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B(4-1)箱(4)包括油泵B(4-1)和安装法兰盘,所述安装法兰盘上端与油泵B(4-1)通过螺栓固定,下端与油泵B(4-1)安装支架的顶部通过螺栓固定,油泵B(4-1)增压不能超过30MPa。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齿轮与轴圆锥过盈装配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推进机构包括推进盘(5-1)、推进筒(5-2)和支撑轴(6-1)和对齿轮(6-2)限位的定位座(5-3),所述推进盘(5-1)的外圆与油泵B(4-1)安装支架的内壁间隙配合,所述推进盘(5-1)和推进筒(5-2)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任荣智,邵耿,周凯,李志刚,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坤成润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