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朱玉琳专利>正文

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5767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涉及气液分离技术领域,为解决现有气液分离设备,因为气液分离较缓慢,造成分离效率低的问题。所述壳体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底部支撑座,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管、第一排气管,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板装置,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凝装置,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重力气液分离管,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的内壁上方均设置有气体收集管,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的下方均设置有气液推送管,每个所述气液推送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集液盘,所述集液盘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管,所述进料管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循环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
本专利技术涉及气液分离
,具体为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
技术介绍
气液分离器可安装在气体压缩机的出入口用于气液分离,分馏塔顶冷凝冷却器后气相除雾,各种气体水洗塔,吸收塔及解析塔的气相除雾等。气液分离器也可应用于气体除尘,油水分离及液体脱除杂质等多种工业及民用场合。由于气体与液体的比重不同,液体在与气体一起流动时,液体会受到重力作用较大,产生一个向下的速度,而气体仍然朝着原来的方向流动,也就是说液体与气体在重力场中有分离的倾向,向下的液体附着在壁面上,汇聚在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由于气体与液体的比重不同,液体与气体混合一起流动时,如果遇到阻挡,气体会折流而走,而液体由于惯性,继续有一个向前的速度,向前的液体附着在阻挡壁面上由于重力的作用向下汇集到一起,通过排放管排出。但是,现有气液分离设备,因为气液分离较缓慢,造成分离效率低的问题;因此,不满足现有的需求,对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底部支撑座,且底部支撑座与法兰连接,所述壳体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管、第一排气管,且进料管、第一排气管与壳体法兰连接,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板装置,且气液分离板装置与壳体内壁焊接连接,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凝装置,且冷凝装置与气液分离板装置内壁螺栓连接,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重力气液分离管,且重力气液分离管与气液分离板装置焊接连接,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的内壁上方均设置有气体收集管,且气体收集管与气液分离板装置焊接连接,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的下方均设置有气液推送管,且气液推送管与气液分离板装置内壁焊接连接,每个所述气液推送管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且风扇与气液推送管内壁焊接连接,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的下方设置有集液盘,且集液盘与壳体内壁焊接连接,所述集液盘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管,且液体收集管与集液盘焊接连接,所述进料管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循环泵,且冷却液循环泵与壳体外壁螺栓连接,所述冷却液循环泵的外壁设置有散热片,且散热片与冷却液循环泵焊接连接。优选的,每个所述冷凝装置的下端均设置有冷凝热传导板,且冷凝热传导板与冷凝装置焊接连接,所述冷凝热传导板的外壁设置有冷凝管,且冷凝管与冷凝装置管道连接。优选的,每个所述冷凝装置上均设置有冷凝热管、冷凝冷管,冷凝热管、冷凝冷管与冷凝装置管道连接,且冷凝热管、冷凝冷管与冷却液循环泵管道法兰连接。优选的,每个所述风扇的两侧均设置有液滴附着网,且液滴附着网与气液推送管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气体收集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气管,且第二排气管与气体收集管法兰连接,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上端设置有第二排气管电磁阀,且第二排气管电磁阀与第二排气管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管的一侧设置有回流管,回流管与第二排气管法兰连接,且回流管的一端与进料管法兰连接,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回流管电磁阀,且回流管电磁阀与回流管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第二排气管上设置有气液湿度计,且气液湿度计与第二排气管法兰连接。优选的,所述液体收集管上设置有液体收集管电磁阀,且液体收集管电磁阀与液体收集管法兰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专利技术通过气液分离板装置的设置,气液混合体先从进料管进入壳体内壁,之后气液混合体遇到气液分离板装置,气液分离板装置内的冷凝装置将与其接触的气液分离板装置面继续降温处理,水汽遇到低温的气液分离板装置表面会凝结成水珠附着在气液分离板装置表面,之后气液分离板装置表面上的水珠会沿着气液分离板装置表面滑落入集液盘进行收集,而另一部分没被液化的水汽混合体通过重力气液分离管时,因为气液的重力比重不同,气体会从气体收集管内部向上移动,而液体会由于惯性沿重力气液分离管内壁滑落最后落入集液盘进行收集,而多余的水汽混合体从气液推送管处被吸入,由风扇再吹出,并依照上述过程再在第二个气液分离板装置上进行气液分离工作,最后分离的气体由气体收集管上的第二排气管和第一排气管分别导出,而收集的液体由集液盘收集经过液体收集管导出,该装置使得气液分离速率得到极大提高,同时也减少了装置的体积占用。2、通过第二排气管、第二排气管电磁阀、气液湿度计、回流管、回流管电磁阀的设置,当分离的气体从气体收集管上进入第二排气管后,气液湿度计实时监测第二排气管内的气液混合比重,当液体含量达到分离标准后回流管电磁阀关闭而第二排气管电磁阀开启导出气体,若不达标,则关闭第二排气管电磁阀开启回流管电磁阀,使得气液混合体重新进行气液分离工作,极大提高了气液分离的效率和分离程度。3、通过冷凝装置、冷却液循环泵的设置,冷却液循环泵将内部冷却液泵入冷凝装置下的冷凝热传导板,低温冷凝管吸收冷凝热传导板上的热量使得气液分离板装置降低问题利于液化水汽,而冷却液循环泵外壁的散热片极大提高了其内部冷却液的散热处理。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气液分离板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的C处局部放大图;图中:1、壳体;2、底部支撑座;3、进料管;4、第一排气管;5、气液分离板装置;6、冷凝装置;7、重力气液分离管;8、气体收集管;9、气液推送管;10、风扇;11、集液盘;12、液体收集管;13、冷却液循环泵;14、液体收集管电磁阀;15、冷凝热传导板;16、冷凝管;17、冷凝热管;18、冷凝冷管;19、液滴附着网;20、第二排气管;21、第二排气管电磁阀;22、气液湿度计;23、回流管;24、回流管电磁阀;25、散热片。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请参阅图1-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包括壳体1,所述壳体1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底部支撑座2,且底部支撑座2与法兰连接,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管3、第一排气管4,且进料管3、第一排气管4与壳体1法兰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板装置5,且气液分离板装置5与壳体1内壁焊接连接,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5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凝装置6,且冷凝装置6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内壁螺栓连接,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5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重力气液分离管7,且重力气液分离管7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焊接连接,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7的内壁上方均设置有气体收集管8,且气体收集管8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焊接连接,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7的下方均设置有气液推送管9,且气液推送管9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内壁焊接连接,每个所述气液推送管9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10,且风扇10与气液推送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底部支撑座(2),且底部支撑座(2)与法兰连接,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管(3)、第一排气管(4),且进料管(3)、第一排气管(4)与壳体(1)法兰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板装置(5),且气液分离板装置(5)与壳体(1)内壁焊接连接,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5)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凝装置(6),且冷凝装置(6)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内壁螺栓连接,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5)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重力气液分离管(7),且重力气液分离管(7)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焊接连接,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7)的内壁上方均设置有气体收集管(8),且气体收集管(8)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焊接连接,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7)的下方均设置有气液推送管(9),且气液推送管(9)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内壁焊接连接,每个所述气液推送管(9)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10),且风扇(10)与气液推送管(9)内壁焊接连接,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集液盘(11),且集液盘(11)与壳体(1)内壁焊接连接,所述集液盘(11)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管(12),且液体收集管(12)与集液盘(11)焊接连接,所述进料管(3)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循环泵(13),且冷却液循环泵(13)与壳体(1)外壁螺栓连接,所述冷却液循环泵(13)的外壁设置有散热片(25),且散热片(25)与冷却液循环泵(13)焊接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下端四角均设置有底部支撑座(2),且底部支撑座(2)与法兰连接,所述壳体(1)的两侧分别设置有进料管(3)、第一排气管(4),且进料管(3)、第一排气管(4)与壳体(1)法兰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气液分离板装置(5),且气液分离板装置(5)与壳体(1)内壁焊接连接,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5)的内部均设置有冷凝装置(6),且冷凝装置(6)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内壁螺栓连接,每个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5)的下端内部均设置有重力气液分离管(7),且重力气液分离管(7)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焊接连接,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7)的内壁上方均设置有气体收集管(8),且气体收集管(8)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焊接连接,每个所述重力气液分离管(7)的下方均设置有气液推送管(9),且气液推送管(9)与气液分离板装置(5)内壁焊接连接,每个所述气液推送管(9)的内部均设置有风扇(10),且风扇(10)与气液推送管(9)内壁焊接连接,所述气液分离板装置(5)的下方设置有集液盘(11),且集液盘(11)与壳体(1)内壁焊接连接,所述集液盘(11)的下端设置有液体收集管(12),且液体收集管(12)与集液盘(11)焊接连接,所述进料管(3)的下方设置有冷却液循环泵(13),且冷却液循环泵(13)与壳体(1)外壁螺栓连接,所述冷却液循环泵(13)的外壁设置有散热片(25),且散热片(25)与冷却液循环泵(13)焊接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分离速度快的气液分离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冷凝装置(6)的下端均设置有冷凝热传导板(15),且冷凝热传导板(15)与冷凝装置(6)焊接连接,所述冷凝热传导板(15)的外壁设置有冷凝管(16),...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玉琳
申请(专利权)人:朱玉琳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