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54480 阅读:3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6 13:43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包括按摩头、行星架及其驱动机构,在按摩头的一端形成外齿轮、另一端形成按摩部;行星架为中空腔体结构,在行星架的中空腔侧壁形成齿轮结构,在行星架的中空腔底部形成供按摩头上的按摩部贯穿的贯通孔;按摩头上的外齿轮与行星架上的齿轮结构形成啮合传动结构,按摩头上的按摩部外露于行星架;当行星架在其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时,由行星架的转动来驱动按摩头相对于行星架转动。本发明专利技术利用行星架的转动来稳定地驱动按摩头相对于行星架转动,并通过按摩头上的按摩部的动作来满足按摩的需求,不仅节省了按摩人力的投入,而且也不需要另外配置按摩器械,具有使用方便、降低艾灸成本等突出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艾灸按摩一体机构
本专利技术涉及按摩机构结构设计领域,尤其是涉及应用于艾灸仪器的一种艾灸按摩一体机构。
技术介绍
现有的艾灸仪器,在结构设计上导致其功能比较单一,主要是模拟传统艾灸功能,在艾灸进行过程中,不能进行按摩。如果采用人工按摩,不仅劳动强度大,而且艾灸人力成本也相应升高;如果另外配置按摩器械,同样也会增加艾灸成本。另外,传统的艾灸仪器,如果需要满足同时进行多点艾灸的需求,还需要人工的辅助配合,频繁更换艾灸部位,同一规格艾条的插接操作也较麻烦,由此导致艾灸的效率低下,且艾灸效果差;对于艾条的规格也有使用要求,不能适应不同规格的艾条,由此导致艾灸成本的上升。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艾灸按摩一体机构,以满足按摩的需求,并降低艾灸成本。本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包括按摩机构,所述的按摩机构包括按摩头、行星架及其驱动机构,所述按摩头的一端形成外齿轮、另一端形成按摩部;所述的行星架为中空腔体结构,在行星架的中空腔侧壁形成齿轮结构,在行星架的中空腔底部形成供按摩头上的按摩部贯穿的贯通孔;所述按摩头上的外齿轮与行星架上的齿轮结构形成啮合传动结构,所述按摩头上的按摩部外露于行星架;所述行星架在其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由行星架的转动来驱动按摩头相对于行星架转动。优选地,所述行星架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和驱动齿轮,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齿轮与行星架的中空腔侧壁的齿轮结构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优选地,所述按摩头另一端的按摩部外表面上设置按摩凸起。优选地,所述按摩头上的按摩凸起设置若干个,且呈环形结构分布。优选地,所述按摩头上的按摩凸起的截面形状为D形结构。优选地,所述按摩头上的按摩凸起为球头结构体。优选地,还包括点燃刮灰机构,所述的点燃刮灰机构包括环形扇及其驱动机构,在环形扇上形成若干扇叶,在环形扇底部设置加热条,所述的环形扇通过其驱动机构作圆周运动。优选地,所述环形扇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和内齿轮,所述的内齿轮与环形扇固定连接,且内齿轮与主动齿轮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优选地,所述环形扇的底部固定连接支架,所述的加热条通过支架进行支撑。优选地,还包括支管回收机构,所述的支管回收机构包括绕管体和盘簧,所述的绕管体与盘簧架形成相对转动的活动连接结构,在盘簧架上设置盘簧,所述的绕管体在盘簧作用下相对于盘簧架转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按摩头上的外齿轮与行星架上的齿轮结构形成啮合传动结构,且按摩头上的按摩部外露于行星架,当行星架在其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时,该行星架的转动可以稳定地驱动按摩头相对于行星架转动,通过按摩头上的按摩部的动作,即可满足按摩的需求,使用方便,由此可以节省按摩人力的投入,也不需要另外配置按摩器械,从而极大地降低了艾灸成本。附图说明图1为艾灸装置的整体构造图。图2为艾灸装置的内部构造图(带行星架)。图3为艾灸装置的内部构造图(不带行星架)。图4为艾灸装置的俯视图。图5为图4中A-A向的剖视图。图6为图4中B-B向的剖视图。图7为夹持推送机构的构造图(正视图)。图8为夹持推送机构的构造图(斜视图)。图9为夹持推送机构的俯视图。图10为图9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11为拨插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间歇回转件的结构示意图。图13为环形扇的结构示意图。图14为支管回收机构的构造图。图15为吸盘的结构示意图。图16为绕管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17为绕管体的主视图。图18为绕管体的剖视图。图19为按摩机构的整体构造图。图20为按摩机构的仰视图。图21为按摩机构的内部构造图。图22为按摩机构的传动构造图。图23为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1)。图24为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2)。图25为按摩头的结构示意图(实施方式3)。图26为按摩头的俯视图。图27为图26中D-D向的剖视图。图中标记:1-上壳体,2-盛灰抽屉,3-中壳体,4-下壳体,5-夹持推送机构,6-点燃刮灰机构,7-支管回收机构,8-按摩机构,11-艾条卡口,12-第一齿轮,13-保持架,14-第二齿轮,15-第三齿轮,21-导气孔,50-履带,50a-推送履带,50b-夹持履带,51-弹簧,52-拨插件,52a-拨环,52b-拨头,52c-拨片,53-从动齿轮,54-连接架,55-第一电机,56-主动齿轮,57-内齿轮,58-间歇回转件,58a-滑槽,58b-让位槽,59-万向联轴器,61-环形扇,62-支架,63-加热条,64-扇叶,71-盘簧架,71a-主进气口,71b-支进气口,72-软管,73-吸盘,73a-出气口,73b-压敏胶圈,74-绕管体,74a-侧导气孔,74b-中心通孔,75-止回塞,76-轴承,77-盘簧,81-行星架,82-第二电机,83-按摩头,83a-通气孔,83b-外齿轮,84-盖板,85-驱动齿轮,86-气阀,87-按摩凸起,88-弹性片。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专利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专利技术。如图1、图2、图3所示的艾灸装置,主要包括壳体、夹持推送机构5、点燃刮灰机构6、盘簧架71和软管72,所述的壳体包括上壳体1、中壳体3和下壳体4,所述上壳体1的顶部开设艾条卡口11,所述的下壳体4上形成可供软管72贯穿的通孔,所述的盘簧架71上开设支进气口71b,如图14所示,所述软管72的一端与支进气口71b连通、另一端与吸盘73连通,所述的吸盘73外露于下壳体4。所述的夹持推送机构5设置在上壳体1的中空内腔中,如图7、图8、图9所示,主要包括履带50和步进推送机构,所述的履带50包括夹持履带50b和推送履带50a,所述的夹持履带50b、推送履带50a分别通过滚筒机构支撑,且夹持履带50b与推送履带50a之间形成环形夹持结构。如图9、图10所示,用于支撑推送履带50a的滚筒机构通过第三齿轮15驱动,所述的第三齿轮15与第二齿轮14形成共轴连接,所述的第二齿轮14与第一齿轮12形成啮合传动结构,所述的第一齿轮12和推送履带50a均可通过保持架13进行支撑。为提高结构紧凑性,通常,所述的第一齿轮12和第二齿轮14均为锥齿轮结构。所述的步进推送机构包括间歇回转件58、拨插件52及其驱动机构,所述的拨插件52上分别形成拨环52a和拨片52c,所述的拨片52c上形成拨头52b,如图11所示。所述拨插件52的驱动机构包括主动齿轮56、内齿轮57和从动齿轮53,其中的主动齿轮56由第一电机55驱动,所述的内齿轮57分别与主动齿轮56、从动齿轮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机构(8),所述的按摩机构(8)包括按摩头(83)、行星架(81)及其驱动机构,所述按摩头(83)的一端形成外齿轮(83b)、另一端形成按摩部;所述的行星架(81)为中空腔体结构,在行星架(81)的中空腔侧壁形成齿轮结构,在行星架(81)的中空腔底部形成供按摩头(83)上的按摩部贯穿的贯通孔;所述按摩头(83)上的外齿轮(83b)与行星架(81)上的齿轮结构形成啮合传动结构,所述按摩头(83)上的按摩部外露于行星架(81);所述行星架(81)在其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由行星架(81)的转动来驱动按摩头(83)相对于行星架(81)转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按摩机构(8),所述的按摩机构(8)包括按摩头(83)、行星架(81)及其驱动机构,所述按摩头(83)的一端形成外齿轮(83b)、另一端形成按摩部;所述的行星架(81)为中空腔体结构,在行星架(81)的中空腔侧壁形成齿轮结构,在行星架(81)的中空腔底部形成供按摩头(83)上的按摩部贯穿的贯通孔;所述按摩头(83)上的外齿轮(83b)与行星架(81)上的齿轮结构形成啮合传动结构,所述按摩头(83)上的按摩部外露于行星架(81);所述行星架(81)在其驱动机构作用下转动,由行星架(81)的转动来驱动按摩头(83)相对于行星架(81)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星架(81)的驱动机构包括第二电机(82)和驱动齿轮(85),所述第二电机(82)的输出轴与驱动齿轮(85)固定连接,所述的驱动齿轮(85)与行星架(81)的中空腔侧壁的齿轮结构之间形成啮合传动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83)另一端的按摩部外表面上设置按摩凸起(87)。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按摩头(83)上的按摩凸起(87)设置若干个,且呈环形结构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艾灸按摩一体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章德平骆明炎李振极兰义龙朱高玮王北海王娈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轻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