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包括瓶口定位器、连接件、气动组件、传送带和底座;瓶口定位器包括连接部、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第一定位杆、第二定位杆连接于连接部的上端,且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之间形成夹角;连接部的上端朝传送带的一侧弯曲;传送带在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围栏;连接部的下端与连接件连接;连接件背向传送带的一侧与气动组件的传动端连接;气动组件的底部与底座连接;底座连接于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瓶口定位装置可确保液体灌装管对准容器的瓶口,有效避免在设备运作过程中由于液体灌装管与瓶口对位不齐,导致设备液体灌装管下压时损坏容器或进样时液体无法装进容器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
本技术涉及液态灌装机的辅助装置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兽药生产、食品加工生产和医疗药物生产等众多工业生产领域中,广泛使用液态灌装机进行液体产品的灌装。但现有技术中,液态灌装机存在缺少瓶口定位的装置或者瓶口定位器与容器瓶口不兼容的问题,经常会出现灌装管与容器瓶口对接不齐的情况,导致灌装管在下压的过程中容易损坏容器,使得在进样的时,产品无法注入容器内,而全部流到地上,造成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液态灌装机存在缺少瓶口定位的装置或者瓶口定位器与容器瓶口不兼容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包括瓶口定位器、连接件、气动组件、传送带和底座;所述瓶口定位器包括连接部、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连接部的上端朝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弯曲;所述传送带在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围栏;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背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与所述气动组件的传动端连接;所述气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所述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中,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气缸朝向所述传送带一侧设有运动杆,所述气缸通过所述运动杆带动所述连接件。所述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中,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板;所述定位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定位块的顶部,所述侧板连接有若干个所述瓶口定位器,所述瓶口定位器之间间距分布;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运动杆连接。所述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中,所述底板设有长圆孔,所述长圆孔的长度方向与所述传送带的传送方向垂直;所述定位块设有固定孔,所述底板和所述定位块通过螺栓连接。所述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中,所述定位块在背向所述气动组件的一侧设有隔离片,所述隔离片布置于所述气动组件的进料端。所述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中,所述隔离片包括U型条和底板座;所述U型条开口的两端与所述底板座连接,所述底板座与所述定位块通过螺丝连接。所述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中,所述瓶口定位装置还包括分隔气动组件,所述分隔气动组件设有联动气缸、连接板和联动隔离片;所述联动隔离片与所述隔离片的结构相同;所述联动气缸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联动气缸设有联动运动杆,所述联动运动杆与所述连接板的一侧连接,所述连接板的另一侧与所述联动隔离片连接;所述分隔气动组件与所述气动组件同侧设置,并位于所述传送带上游一端。有益效果:(1)所述瓶口定位装置通过瓶口定位器固定容器瓶口的位置,确保每一次液体灌装时,液体灌装管都能对准容器的瓶口,有效避免在设备运作过程中由于液体灌装管与瓶口对位不齐,导致设备液体灌装管下压时损坏容器或进样时液体无法装进容器,而流出外部的问题,防止造成浪费;(2)所述瓶口定位装置设有隔离片,在进行分隔工作时,隔离片可以轻易插进容器与容器之间的空隙中,起到分隔和拦截容器作用,取代了现有技术中使用的锋利分隔刀片,避免分隔刀片损坏容器,导致液体从破损的容器中流出,造成停机及生产浪费的问题;且避免由于操作不当而造成分隔器伤人事故,提高了设备的生产效率与安全性。附图说明附图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但附图中的内容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的立体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除去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其中一个实施例中隔离片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液态灌装机a、液体灌装管a1;瓶口定位器1、连接件2、气动组件3、传送带4、底座5、分隔气动组件6;连接部11、第一定位杆12、第二定位杆13;围栏41;气缸31;定位块21、定位板22、隔离片23;联动气缸61、连接板62、联动隔离片63;底板221、侧板222;长圆孔221a、螺栓221b;U型条231、底板座232;运动杆311;联动运动杆611。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若干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请参照图1~图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包括瓶口定位器1、连接件2、气动组件3、传送带4和底座5;所述瓶口定位器1包括连接部11、第一定位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所述第一定位杆12、所述第二定位杆13连接于所述连接部11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定位杆12和所述第二定位杆13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连接部11的上端朝所述传送带4的一侧弯曲;所述传送带4在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围栏41;所述连接部11的下端与所述连接件2连接;所述连接件2背向所述传送带4的一侧与所述气动组件3的传动端连接;所述气动组件3的底部与所述底座5连接;所述底座5连接于所述传送带4的一侧。瓶口定位装置通过底座5固定于传送带4的一侧,液态灌装机a位于传送带4的另一侧,且液态灌装机a设有液体灌装管a1,液态灌装机a设置于传送带4中部的上方。传送带4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可参考现有传送带4;传送带4与外部电源连接,将放置与其上的物品传送至目标处。进行液体灌装时,首先需要在传送带4上放置待灌装的容器;随后,传送带4将待灌装的容器传送至液体灌装管a1的下方;气动组件3的传动端逐渐伸长,带动连接件2向传送带4一侧移动,从而带动瓶口定位器1向传送带4一侧移动;瓶口定位器1的高度与容器的高度相适配,而第一定位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形成夹角,呈“V”字型,夹角将卡住容器的瓶口,配合传送方向上的围栏41,使瓶口位于液体灌装管a1的正下方,实现固定容器位置的目的;紧接着,液体灌装管a1下压,进行灌装;待灌装完成后,气动组件3的传动端逐渐缩短,带动连接件2远离传送带4一侧移动,第一定位杆12和第二定位杆13形成夹角松开容器瓶口;待下一批灌装待灌装的容器传送至液体灌装管a1的下方,气动组件3的传动端逐渐伸长,如此重复。瓶口定位装置可以高效准确地固定容器瓶口的位置,确保每一次液体灌装时,液体灌装管a1都能准确地对准容器的瓶口进行工作,有效避免在设备运作过程中由于液体灌装管a1与瓶口对位不齐,导致设备液体灌装管a1下压时损坏容器或进样时液体无法装进容器,而流出外部的问题,防止造成浪费。具体地,所述气动组件3包括气缸31;所述气缸31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气缸31朝向所述传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口定位器、连接件、气动组件、传送带和底座;/n所述瓶口定位器包括连接部、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连接部的上端朝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弯曲;/n所述传送带在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围栏;/n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背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与所述气动组件的传动端连接;所述气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瓶口定位器、连接件、气动组件、传送带和底座;
所述瓶口定位器包括连接部、第一定位杆和第二定位杆;所述第一定位杆、所述第二定位杆连接于所述连接部的上端,且所述第一定位杆和所述第二定位杆之间形成夹角;所述连接部的上端朝所述传送带的一侧弯曲;
所述传送带在传送方向的两侧分别设有围栏;
所述连接部的下端与所述连接件连接;所述连接件背向所述传送带的一侧与所述气动组件的传动端连接;所述气动组件的底部与所述底座连接;所述底座连接于所述传送带的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动组件包括气缸;所述气缸与外部气源连接,所述气缸朝向所述传送带一侧设有运动杆,所述气缸通过所述运动杆带动所述连接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液态灌装机的瓶口定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包括定位块和定位板;
所述定位板包括底板和侧板,所述底板连接于所述定位块的顶部,所述侧板连接有若干个所述瓶口定位器,所述瓶口定位器之间间距分布;
所述定位块与所述运动杆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子龙,吴海玲,朱俊海,胡宇东,庞斌,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泰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