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发酵谷物50~65%、谷朊粉10~20%、高筋面粉10~15%、肉粉5~10%和鱼粉5~10%。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适口性好,对肉食性鱼类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强,诱食效果好,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诱食效果好,且诱食效果持久性长,解决了现有鱼类诱饵溶散速度快,诱食持久性差的问题。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效吸引肉食性鱼类的聚集,提高了诱食持久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鱼饵
,尤其涉及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及其制备方法和使用方法。
技术介绍
垂钓是现代人一种很重要的休闲活动。在垂钓过程中,为了尽可能多的吸引鱼类来到垂钓区域,通常需要提前1小时甚至更早时间进行诱饵的投喂,此行为在垂钓活动中俗称“打窝”,鱼类集中的种类与数量越多,说明“打窝”的效果越好,“打窝”的效果直接影响垂钓的收获量,因此,“打窝”是垂钓爱好者特别重视的一个垂钓环节。而鱼类诱饵则是指在垂钓时,吸引鱼群集中到垂钓水域的饵料,俗称“打窝料”。目前,鱼类诱饵的诱食针对性不强,有些产品甚至就是常规鱼饲料,没有针对不同食性的鱼类设计不同的配方,而采用某一种通用配方,造成吸引不同鱼类时的诱食效果差异较大,此外,由于目前市场上鱼类诱饵主要以粉状或者粒状的物质为主,造成饵料在水体中溶散速度快,吸引的鱼群摄食完诱饵很快游开,造成“打窝”的效果不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
技术介绍
提出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适口性好,对肉食性鱼类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强,诱食效果好,解决了现有鱼类诱饵对不同食性的鱼类的诱食针对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的制备方法,制备工艺简单,制备得到的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诱食效果好,且诱食效果持久性长,解决了现有鱼类诱饵溶散速度快,诱食持久性差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的使用方法,能够有效吸引肉食性鱼类的聚集,提高了诱食持久性,解决了现有鱼类诱饵的诱食持久性差的问题。为达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优选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还包括以下组分:L-组氨酸0.04%~0.2%牛磺酸0.5~1%。优选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还包括以下组分:甜菜碱0.5~1%氧化三甲胺0.1~0.2%二甲基-β-丙酸噻亭0.2~0.3%。优选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还包括特丁基对苯二酚0.03~0.04%。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饵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原料按照配方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匀后粉碎,然后进行过筛处理,得到混合物A;B、将混合物A与水按照质量比为80~85:20~15混合并搅拌均匀,进行蒸汽快速灭菌,制得诱饵半成品;C、用模具将步骤B制得的诱饵半成品进行压制成型,得到圆形的固体诱饵,经过风干后再经紫外灭菌,制得肉食性鱼类诱饵。优选的,所述步骤A中,所述过筛处理为使90~95%的原料通过80目筛。优选的,所述步骤B制得的诱饵半成品的水分含量为15~20%。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所述压制成型的压制压力为140~160kg/cm2。优选的,所述步骤C中,进行风干的风干温度为55~75℃,风干时间为1~3h。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饵的使用方法,将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装入诱饵球中,然后将诱饵球放入水中使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1、针对肉食性鱼类,通过添加含有丰富醇类、酯类、氨基酸与短肽等诱食物质的所述发酵谷物,以及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脂肪酸的所述肉粉和鱼粉,再通过所述谷朊粉和高筋面粉对原料进行粘合,得到的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适口性好,对肉食性鱼类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强,诱食效果好;2、通过添加所述L-组氨酸和牛磺酸,所述L-组氨酸为典型的碱性氨基酸,肉食性鱼类对碱性氨基酸敏感,所述牛磺酸作为一种风味氨基酸,对鱼类的脑部与神经系统有较好的作用,添加所述牛磺酸能够提高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诱食效果;3、通过添加所述甜菜碱,添加后能够与原料中含有的氨基酸起到协同作用,可以增强其他氨基酸对肉食性鱼类的诱食效果;添加具有特殊鲜味的所述氧化三甲胺,以及通过添加具有诱食效果的二甲基-β-丙酸噻亭,能够明显提高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诱食效果。具体实施方式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通过在配方中添加所述发酵谷物,由于所述发酵谷物经过谷物发酵,能够将谷物中的糖分部分转变成挥发性的醇类与酯类,这些具有香味的物质溶于水,能够对肉食性鱼类产生诱食作用;同时,利用发酵的微生物将谷物中含有的蛋白质部分分解成氨基酸与短肽,这些物质也是肉食性鱼类的诱食剂。在肉食性鱼类诱饵中,所述发酵谷物的添加量为50%~65%之间,如果添加量过少,则酯类、氨基酸与短肽等诱食物质的含量太少,诱食效果差,如果添加量过多,则分散性差,粘合性差,容易在水中溶散,影响诱食效果;通过添加所述谷朊粉和高筋面粉,能够在不影响肉食性鱼类适口性的前提下对原料起到粘合作用,所述谷朊粉和高筋面粉相辅相成,如果所述谷朊粉的添加量过少,则粘合效果不明显,使得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容易在水中溶散,如果所述谷朊粉的添加量过多,容易使得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过粘,不容易在水中释放挥发性诱食物质,影响诱食效果,所述高筋面粉在粘合性能与适口性上比所述谷朊粉差,与所述谷朊粉起到相辅相成的作用,如果所述高筋面粉的添加量过多,容易使得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适口性和粘弹性不好,影响诱食效果;通过添加所述肉粉和鱼粉,所述肉粉和鱼粉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脂肪酸,能够对肉食性鱼类起到诱食作用,如果所述肉粉和鱼粉的添加量过少,则诱食作用差,如果所述肉粉和鱼粉的添加量过多,则粘合性能差,需要添加更多的所述谷朊粉和高筋面粉来粘合,最终会影响到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适口性与诱食效果;针对肉食性鱼类,通过添加含有丰富醇类、酯类、氨基酸与短肽等诱食物质的所述发酵谷物,以及含有丰富的氨基酸与脂肪酸的所述肉粉和鱼粉,再通过所述谷朊粉和高筋面粉对原料进行粘合,得到的所述肉食性鱼类诱饵的适口性好,对肉食性鱼类的针对性和目标性强,诱食效果好。优选的,所述发酵谷物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干的玉米、小麦、稻谷按质量比为35:35:30,称取并配置成谷物混合物,将谷物混合物清洗干净后沥干,然后用清水浸泡8~10小时,晾干后蒸至籽粒破裂熟透为止,将蒸煮好的混合谷物摊开放凉至室温备用;(2)混合谷物、酒曲和蛋白酶按照质量比为100:10:1混合均匀,放入清洗干净的酒坛中,加入凉开水(混合谷物与凉开水的质量比为100:20~30),在20~25℃温度下密封排气发酵7~10天,即得所述发酵谷物。制得的所述发酵谷物中除含有诱食性赖氨酸、精氨酸和甘氨酸外,还含有能够促进诱食效果的蛋氨酸、苏氨酸、亮氨酸和异亮氨酸。优选的,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还包括以下组分:L-组氨酸0.04%~0.2%牛磺酸0.5~1%通过添加所述L-组氨酸和牛磺酸,所述L-组氨酸为典型的碱性氨基酸,肉食性鱼类对碱性氨基酸敏感,添加量达到0.04%时即能起到诱食作用,达到0.1%的添加量已经能够起到较好的诱食效果,所述牛磺酸作为一种风味氨基酸,对鱼类的脑部与神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肉食性鱼类诱饵,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包括以下组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饵,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还包括以下组分:
L-组氨酸0.04%~0.2%
牛磺酸0.5~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饵,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还包括以下组分:
甜菜碱0.5~1%
氧化三甲胺0.1~0.2%
二甲基-β-丙酸噻亭0.2~0.3%。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饵,其特征在于,按照重量百分比计算,其原料还包括特丁基对苯二酚0.03~0.04%。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肉食性鱼类诱饵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A、将原料按照配方重量百分比混合均匀后粉碎,然后进行过筛处理,得到混合物A;
B、将混合物A与水按照质量比为80~85:20~15混合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继平,郑闳升,唐红,黄子龙,余少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泰立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广东三水正大康畜牧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