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32161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4:1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应用在理瓶设备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包括下瓶箱,下瓶箱的下端设有下瓶口,下瓶口的下端设有传送带,传送带的宽度与瓶子的高度相同,传送带上设置有若干限位凸棱,传送带的上方设有刮板,刮板下端到传送带上端的距离与瓶子的宽度相同,传送带的末端设有滑槽,滑槽的末端设有第一倒平装置和第二倒平装置,第一倒平装置包括第一倒平传送链,第二倒平装置包括第二倒平传送链,第一倒平链和第二倒平链的内侧边缘贴近,第一倒平链和第二倒平链的起始端内侧位于滑槽中间位置处,第一倒平链和第二倒平链的起始端由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第一倒平链和第二倒平链的末端垂直向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
本技术涉及理瓶设备的
,尤其是涉及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
技术介绍
现在的纯净水、果汁和碳酸饮料普遍使用塑料瓶进行灌装,理瓶机是将塑料瓶在杂乱的情况下,将其分散并有规律的将瓶子整齐排列站立在输送带上,以符合高度自动化的要求。理瓶机的作用是对杂乱堆放的饮料瓶进行整理,并使其有次序有方向排列在输送带上,高速高效的传到其它机械进行下一道工序,以提高整个生产线效率的设备。现有公告号为CN209467775U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全自动理瓶机调节装置,包括壳体、行走平台和维修门,壳体侧壁下方设置有所述维修门,维修门与所述壳体通过合页连接,壳体内壁固定安装有所述的行走平台,壳体的侧壁上开设有滑槽,行走平台上表面与所述滑槽对应的位置开设有凹槽,凹槽内部滑动连接有活动板,活动板与所述壳体侧壁之间形成翻转定位口,活动板两端均一体成型有固定销,行走平台开设有与固定销相对应的调节孔。上述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理瓶机调节装置在进行大批量理瓶时,工作效率较慢,难以满足整个生产线的需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其优点是在进行大批量理瓶时,工作效率较快,可以满足整个生产线的需要。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包括下瓶箱,所述下瓶箱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所述下瓶箱的下端设置有下瓶口,所述下瓶口的下端设置有传送带,所述传送带的侧端设置有带动传送带转动的传送电机,所述传送带的宽度与瓶子的高度相同,所述传送带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限位凸棱,所述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所述传送带的上方设置有刮板,所述刮板下端到传送带上端的距离与瓶子的宽度相同,所述传送带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滑槽,所述滑槽的宽度与传送带的宽度相同,所述滑槽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倒平装置和第二倒平装置,所述第一倒平装置包括第一倒平传送链,所述第二倒平装置包括第二倒平传送链,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和第二倒平传送链的内侧边缘贴近,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和第二倒平传送链的起始端的内侧位于滑槽宽度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和第二倒平传送链的起始端由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和第二倒平传送链由起始端到末端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和第二倒平传送链的末端垂直向下设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饮料瓶通过下瓶口落在传送带上,传送带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使饮料瓶都落在传送带上。刮板对放置在相邻两限位凸棱之间的饮料瓶不会产生阻挡的作用,倾斜的放置在限位凸棱上的饮料瓶在传送带上的高度较高,刮板会对倾斜的饮料瓶起到阻挡的作用,被刮板阻挡的饮料瓶受传送带摩擦力的作用和传送带两侧限位挡板的限位作用会发生偏移,最后落入到传送带上相邻的限位凸棱中。在饮料瓶接触到第一倒平传送链和第二倒平传送链的内侧边缘时,饮料瓶受重力作用的影响,饮料瓶的底端会发生向下的翻转,从而使朝向不同的饮料瓶分别底端向下滑落到第一倒平传送链和第二倒平传送链上,使饮料瓶的瓶口朝上放置。滑落到第一倒平传送链和第二倒平传送链上的饮料瓶最后瓶口朝上竖直放置,达到了理瓶的效果。在进行大批量理瓶时,工作效率较快,可以满足整个生产线的需要。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瓶箱的下端与限位挡板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防止传送带上的饮料瓶堆积过多,使饮料瓶从传送带上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起始端设置有阻挡隔板,所述阻挡隔板的高度与限位挡板的高度相同。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阻挡隔板防止传送带上堆积的饮料瓶过多从传送带起始端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瓶箱的上端开口设置,所述下瓶箱的下瓶口处可拆卸设置有箱盖。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下瓶箱的上端开口设置,便于对下瓶箱内放入饮料瓶。取下箱盖以后,下瓶箱中的饮料瓶会通过下瓶口掉出,便于对饮料瓶进行理瓶,提高理瓶机的效率。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下瓶口处设置有搅拌棒,所述下瓶箱的外壁上设置有减速电机,所述减速电机的输出端与搅拌棒连接。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搅拌棒进行转动,防止饮料瓶在下瓶口卡住无法正常掉落。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搅拌棒设置为软橡胶棒。通过上述技术方案,搅拌棒设置为软橡胶棒,防止搅拌棒使饮料瓶产生形变,影响饮料瓶的质量。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电机设置为调速电机。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调速电机便于控制传送带的传送速度,从而控制理瓶机整体的理瓶速度。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传送带的一侧设置有PLC控制箱,减速电机、传送电机、第一倒平装置和第二倒平装置电性相连。通过上述技术方案,通过PLC控制箱可以控制减速电机的启停,从而在饮料瓶在下瓶口卡住的时候,使搅拌棒转动。通过PLC控制箱便于控制传送电机、第一倒平装置和第二倒平装置,从而便于对自动理瓶机整体进行控制。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1.在进行大批量理瓶时,工作效率较快,可以满足整个生产线的需要;2.通过阻挡隔板防止传送带上堆积的饮料瓶过多从传送带起始端掉落;3.通过减速电机带动搅拌棒进行转动,防止饮料瓶在下瓶口卡住无法正常掉落。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用于展示下瓶箱结构的爆炸视图;图3是本实施例的传送带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用于展示滑槽与倒瓶装置连接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附图说明,1、下瓶箱;2、支撑架;3、传送带;4、传送电机;5、限位凸棱;6、限位挡板;7、刮板;8、滑槽;9、第一倒平装置;10、第二倒平装置;11、第一倒平传送链;12、二倒平传送链;13、阻挡隔板;14、箱盖;15、搅拌棒;16、减速电机;17、PLC控制箱。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实施例:参照图1和图2,为本技术公开的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包括下瓶箱1,下瓶箱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2,下瓶箱1通过支撑架2进行支撑固定。下瓶箱1的上端开口设置,通过下瓶箱1的上端可以将空的饮料瓶放入到下瓶箱1中。下瓶箱1的下端设置有下瓶口,下瓶箱1的下瓶口处设置有箱盖14,箱盖14与下瓶口螺旋连接。取下箱盖14以后,下瓶箱1中的饮料瓶会通过下瓶口掉出。下瓶口处设置有搅拌棒15,下瓶箱1的外壁上设置有减速电机16,减速电机16的输出端与搅拌棒15连接,通过减速电机16带动搅拌棒15进行转动,防止饮料瓶在下瓶口卡住无法正常掉落。搅拌棒15设置为软橡胶棒,防止搅拌棒15使饮料瓶产生形变,影响饮料瓶的质量。参考图1和图3,下瓶口的下端设置有传送带3,传送带3的起始端位于下瓶口的下端,从下瓶口掉出的饮料瓶会落在传送带3上。传送带3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6,使饮料瓶都落在传送带3上。下瓶箱1的下端与限位挡板6的上端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防止传送带3上的饮料瓶堆积过多。传送带3的侧端设置有带动传送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瓶箱(1),所述下瓶箱(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下瓶箱(1)的下端设置有下瓶口,所述下瓶口的下端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的侧端设置有带动传送带(3)转动的传送电机(4),所述传送带(3)的宽度与瓶子的高度相同,所述传送带(3)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限位凸棱(5),所述传送带(3)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6),所述传送带(3)的上方设置有刮板(7),所述刮板(7)下端到传送带(3)上端的距离与瓶子的宽度相同,所述传送带(3)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滑槽(8),所述滑槽(8)的宽度与传送带(3)的宽度相同,所述滑槽(8)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倒平装置(9)和第二倒平装置(10),所述第一倒平装置(9)包括第一倒平传送链(11),所述第二倒平装置(10)包括第二倒平传送链(12),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的内侧边缘贴近,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的起始端的内侧位于滑槽(8)宽度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的起始端由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由起始端到末端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的末端垂直向下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饮料瓶自动理瓶机,其特征在于,包括下瓶箱(1),所述下瓶箱(1)的下端设置有支撑架(2),所述下瓶箱(1)的下端设置有下瓶口,所述下瓶口的下端设置有传送带(3),所述传送带(3)的侧端设置有带动传送带(3)转动的传送电机(4),所述传送带(3)的宽度与瓶子的高度相同,所述传送带(3)上均匀的设置有若干限位凸棱(5),所述传送带(3)的两侧设置有限位挡板(6),所述传送带(3)的上方设置有刮板(7),所述刮板(7)下端到传送带(3)上端的距离与瓶子的宽度相同,所述传送带(3)的末端设置有向下倾斜的滑槽(8),所述滑槽(8)的宽度与传送带(3)的宽度相同,所述滑槽(8)的末端设置有第一倒平装置(9)和第二倒平装置(10),所述第一倒平装置(9)包括第一倒平传送链(11),所述第二倒平装置(10)包括第二倒平传送链(12),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的内侧边缘贴近,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的起始端的内侧位于滑槽(8)宽度的中间位置处,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的起始端由内侧向外侧向下倾斜,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由起始端到末端倾斜的角度逐渐变大,所述第一倒平传送链(11)和第二倒平传送链(12)的末端垂直向下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胜尧李永飞许荣伟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市五禾盛丰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