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适用于通过旋转瓶盖控制配料与饮料之间连通与封闭状态的饮料瓶,包括框架;框架内设有输送带,并沿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瓶盖旋转机构、饮料灌装机构、第二瓶盖旋转机构、配料灌装机构、封盖机构。第一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夹紧抬升机构;饮料灌装结构设有饮料存储箱、饮料输料管道、饮料灌装嘴;第二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夹紧抬升机构;配料灌装结构设有配料存储箱、配料输料管道、配料灌装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次过自动化完成了往即配式混合饮料瓶中灌装饮料和配料并分隔和封装的操作,减少了人力依靠,提高了作业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
本技术涉及饮料灌装
,尤其涉及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饮料品种的多样化发展,出现了一些需要饮用前即时调配的饮料品种,这种饮料使用饮料与配料分隔放置的饮料瓶,当需要混合配料与饮料时,通过旋转瓶盖控制配料与饮料之间连通,便可混合调配饮料。现有的饮料瓶包装装置无法适应这种饮料瓶,需要工作人员手动灌装,效率低下。因此,需要一种适合新型即配式混合饮料瓶的自动化高效率混合饮料瓶包装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点,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新型即配式混合饮料瓶需要手动灌装的问题。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适用于通过旋转瓶盖控制配料与饮料之间连通与封闭状态的饮料瓶,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有输送带,并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瓶盖旋转机构、饮料灌装机构、第二瓶盖旋转机构、配料灌装机构、封盖机构;所述第一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夹紧抬升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夹紧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所述饮料灌装结构设有饮料存储箱、饮料输料管道、饮料灌装嘴;所述饮料输料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饮料存储箱和所述饮料灌装嘴;所述第二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夹紧抬升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夹紧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所述配料灌装结构设有配料存储箱、配料输料管道、配料灌装嘴;所述配料输料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配料存储箱和所述配料灌装嘴。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饮料灌装机构与所述第二瓶盖旋转机构之间的输送带呈沿输送方向逐渐降低高度且沿一轴线回旋的螺旋状。这样使已经灌装饮料的饮料瓶沿轴线回旋离心,使瓶盖内残存的饮料离心分离,避免残留的饮料影响后续的配料灌装工作。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饮料灌装机构与所述第二瓶盖旋转机构之间的输送带还设有多个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使所述饮料瓶在输送带上呈顶部朝所述轴线倾斜的姿态。进一步加强离心效果对瓶盖内残存饮料的分离作用。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配料灌装机构与所述封盖机构之间还设有配料检测机构;所述配料检测机构设有红外式测距感应器,所述红外式测距感应器自上而下检测所述饮料瓶的配料高度。通过红外测距的方式检测配料高度,确定配料量,避免配料装少了的饮料瓶进入后面工序。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封盖机构之后还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在所述输送带两侧设有清洗喷嘴和烘干风嘴。封盖后对瓶身进行清洗与烘干,为之后的瓶身贴标工序做准备。作为一种改进方案,所述配料检测机构和所述封盖机构之间还设有测重机构;所述测重机构设有重量感应器和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测重机构信号连接。通过测重的方式检测饮料仓内饮料的量。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所提供的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首先通过第一瓶盖旋转机构转动瓶盖,使饮料瓶的配料仓和饮料仓连通;然后通过饮料灌装机构向配料仓灌装饮料,饮料经过配料仓落入饮料仓;再通过第二瓶盖旋转机构转动瓶盖,使饮料瓶的配料仓和饮料仓隔断;之后通过配料灌装机构向配料仓灌装配料;最后通过封盖机构加盖封口。一次过自动化完成了往即配式混合饮料瓶中灌装饮料和配料并分隔和封装的操作,减少了人力依靠,提高了作业效率。2)所述饮料灌装机构与所述第二瓶盖旋转机构之间的输送带呈沿输送方向逐渐降低高度且沿一轴线回旋的螺旋状,并设有多个限位杆使所述饮料瓶在输送带上呈顶部朝所述轴线倾斜的姿态。这样使已经灌装饮料的饮料瓶沿轴线回旋离心,使瓶盖内残存的饮料离心分离,避免残留的饮料影响后续的配料灌装工作。3)所述配料灌装机构与所述封盖机构之间还设有自上而下检测所述饮料瓶的配料高度的红外式测距感应器。通过红外测距的方式检测配料高度,确定配料量,避免接触配料导致配料污染,避免配料装少了的饮料瓶进入后面工序。4)封盖机构之后还设有清洁机构,所述清洁机构在所述输送带两侧设有清洗喷嘴和烘干风嘴。封盖后对瓶身进行清洗与烘干,为之后的瓶身贴标工序做准备。5)所述配料检测机构和所述封盖机构之间还设有测重机构;所述测重机构设有重量感应器和蜂鸣报警器,所述蜂鸣报警器与所述测重机构信号连接。通过测重的方式检测饮料仓内饮料的量,避免饮料装少了的饮料瓶进入后面工序。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的示意图。其中,1:框架;2:输送带;3:第一转动机构;4:第一夹紧抬升机构;5:饮料存储箱;6:饮料输料管道;7:饮料灌装嘴;8:第二转动机构;9:第二夹紧抬升机构;10:配料存储箱;11:配料输料管道;12:配料灌装嘴;13:限位杆;14:红外式测距感应器;15:清洗喷嘴;16:烘干风嘴;17:重量感应器;18:封盖机构。具体实施方式现结合附图说明与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实施案例一:如附图1所示,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适用于通过旋转瓶盖控制配料与饮料之间连通与封闭状态的饮料瓶,包括框架1;框架1内设有输送带2,并沿输送带2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瓶盖旋转机构、饮料灌装机构、第二瓶盖旋转机构、配料灌装机构、配料检测机构、测重机构、封盖机构18、清洁机构;第一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一转动机构3和第一夹紧抬升机构4;第一转动机构3自上而下设置在框架1上,第一夹紧抬升机构4设置在输送带2两侧;饮料灌装结构设有饮料存储箱5、饮料输料管道6、饮料灌装嘴7;饮料输料管道6两端分别连接饮料存储箱5和饮料灌装嘴7;第二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二转动机构8和第二夹紧抬升机构9;第二转动机构8自上而下设置在框架1上,第二夹紧抬升机构9设置在输送带2两侧;配料灌装结构设有配料存储箱10、配料输料管道11、配料灌装嘴12;配料输料管道11两端分别连接配料存储箱10和配料灌装嘴12。配料检测机构设有红外式测距感应器14,红外式测距感应器14自上而下检测饮料瓶的配料高度。通过红外测距的方式检测配料高度,确定配料量,避免配料装少了的饮料瓶进入后面工序。测重机构设有重量感应器17和蜂鸣报警器,蜂鸣报警器与测重机构信号连接。通过测重的方式检测饮料仓内饮料的量。清洁机构在输送带2两侧设有清洗喷嘴15和烘干风嘴16。封盖后对瓶身进行清洗与烘干,为之后的瓶身贴标工序做准备。饮料灌装机构与第二瓶盖旋转机构之间的输送带2呈沿输送方向逐渐降低高度且沿一轴线回旋的螺旋状,还设有多个限位杆13,限位杆13使饮料瓶在输送带2上呈顶部朝轴线倾斜的姿态。这样使已经灌装饮料的饮料瓶沿轴线回旋离心,使瓶盖内残存的饮料离心分离,避免残留的饮料影响后续的配料灌装工作。综上,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阅读本技术文件后,根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和技术构思无需创造性脑力劳动而作出其他各种相应的变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通过旋转瓶盖控制配料与饮料之间连通与封闭状态的饮料瓶,包括框架;/n所述框架内设有输送带,并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瓶盖旋转机构、饮料灌装机构、第二瓶盖旋转机构、配料灌装机构、封盖机构;/n所述第一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夹紧抬升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夹紧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n所述饮料灌装结构设有饮料存储箱、饮料输料管道、饮料灌装嘴;所述饮料输料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饮料存储箱和所述饮料灌装嘴;/n所述第二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夹紧抬升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夹紧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n所述配料灌装结构设有配料存储箱、配料输料管道、配料灌装嘴;所述配料输料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配料存储箱和所述配料灌装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适用于通过旋转瓶盖控制配料与饮料之间连通与封闭状态的饮料瓶,包括框架;
所述框架内设有输送带,并沿所述输送带的输送方向依次设有第一瓶盖旋转机构、饮料灌装机构、第二瓶盖旋转机构、配料灌装机构、封盖机构;
所述第一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一转动机构和第一夹紧抬升机构;所述第一转动机构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一夹紧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
所述饮料灌装结构设有饮料存储箱、饮料输料管道、饮料灌装嘴;所述饮料输料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饮料存储箱和所述饮料灌装嘴;
所述第二瓶盖旋转机构设有第二转动机构和第二夹紧抬升机构;所述第二转动机构自上而下设置在所述框架上,所述第二夹紧抬升机构设置在所述输送带两侧;
所述配料灌装结构设有配料存储箱、配料输料管道、配料灌装嘴;所述配料输料管道两端分别连接所述配料存储箱和所述配料灌装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混合饮料瓶的包装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饮料灌装机构与所述第二瓶盖...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红卫,罗伟坚,华桂香,林春成,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詹氏蜂业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