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低压一体化岸电桩,包括岸电桩本体、操控组件和基座,操控组件安装在岸电桩本体的前端上部区域,基座的顶端与岸电桩本体的底端连接,岸电桩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枪组件;岸电桩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组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紧固架、紧固螺纹杆、紧固把手、带动块、带动环和推动板,支撑架的内端设置有L型槽,支撑架的内端与岸电桩本体的左右两端的下部区域连接。当用户拉动充电枪组件的电缆用力过大时,使电缆的内部区域位置固定,始终与岸电桩本体保持连接,减少电缆与岸电桩连接部位断开的可能,因此降低了岸电桩的故障率,从而增加了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压一体化岸电桩
本技术涉及充电桩
,特别是涉及一种低压一体化岸电桩。
技术介绍
岸电桩是安装在岸边的充电设备,设备采用自助方式操作,适用于内河各类应用场所的船舶岸电服务和管理,用户可自主完成供电、付费等操作。低压岸电桩是一种用于在船舶靠岸时为船舶提供电能的岸电桩,现有的低压岸电桩包括岸电桩本体、操控组件和基座,操控组件安装在岸电桩本体的前端上部区域,基座的顶端与岸电桩本体的底端连接,岸电桩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枪组件,充电枪组件的底端均设置有电缆;使用时,首先通过充电枪组件连接船舶,通过操控组件操控岸电桩本体对船舶进行充电即可。现有的低压岸电桩使用中发现,用户拉动充电枪组件的电缆时,一旦用力过大,存在电缆与岸电桩连接部位断开的可能,提高了岸电桩的故障率,从而导致实用性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压一体化岸电桩,降低岸电桩的故障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岸电桩本体、操控组件和基座,操控组件安装在岸电桩本体的前端上部区域,基座的顶端与岸电桩本体的底端连接,岸电桩本体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枪组件,充电枪组件的底端设置有电缆;岸电桩本体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组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架、第一紧固架、紧固螺纹杆、紧固把手、带动块、带动环和推动板,支撑架的内端设置有L型槽,支撑架的内端与岸电桩本体侧端面的下部区域连接,第一紧固架的底端与支撑架的顶端连接,第一紧固架的内端设置有第一U型槽,第一U型槽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杆的底端螺装穿过紧固螺纹孔,紧固把手安装在紧固螺纹杆的顶端,带动块的底端与推动板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带动块内部设置有带动腔,带动环与带动腔转动卡装,带动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带动孔,紧固螺纹杆的底端滑动穿过带动孔并且与带动环固定套装。本技术的低压一体化岸电桩,限位机构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报警机构,辅助报警机构包括包括辅助架、第二紧固架、调节螺纹杆、伸缩杆、复位弹簧、按压杆、按钮开关组件、调节旋钮和声光报警器组件,辅助架的顶端与第二紧固架的底端连接,第二紧固架的内端设置有第二U型槽,第二U型槽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杆的底端与调节螺纹孔螺装,L型槽的外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伸缩孔,伸缩杆的外端滑动穿过伸缩孔并且与辅助架的内端连接,复位弹簧与伸缩杆滑动套装,复位弹簧的外端与L型槽的外端紧贴,按压杆的外端上部区域与伸缩杆的内端连接,按钮开关组件安装在L型槽的外端下部区域,调节旋钮安装在调节螺纹杆的顶端,声光报警器组件安装在岸电桩本体的顶端右部区域,按钮开关组件与声光报警器组件电连接。本技术的低压一体化岸电桩,推动板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辅助胶垫,第一U型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辅助胶垫。本技术的低压一体化岸电桩,L型槽的外端下部区域连接有防护杆。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本技术所取得技术进步如下。本技术通过限位机构使电缆的内部区域位置固定,当用户拉动充电枪组件的电缆用力过大时,使电缆的内部区域位置固定,始终与岸电桩本体保持连接,减少电缆与岸电桩连接部位断开的可能,因此降低了岸电桩的故障率,从而增加了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紧固螺纹杆与紧固把手的连接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二紧固架与调节螺纹杆的连接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岸电桩本体;2、操控组件;3、基座;4、充电枪组件;5、支撑架;6、第一紧固架;7、紧固螺纹杆;8、紧固把手;9、带动块;10、带动环;11、推动板;12、辅助架;13、第二紧固架;14、调节螺纹杆;15、伸缩杆;16、复位弹簧;17、按压杆;18、按钮开关组件;19、调节旋钮;20、第一辅助胶垫;21、第二辅助胶垫;22、遮挡板;23、防滑把套;24、多组防滑块;25、防护杆;26、防滑胶块;27、声光报警器组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一种低压一体化岸电桩,其结构如图1至图4所示,包括岸电桩本体1、操控组件2和基座3,操控组件2安装在岸电桩本体1的前端上部区域,基座3的顶端与岸电桩本体1的底端连接,岸电桩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枪组件4,充电枪组件4的底端均设置有电缆。岸电桩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组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的结构如图、图2和图3所示,包括支撑架5、第一紧固架6、紧固螺纹杆7、紧固把手8、带动块9、带动环10和推动板11,支撑架5的内端设置有L型槽,支撑架5的内端与岸电桩本体1的左右两端的下部区域连接,第一紧固架6的底端与支撑架5的顶端连接,第一紧固架6的内端设置有第一U型槽,第一U型槽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杆7的底端螺装穿过紧固螺纹孔,紧固把手8安装在紧固螺纹杆7的顶端,紧固把手8套装有防滑把套23;带动块9的底端与推动板11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带动块9内部设置有带动腔,带动环10与带动腔转动卡装,带动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带动孔,紧固螺纹杆7的底端滑动穿过带动孔并且与带动环10固定套装。限位机构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报警机构,辅助报警机构的结构如图1、图2和图4所示,包括辅助架12、第二紧固架13、调节螺纹杆14、伸缩杆15、复位弹簧16、按压杆17、按钮开关组件18、调节旋钮19和声光报警器组件27,辅助架12的顶端与第二紧固架13的底端连接,第二紧固架13的内端设置有第二U型槽,第二U型槽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调节螺纹孔,调节螺纹杆14的底端与调节螺纹孔螺装,位于调节螺纹孔下方的调节螺纹杆14的底端设置有防滑胶块26,防滑胶块26的底端与电缆的顶端紧贴;L型槽的外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伸缩孔,伸缩杆15的外端滑动穿过伸缩孔并且与辅助架12的内端连接,复位弹簧16与伸缩杆15滑动套装,复位弹簧16的外端与L型槽的外端紧贴,按压杆17的外端上部区域与伸缩杆15的内端连接,按钮开关组件18安装在L型槽的外端下部区域,调节旋钮19安装在调节螺纹杆14的顶端,调节旋钮19的外侧壁设置有多组防滑块24;声光报警器组件27安装在岸电桩本体1的顶端右部区域,按钮开关组件18与声光报警器组件27电连接。先使电缆滑动穿过第二U型槽,然后转动调节旋钮带动调节螺纹杆上下移动,使调节螺纹杆的底端与电缆的顶端紧贴;当用户拉动电缆时,第二紧固架带动辅助架向外移动,同时带动伸缩杆和按压杆向外移动,此时按压杆的右端按压按钮开关组件,使按钮开关组件将声光报警器组件启动,通过声光报警器组件对用户进行提醒,从而减少电缆与岸电桩断开连接的可能。L型槽的外端下部区域连接有防护杆25,可使按压杆始终保持按压按钮开关组件状态,使声光报警器组件持续报警,以便用户听到警报。本技术中推动板11的底端设置有第一辅助胶垫20,第一U型槽的底端设置有第二辅助胶垫21;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压一体化岸电桩,包括岸电桩本体(1)、操控组件(2)和基座(3),操控组件(2)安装在岸电桩本体(1)的前端上部区域,基座(3)的顶端与岸电桩本体(1)的底端连接,岸电桩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枪组件(4),充电枪组件(4)的底端设置有电缆;其特征在于,岸电桩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组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架(5)、第一紧固架(6)、紧固螺纹杆(7)、紧固把手(8)、带动块(9)、带动环(10)和推动板(11),支撑架(5)的内端设置有L型槽,支撑架(5)的内端岸电桩本体(1)侧端面的下部区域连接,第一紧固架(6)的底端与支撑架(5)的顶端连接,第一紧固架(6)的内端设置有第一U型槽,第一U型槽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杆(7)的底端螺装穿过紧固螺纹孔,紧固把手(8)安装在紧固螺纹杆(7)的顶端,带动块(9)的底端与推动板(11)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带动块(9)内部设置有带动腔,带动环(10)与带动腔转动卡装,带动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带动孔,紧固螺纹杆(7)的底端滑动穿过带动孔并且与带动环(10)固定套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压一体化岸电桩,包括岸电桩本体(1)、操控组件(2)和基座(3),操控组件(2)安装在岸电桩本体(1)的前端上部区域,基座(3)的顶端与岸电桩本体(1)的底端连接,岸电桩本体(1)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充电枪组件(4),充电枪组件(4)的底端设置有电缆;其特征在于,岸电桩本体(1)的左右两侧分别设置一组对电缆进行限位的限位机构,限位机构包括支撑架(5)、第一紧固架(6)、紧固螺纹杆(7)、紧固把手(8)、带动块(9)、带动环(10)和推动板(11),支撑架(5)的内端设置有L型槽,支撑架(5)的内端岸电桩本体(1)侧端面的下部区域连接,第一紧固架(6)的底端与支撑架(5)的顶端连接,第一紧固架(6)的内端设置有第一U型槽,第一U型槽的顶端中部区域贯穿设置有紧固螺纹孔,紧固螺纹杆(7)的底端螺装穿过紧固螺纹孔,紧固把手(8)安装在紧固螺纹杆(7)的顶端,带动块(9)的底端与推动板(11)的顶端中部区域连接,带动块(9)内部设置有带动腔,带动环(10)与带动腔转动卡装,带动腔的顶端贯穿设置有带动孔,紧固螺纹杆(7)的底端滑动穿过带动孔并且与带动环(10)固定套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压一体化岸电桩,其特征在于,限位机构的外侧设置有辅助报警机构,辅助报警...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素青,何佳,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誉唐电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