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2066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申请涉及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其包括用于成型轴承盖上型面的上模板和成型轴承盖下型面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轴承盖上型面相同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用于在砂芯上开设流道的固定件;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与轴承盖下型面相适配的凹陷部。本申请具有提高轴承盖砂型和浇注空腔的制作精度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
本申请涉及轴承盖铸造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
技术介绍
目前,轴承盖一般采用砂型铸造工艺进行制作,其在铸造时,需要先加工出与轴承盖相同的砂芯,通过砂芯在上砂箱和下砂箱中配制上砂型和下砂型,再将上砂型和下砂型拼接合型,从而形成铸造轴承盖的空腔,再向空腔中进行浇注,即可得到所需的轴承盖形状。但是,由于使用砂芯配制上砂型和下砂型时,对砂芯的定位精度不高,合型时,上砂型和下砂型之间容易出现不对应的现象。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专利技术人认为存在有对砂型和浇注空腔进行制作精度较低的缺陷。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提高轴承盖砂型和浇注空腔的制作精度,本申请提供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本申请提供的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包括用于成型轴承盖上型面的上模板和成型轴承盖下型面的下模板;所述上模板上设置有与轴承盖上型面相同的凸起部,所述凸起部上设置有用于在砂芯上开设流道的固定件;所述下模板上开设有与轴承盖下型面相适配的凹陷部。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配制上砂型、下砂型时,将上砂箱与上模板连接、下砂箱与下模板连接,并从上砂箱和下砂箱中倒入型砂,使型砂充满在上砂箱、下砂箱中,此时,上砂箱中的型砂在上模板上的凸起部作用下形成与轴承盖上型面相适配的上型腔、同时在固定件的作用下开设出向上型腔内浇注的流道和流道口;同理,下砂箱中的型砂在下模板上凹陷部的作用下形成与轴承盖下型面相适配的下型腔,将上模板与上砂箱分离、下模板与下砂箱分离后,即可得到上砂型、下砂型;随后将上砂箱、下砂箱拼接在一起,使上、下型腔连通形成与轴承盖相同的浇注空腔,再通过流道口和流道向浇注空腔内浇注即可;其在制作上砂型和下砂型简单方便,上模板与上砂箱的配合、下模板与下砂箱的配合,使配制的上砂型和下砂型的合型时定位精度较高,提高轴承盖砂型和浇注空腔的制作精度。优选的,所述上模板上于凸起部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安装槽,所述下模板上于凹陷部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安装柱,多个所述安装柱与多个安装槽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柱可插接到安装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模板上的安装槽使上砂芯中形成可插入安装槽内的柱体,而下模板上的安装柱则使下砂型中形成可供柱体插入的凹槽,在上砂型和下砂型合型时,将多个柱体插入多个凹槽中,提高上砂型和下砂型之间的连接强度和定位精度。优选的,多个所述安装柱沿凹陷部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槽沿凸起部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上模板上于凸起部的外侧开设有定位槽,所述下模板于凹陷部的外侧固设有定位柱,所有的所述安装柱均插接到对应的安装槽内后,所述定位柱插接到定位槽中。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柱和安装槽均匀分布,使上砂型中的柱体更容易与下砂型中的凹槽相对应;而定位槽会在上砂型中形成定位件、定位柱会在下砂型中形成定位孔,当上砂型和下砂型合型时,只有将上砂型中的定位件插入下砂型的定位孔中,上砂型上的多个柱体才能插入下砂型的多个凹槽中,防止因安装柱和安装槽均匀分布而导致上砂型和下砂型合型时,上砂型和下砂型之间产生角度错位,提高了铸造模具的实用性。优选的,所述定位槽和安装槽的内侧壁均呈向靠近上模板底面一侧直径逐渐变小的锥面设置,即所述安装柱和定位柱均呈向靠近下模板一侧直径逐渐变大的椎体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利于上砂型与上模板、下砂型与下模板的脱离,还便于上砂型上的柱体和定位柱插接到下砂芯中的凹槽和定位槽中。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设置在凸起部上的固定块以及固设在固定块上的口模;所述固定块上固设有两个流道块,所述流道块远离固定块的一端延伸至凸起部远离固定块的一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定块和两个流道块在上砂型中形成与上型腔相连通的流道,并且在上砂箱中装填型砂时,保证口模的顶端漏出型砂,当上模板与上砂箱分开后,上砂型中口模的位置则会形成与外界连通的流道口,通过流道口和流道即可向浇注空腔内进行浇注工作。优选的,所述流道块呈弧形设置,所述流道块的弯曲轴线与凸起部的轴线重合。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浇注液体的流动方向更加与轴承盖的形状相对应,提高轴承盖的铸造质量。优选的,所述所述流道块远离自身轴线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辅道块,所述辅道块与凸起部连接。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辅道块会在上砂型中形成辅流道,有助于浇注液体通过辅流道向浇注空腔中扩散。优选的,所述固定块与流道块的连接处呈横截面逐渐减小的过渡部设置。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有助于上砂型与上模板的脱离。综上所述,本申请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1.通过设置上模板和下模板,在配制砂型时,将上砂箱与上模板配合、下砂箱与下模板配合,从而使上砂箱中配制的上砂型和下沙箱中配制的下砂型之间定位精度和配合精度较高;2.在上模板上设置安装槽、下模板上设置安装柱,从而使得到的上砂型上形成柱体、下砂型上形成凹槽,使上砂型和下砂型合型时安装定位更加方便;3.上模板上还设置有定位槽、下模板上还设置有定位柱,使得到的上砂型上形成定位件、下砂型上形成定位孔,只有将定位件插入定位孔中,上砂型才能与下砂型合型,防止上砂型和下砂型之间产生角度错位。附图说明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上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中下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表示上砂箱与上模板配合的爆炸示意图。图4是表示下砂箱与下模板配合的爆炸示意图。图5是表示上砂箱与下砂箱合型时的爆炸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模板;11、凸起部;12、固定件;121、固定块;122、口模;123、流道块;124、辅道块;13、安装槽;14、定位槽;2、下模板;21、凹陷部;22、安装柱;23、定位柱;3、上砂箱;31、上砂型;32、柱体;33、定位件;4、下砂箱;41、下砂型;42、凹槽;43、定位孔。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1-5对本申请作进一步详细说明。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参照图1和图2,模具包括上模板1和下模板2,上模板1和下模板2均呈水平放置的正方形板设置,上模板1的顶面上固设有与轴承盖上型面形状相同的凸起部11,下模板2的顶面上开设有与轴承盖下型面形状相同的凹陷部21。参照图3和图4,在配制砂型时,将上砂箱3扣合在上模板1的顶面上砂箱3、下砂箱4扣合在下模板2的顶面上,再向分别向上砂箱3和下砂箱4中填入型砂;在凸起部11的作用下,上砂箱3中的型砂底部形成与轴承盖上型面形状相同的上型腔,在凹陷部21的作用下,下砂箱4中的型砂底部形成与轴承盖下型面形状相同的下型腔,从而直接得到上砂型31和下砂型41;并且,凸起部11的顶面上还固设有固定件12,在固定件12的作用下,使上砂型31中开出用于浇注的流道口和流道。参照图1和图2,上模板1上还开设有两个安装槽13,两个安装槽13均位于凸起部11的外侧,且两个安装槽13分别位于上模板1的两个斜对角上;下模板2上固设有两个安装柱22,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成型轴承盖上型面的上模板(1)和成型轴承盖下型面的下模板(2);/n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有与轴承盖上型面相同的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上设置有用于在砂芯上开设流道的固定件(12);所述下模板(2)上开设有与轴承盖下型面相适配的凹陷部(2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成型轴承盖上型面的上模板(1)和成型轴承盖下型面的下模板(2);
所述上模板(1)上设置有与轴承盖上型面相同的凸起部(11),所述凸起部(11)上设置有用于在砂芯上开设流道的固定件(12);所述下模板(2)上开设有与轴承盖下型面相适配的凹陷部(2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模板(1)上于凸起部(11)的外侧开设有多个安装槽(13),所述下模板(2)上于凹陷部(21)的外侧设置有多个安装柱(22),多个所述安装柱(22)与多个安装槽(13)一一对应,所述安装柱(22)可插接到安装槽(13)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轴承盖铸造模具,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安装柱(22)沿凹陷部(2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安装槽(13)沿凸起部(1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上模板(1)上于凸起部(11)的外侧开设有定位槽(14),所述下模板(2)于凹陷部(21)的外侧固设有定位柱(23),所有的所述安装柱(22)均插接到对应的安装槽(13)内后,所述定位柱(23)插接到定位槽(14)中。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立永孙鸣唐广铁王学林刘畅余志田
申请(专利权)人:天津昌昊实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