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20656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属于砂芯成型装置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面固定有待成型砂芯的下抽芯座,在下抽芯座两侧相对设置有滑动支座,在各滑动支座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模具,各滑动支座分别连接有水平驱动机构;在下抽芯座侧边的机架上设置有立柱,在立柱上套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气缸,在升降气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下抽芯座相对的上抽芯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工作效率较高的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用于砂芯成型。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铸造用的砂芯成型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砂芯成型,普通采用人工手动完成,不仅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而且品质不一,影响生产效率。同时现有砂芯成型,其模具一般为木质结构,木质结构不仅易腐烂,而且遇水易膨胀变形,从而造成砂芯变形,进而使最终产生出来的产品变形报废,严重影响产品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工作效率较高的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面固定有待成型砂芯的下抽芯座,在下抽芯座两侧相对设置有滑动支座,在各滑动支座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模具,各滑动支座分别连接有水平驱动机构;在下抽芯座侧边的机架上设置有立柱,在立柱上套设有升降座,所述升降座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所述升降座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气缸,在升降气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下抽芯座相对的上抽芯座。上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中,所述下抽芯座和上抽芯座中心沿轴线方向均设置有通孔,所述通孔通过快速接头与外部压缩二氧化碳气源管路连接。上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中,所述滑动支座由沿机架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条导轨、滑动设置在导轨上的模具安装板和活动设置在模具安装板侧边的导轨上的风琴防护罩组成;在模具安装板上设置有与下抽芯座相适应的半圆形让位缺口,各模具固定在对应的模具安装板上的让位缺口上面。上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中,所述水平驱动机构包括固定在机架上的气缸安装座,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气缸安装座上的水平驱动气缸,在水平驱动气缸活塞杆自由端通过连接块连接有模具推板,各模具固定在对应的模具推板上。上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中,所述立柱由固定在机架上的下柱体和与下柱体可拆卸连接的上柱体构成;在上柱体和下柱体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燕尾槽及与燕尾槽相配合的定位块,在燕尾槽侧壁对应的上柱体或下柱体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内螺纹孔,在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定位块相配合的第一紧固手柄;所述升降座活动套设在上柱体上。上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中,所述升降驱动机构包括分别固定在立柱上下两端的丝杆固定块、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在两块丝杆固定块之间的调节丝杆及位于上端的丝杆固定块上侧且与调节丝杆固定连接联动的摇把,所述升降座与调节丝杆螺纹连接,在升降座外壁上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有与调节丝杆相对的第二紧固手柄。上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中,所述下抽芯座和/或上抽芯座上可拆卸连接有抽芯模具,在抽芯模具上分布有透气孔。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下抽芯座固定砂芯,通过滑动支座、水平驱动机构与模具配合,实现模具的自动开合,从而节省了模具拆装的时间。同时,由于模具采用金属模具,具有使用寿命长的优点。进一步地,上抽芯座连接升降气缸实现升降,其既可以作为上抽芯的模具,又可以在模具开合时,通过升降驱动机构调节升降气缸的位置从而实现上抽芯座对砂芯的压紧固定,方便脱模。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中升降驱动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架;2、下抽芯座;3、滑动支座;3a、导轨;3b、模具安装板;3c、风琴防护罩;3d、让位缺口;4、模具;5、水平驱动机构;5a、气缸安装座;5b、水平驱动气缸;5c、连接块;5d、模具推板;6、立柱;6a、下柱体;6b、上柱体;6c、燕尾槽;6d、定位块;6e、第一紧固手柄;7、升降座;8、升降驱动机构;8a、丝杆固定块;8b、调节丝杆;8c、摇把;8d、第二紧固手柄;9、升降气缸;10、上抽芯座;11、通孔;12、抽芯模具。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阅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所述机架1上面固定有待成型砂芯的下抽芯座2,在下抽芯座2两侧相对设置有滑动支座3,在各滑动支座3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模具4,模具优选金属模具,当然也可以采用其它不易受潮且强度较高的材质制成的模具。各滑动支座3分别连接有水平驱动机构5。在下抽芯座2侧边的机架1上设置有立柱6,在立柱6上套设有升降座7,所述升降座7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8;所述升降座7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气缸9,在升降气缸9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下抽芯座2相对的上抽芯座10。优选地,为提高自动化程度,在下抽芯座2和上抽芯座10中心沿轴线方向均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通过快速接头与外部压缩二氧化碳气源管路连接。在砂料装填完成后,通过通孔11快速自动通入二氧化碳气体,使其最终固定成型。不再需要人工手动进行二氧化碳气体的通入。优选地,所述滑动支座3由沿机架1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条导轨3a、滑动设置在导轨3a上的模具安装板3b和活动设置在模具安装板3b侧边的导轨3a上的风琴防护罩3c组成;在模具安装板3b上设置有与下抽芯座2相适应的半圆形让位缺口3d,各模具4固定在对应的模具安装板3b上的让位缺口3d上面。安装时两模具相对的端面分别与两个模具安装板相对的端面相平,保证合拢时,模具可以合拢到位,图示为模具与模具安装板分离状态。风琴防护罩是为了避免砂料落在导轨上,影响模具安装板移动的顺畅性。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水平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气缸安装座5a,沿水平方向固定在气缸安装座5a上的水平驱动气缸5b,在水平驱动气缸5b活塞杆自由端通过连接块5c连接有模具推板5d,各模具4固定在对应的模具推板5d上。通过水平驱动气缸的设置,实现模具的自动开合,不仅工作稳定而且效率大幅提高。为了提高装置的通用性,并且便于更换,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立柱6由固定在机架1上的下柱体6a和与下柱体6a可拆卸连接的上柱体6b构成;在上柱体6b和下柱体6a的接触面上分别设置有相互配合的燕尾槽6c及与燕尾槽6c相配合的定位块6d,在燕尾槽6c侧壁对应的上柱体6b或下柱体6a上沿水平方向设置有内螺纹孔,在内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与定位块6d相配合的第一紧固手柄6e;所述升降座7活动套设在上柱体6b上。在本实施例中,燕尾槽设置在下柱体上。相应地,所述升降驱动机构8包括分别固定在立柱6上下两端的丝杆固定块8a、通过轴承可转动连接在两块丝杆固定块8a之间的调节丝杆8b及位于上端的丝杆固定块8a上侧且与调节丝杆8b固定连接联动的摇把8c,所述升降座7与调节丝杆8b螺纹连接,在升降座7外壁上沿水平方向螺纹连接有与调节丝杆8b相对的第二紧固手柄8d。第二紧固手柄的作用,是用于固定调节到位的升降座,避免其受气缸振动而出现位移进而影响精度。采用这种结构,上柱体可以根据待成型砂芯的高度相应更换不同的长度,同时升降驱动机构也相应调整。本技术的成型装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面固定有待成型砂芯的下抽芯座(2),在下抽芯座(2)两侧相对设置有滑动支座(3),在各滑动支座(3)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模具(4),各滑动支座(3)分别连接有水平驱动机构(5);/n在下抽芯座(2)侧边的机架(1)上设置有立柱(6),在立柱(6)上套设有升降座(7),所述升降座(7)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8);所述升降座(7)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气缸(9),在升降气缸(9)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下抽芯座(2)相对的上抽芯座(10)。/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包括机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1)上面固定有待成型砂芯的下抽芯座(2),在下抽芯座(2)两侧相对设置有滑动支座(3),在各滑动支座(3)上设置有相互配合的模具(4),各滑动支座(3)分别连接有水平驱动机构(5);
在下抽芯座(2)侧边的机架(1)上设置有立柱(6),在立柱(6)上套设有升降座(7),所述升降座(7)连接有升降驱动机构(8);所述升降座(7)上沿竖直方向设置有升降气缸(9),在升降气缸(9)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下抽芯座(2)相对的上抽芯座(10)。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抽芯座(2)和上抽芯座(10)中心沿轴线方向均设置有通孔(11),所述通孔(11)通过快速接头与外部压缩二氧化碳气源管路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支座(3)由沿机架(1)上端面的长度方向平行且间隔设置的两条导轨(3a)、滑动设置在导轨(3a)上的模具安装板(3b)和活动设置在模具安装板(3b)侧边的导轨(3a)上的风琴防护罩(3c)组成;在模具安装板(3b)上设置有与下抽芯座(2)相适应的半圆形让位缺口(3d),各模具(4)固定在对应的模具安装板(3b)上的让位缺口(3d)上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半自动砂芯成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水平驱动机构(5)包括固定在机架(1)上的气缸安装座(5a),...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平吴秋望吴昌榆林鸿安刘裕生刘华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伟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