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019660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4-15 08:5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属于铸造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安装架和安装架顶部的打磨抛光箱,打磨抛光箱由两个半球形防护罩和圆弧形喷砂架组成;打磨抛光箱底部设置有集料斗、出料闸板和集料箱;打磨抛光箱内设置有支撑柱,支撑柱顶部设置有与行星架中心孔相配合的撑紧固定机构;集料斗内设置有与支撑柱相连接的支撑架,支撑架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旋转驱动机构;圆弧形喷砂架内侧设置有旋转滑动块,旋转滑动块与圆弧形喷砂架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旋转滑动块一侧设置有通过喷砂管及旋转接头与外部喷砂机相连通的喷砂枪;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使用方便且效果好的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行星架是行星齿轮传动装置的主要构件之一,行星轮轴或者轴承就装在行星架上,行星架的结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使用功能,制造行星架的方法和行星齿轮减速器的装配条件等,合理的行星架结构应当是外廓尺寸小、重量轻,能保证行星轮间的载荷均匀分配及载荷沿啮合齿宽均匀分布,并具有良好的加工工艺和装配工艺,使行星齿轮传动具有高的承载能力,较小的振动和噪音。
[0003]在人们对行星架进行加工时,需要对其表面进行打磨,采用人工打磨方式耗时费力,打磨效率较低,目前通常会使用喷砂打磨装置来完成对行星架的打磨,然而目前市场上已知的行星架加工用喷砂打磨装置一般只能对行星架进行固定夹持,同时喷砂枪的喷射角度比较局限,不便于对行星架进行多角度打磨,导致行星架的有些表面无法得到精确的打磨,进而影响行星架的使用效果,从而需要对行星架进行翻转和再次打磨,浪费时间,降低了打磨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紧凑、使用方便且打磨效果好的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
[0005]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安装架,在安装架顶部设置有打磨抛光箱,所述打磨抛光箱由两个相配合的半球形防护罩和设置在两个半球形防护罩之间的圆弧形喷砂架组成;在打磨抛光箱底部设置有集料斗,在集料斗出料端设置有出料闸板,在出料闸板下方设置有集料箱;在其中一个半球形防护罩侧壁上设置有开合门。
[0006]在打磨抛光箱内沿竖向设置有支撑柱,在支撑柱顶部设置有与行星架中心孔相配合且用于撑开夹持至少一个行星架的撑紧固定机构;在集料斗内设置有与支撑柱相连接的支撑架,在支撑架与安装架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柱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在圆弧形喷砂架内侧滑动设置有相配合的旋转滑动块,在旋转滑动块与圆弧形喷砂架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在旋转滑动块一侧设置有与撑紧固定机构相配合的喷砂枪,喷砂枪喷砂出口沿圆弧形喷砂架径向设置,喷砂枪通过喷砂管及旋转接头与外部喷砂机相连通。
[0007]上述的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中,所述撑紧固定机构包括沿竖向一体成型在支撑柱顶部的升降丝杆,在升降丝杆顶端一体成型有导向棱柱,在导向棱柱顶端设置有定位台;在升降丝杆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套,在升降套顶端设置有旋转环,在升降套外围设置有与旋转环相配合且与导向棱柱滑动连接的升降滑套,在升降套顶部的升降滑套内设置有与导向棱柱相配合的升降滑槽,在升降滑槽外侧的升降滑套侧壁上沿周向间隔
均布有若干竖向推拉槽,在各竖向推拉槽外侧设置有与升降滑套侧壁相配合的弧形撑紧块,在各弧形撑紧块下部外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行星架底端相配合的弧形定位块。
[0008]在各竖向推拉槽内及各弧形撑紧块内侧壁上沿竖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相配合且一一对应的第一铰接座,在各竖向推拉槽与各弧形撑紧块之间对应的第一铰接座上铰接有第一推拉杆,位于同一竖向推拉槽内的各第一推拉杆之间相互平行;在定位台底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与各竖向推拉槽内第一铰接座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座,在各第二铰接座与各弧形撑紧块上位于最顶部的第一铰接座之间铰接有第二推拉杆。
[0009]在升降滑套底部设置有与升降套相配合且用于推动升降滑套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在定位台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喷砂从顶部进入行星架中心孔内的防护组件。
[0010]初始状态下,各弧形撑紧块与升降滑套外侧壁相贴合;工作时,通过升降驱动组件带动升降滑套沿导向棱柱方向上升,在第一推拉杆和第二推拉杆推动下带动各弧形撑紧块向外侧撑开对行星架中心孔内侧壁进行撑紧固定。
[0011]上述的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中,所述升降套底端伸出升降滑套底部,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升降套底部外侧壁上的第一旋转齿轮,在升降滑套底部侧壁上设置有第一驱动电机,在第一驱动电机输送轴自由的设置有与第一旋转齿轮相啮合的第一驱动齿轮,在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一旋转齿轮外围的升降滑套底部设置与升降丝杆相配合的防尘盖。
[0012]上述的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中,所述防护组件包括沿竖向在定位台顶部的固定套,在固定套内沿竖向设置有螺纹孔,在螺纹孔内设置有相配合的螺纹杆,在螺纹杆上螺纹连接有与固定套相配合的锁紧螺母,在螺纹杆顶端设置有与行星架中心孔壁顶端相配合且为橡胶材质的锥形顶盖。
[0013]上述的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中,所述支撑架为圆柱形结构且与集料斗内壁相配合,在支撑架下方设置有与支撑柱底端相配合的固定架,在支撑架及固定架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竖向出料通孔,在固定架顶部的支撑柱侧壁上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与固定架上表面相配合的清理毛刷;在相邻两个竖向出料通孔之间的支撑架顶部设置有弧形导流块。
[0014]所述旋转驱动机构包括水平设置在相邻两个竖向出料通孔之间的支撑架内且与支撑柱相配合的条形槽,条形槽与集料斗外部相连通,在条形槽外侧的安装架上沿竖向设置有第二驱动电机,在条形槽内的支撑柱上及第二驱动电机输出轴自由端设置有相配合且通过皮带相连接的皮带轮。
[0015]上述的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中,所述旋转滑动块竖向截面为U形截面且旋转滑动块扣合在圆弧形喷砂架外围,所述滑动机构包括设置在圆弧形喷砂架内侧壁上的圆弧形齿条,在旋转滑动块内底部设置有与圆弧形齿条相啮合的第二旋转齿轮,在旋转滑动块外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二旋转齿轮相连接的第三驱动电机,在圆弧形齿条两侧的圆弧形喷砂架两侧壁上设置有相配合的圆弧形滑槽,在旋转滑动块内顶部两侧设置有与各圆弧形滑槽相配合的滑轮;所述喷砂枪设置在第三驱动电机另一侧的旋转滑动块外侧壁上。
[0016]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两个半球形防护罩与圆弧形喷砂架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在喷砂打磨时进行防护,防止喷砂对工作人员造成伤害,同时保护周围环境。通过
集料斗和集料箱能够对喷砂后的喷料进行回收处理,循环利用,节约生产成本。通过开合门能够方便对工件进行取放。通过支撑柱和撑紧固定机构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对行星架进行有效夹持固定,同时保证行星架的表面尽可能多暴露在外,方便后续对行星架进行全方位打磨抛光。通过支撑架与旋转驱动机构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带动支撑柱上夹持的行星架进行旋转,实现多角度打磨,进一步提高打磨的均匀性和工作效率,保证打磨效果。通过旋转滑动块和滑动机构之间相互配合,能够带动喷砂枪沿圆弧形喷砂架内侧滑动进行喷砂,从而实现对行星架进行全方位多角度喷砂打磨抛光,提高打磨效率,保证打磨效果。通过旋转接头能够保证喷砂枪顺利沿圆弧形喷砂架内侧滑动,防止喷砂管发生褶皱影响喷砂枪的正常工作。
附图说明
[0017]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
[0018]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包括安装架(1),在安装架(1)顶部设置有打磨抛光箱(2),其特征在于,所述打磨抛光箱(2)由两个相配合的半球形防护罩(2a)和设置在两个半球形防护罩(2a)之间的圆弧形喷砂架(2b)组成;在打磨抛光箱(2)底部设置有集料斗(3),在集料斗(3)出料端设置有出料闸板(3a),在出料闸板(3a)下方设置有集料箱(3b);在其中一个半球形防护罩(2a)侧壁上设置有开合门(2c);在打磨抛光箱(2)内沿竖向设置有支撑柱(4),在支撑柱(4)顶部设置有与行星架中心孔相配合且用于撑开夹持至少一个行星架的撑紧固定机构(5);在集料斗(3)内设置有与支撑柱(4)相连接的支撑架(6),在支撑架(6)与安装架(1)之间设置有用于驱动支撑柱(4)旋转的旋转驱动机构(7);在圆弧形喷砂架(2b)内侧滑动设置有相配合的旋转滑动块(8),在旋转滑动块(8)与圆弧形喷砂架(2b)之间设置有滑动机构(9),在旋转滑动块(8)一侧设置有与撑紧固定机构(5)相配合的喷砂枪(10),喷砂枪(10)喷砂出口沿圆弧形喷砂架(2b)径向设置,喷砂枪(10)通过喷砂管(11)及旋转接头(12)与外部喷砂机相连通。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行星架铸造生产用表面打磨抛光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紧固定机构(5)包括沿竖向一体成型在支撑柱(4)顶部的升降丝杆(5a),在升降丝杆(5a)顶端一体成型有导向棱柱(5b),在导向棱柱(5b)顶端设置有定位台(5c);在升降丝杆(5a)上螺纹连接有升降套(5d),在升降套(5d)顶端设置有旋转环(5e),在升降套(5d)外围设置有与旋转环(5e)相配合且与导向棱柱(5b)滑动连接的升降滑套(5f),在升降套(5d)顶部的升降滑套(5f)内设置有与导向棱柱(5b)相配合的升降滑槽(5g),在升降滑槽(5g)外侧的升降滑套(5f)侧壁上沿周向间隔均布有若干竖向推拉槽(5h),在各竖向推拉槽(5h)外侧设置有与升降滑套(5f)侧壁相配合的弧形撑紧块(5i),在各弧形撑紧块(5i)下部外侧壁上水平设置有与行星架底端相配合的弧形定位块(5j);在各竖向推拉槽(5h)内及各弧形撑紧块(5i)内侧壁上沿竖向间隔设置有若干相配合且一一对应的第一铰接座(5k),在各竖向推拉槽(5h)与各弧形撑紧块(5i)之间对应的第一铰接座(5k)上铰接有第一推拉杆(5l),位于同一竖向推拉槽(5h)内的各第一推拉杆(5l)之间相互平行;在定位台(5c)底部沿周向间隔设置有与各竖向推拉槽(5h)内第一铰接座(5k)相配合的第二铰接座(5m),在各第二铰接座(5m)与各弧形撑紧块(5i)上位于最顶部的第一铰接座(5k)之间铰接有第二推拉杆(5n);在升降滑套(5f)底部设置有与升降套(5d)相配合且用于推动升降滑套(5f)升降的升降驱动组件(13);在定位台(5c)顶部设置有用于防止喷砂从顶部进入行星架中心孔内的防护组件(14);初始状态下,各弧形撑紧块(5i)与升降滑套(5f)外侧壁相贴合;工作...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秋望吴昌榆林鸿安吴君华张亦沐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伟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