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337904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20 17: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属于砂模铸造设备技术领域;其技术要点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有两条导轨,导轨对应的底板上分为装卸区和压模区;在导轨上设置有活动托板,所述活动托板连接有水平油缸;在压模区的导轨两侧对应的底板上设置有支承结构,在压模区的底板上设置有机架,在机架顶部设置有竖向油缸,在竖向油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支承结构相对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机架顶部设置有与液压站,液压站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水平油缸和竖向油缸,在管路上设置有手动油路换向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砂模成型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半自动造型装置,更具体地说,尤其涉及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
技术介绍
在铸造领域,需要先成型砂模,然后再往砂模中浇注铁水,冷却后,敲碎砂模,即得半成品,经过修整、打磨抛光等后处理后,即为成品。目前,采用造型砂制作砂模的工序,都是由人工手动完成,不仅工作强度大,而且工作效率不高。且工人的熟练程度,会影响砂模的结实程度,如果砂模未压实,则会影响后续浇注产品的品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有效提高砂模成型工作效率和产品质量的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沿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有两条导轨,导轨对应的底板上分为装卸区和压模区;在导轨上设置有活动托板,所述活动托板连接有水平油缸;在压模区的导轨两侧对应的底板上设置有支承结构,在压模区的底板上设置有机架,在机架顶部设置有竖向油缸,在竖向油缸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支承结构相对的压板;所述压板与机架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机架顶部设置有与液压站,液压站通过管路分别连接水平油缸和竖向油缸,在管路上设置有手动油路换向阀。上述的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中,所述活动托板底部设置有至少四个与导轨相配合的滚动器,所述滚动器包括焊接在活动托板底部的导向套,在导向套内活动套设有导向柱,在导向柱上端与活动托板之间的导向套内夹设有缓冲弹簧,在导向柱下端焊接有滚轮座,在滚轮座内设置有与导轨相配合的滚轮;压模前,活动托板与支承结构在缓冲弹簧的张力作用下分离;压模时,活动托板和支承结构在压板压力下相接触。上述的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中,所述支承结构由分布在导轨两侧的底板上的若干支承立柱构成,各支承立柱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上述的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中,所述压板背面设置有加强筋板,所述加强筋板中部设置有与竖向油缸活塞杆自由端相连接的连接法兰;所述导向结构包括分别设置在连接法兰两侧加强筋板上的导向杆,在机架上设置有与各导向杆一一对应的导向轴套。上述的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中,所述压板背面边缘设置有感应块,在机架上部近端部设置有与感应块相配合的限位开关;当限位开关与感应块相接触时,压板停止上行。本技术采用上述结构后,通过设置水平油缸推动活动托板在导轨上移动,能够实现活动托板在装卸区和压模区之间自动移动,不需要人工干涉,既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又提高压模和装卸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竖向油缸和压板配合,对活动托板上模具内的砂料进行自动压实,可保证砂模的夯实程度,从而保证砂模的品质。在压模过程中,通过设置支承结构能够在竖向油缸带动压板进行压模时对活动托板进行支撑,避免滚轮支轴直接受力而出现损坏。装置整体结构合理,结实耐用,能够有效提高压模效率,提高砂模成型产品质量。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中的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但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任何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后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1中A-A处的剖视图;图4是图1中B处的局部放大图;图5是图1中C处的局部放大图;图6是图2中D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底板;1a、导轨;1b、机架;1c、限位开关;2、活动托板;3、水平油缸;3a、油缸固定座;3b、油缸支撑座;4、竖向油缸;5、压板;5a、加强筋板;5b、连接法兰;5c、导向杆;5d、感应块;6、液压站;6a、油箱;6b、齿轮泵;6c、联轴器;6d、电机;6e、单向阀;6f、溢流阀;6g、注油口;6h、压力表;7、管路;7a、手动油路换向阀;8、滚动器;8a、导向套;8b、导向柱;8c、缓冲弹簧;8d、滚轮座;8e、滚轮;9、支承立柱;10、控制电箱。具体实施方式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技术的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包括底板1,所述底板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有两条导轨1a,导轨1a对应的底板1上分为装卸区和压模区;在导轨1a上设置有活动托板2,所述活动托板2连接有水平油缸3;在压模区的导轨1a两侧对应的底板1上设置有支承结构,在压模区的底板1上设置有机架1b,在机架1b顶部设置有竖向油缸4,在竖向油缸4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支承结构相对的压板5;所述压板5与机架1b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机架1b顶部设置有与液压站6,液压站6通过管路7分别连接水平油缸3和竖向油缸4,在管路7上设置有手动油路换向阀7a;通过设置水平油缸3推动活动托板2在导轨1a上移动,能够实现活动托板2在装卸区和压模区之间自动移动,不需要人工干涉,既降低工人劳动强度,又提高压模和装卸工作效率。通过设置竖向油缸4和压板5配合,对活动托板2上模具内的砂料进行自动压实,可保证砂模的夯实程度,从而保证砂模的品质;在压模过程中,通过设置支承结构能够在竖向油缸4带动压板5进行压模时对活动托板2进行支撑,避免滚轮8e支轴直接受力而出现损坏;通过设置导向结构能够在竖向油缸4带动压板5升降时防止压板5发生横向移位;装置整体结构合理,结实耐用,能够有效提高压模效率,提高砂模成型产品质量。优选地,所述活动托板2底部设置有至少四个与导轨1a相配合的滚动器8,所述滚动器8包括焊接在活动托板2底部的导向套8a,在导向套8a内活动套设有导向柱8b,在导向柱8b上端与活动托板2之间的导向套8a内夹设有缓冲弹簧8c,在导向柱8b下端焊接有滚轮8e座8d,在滚轮8e座8d内设置有与导轨1a相配合的滚轮8e;压模前,活动托板2与支承结构在缓冲弹簧8c的张力作用下分离;压模时,活动托板2和支承结构在压板5压力下相接触;通过设置缓冲弹簧8c能够实现导向柱8b与导向套8a的弹性连接,使得压板5压模时能够对活动托板2进行缓冲,防止损坏活动托板2底部的滚轮8e支轴;压模完成后能够使活动托板2与支承结构分离,方便活动托板2进行移动和卸料。进一步地,所述支承结构由分布在导轨1a两侧的底板1上的若干支承立柱9构成,各支承立柱9上端面位于同一水平面上;通过在压模区的底板1上设置支承立柱9,能够在竖向油缸4带动压板5进行压模时对活动托板2进行支撑,防止压板5压模时损坏活动托板2底部的滚轮8e支轴。优选地,所述压板5背面设置有加强筋板5a,所述加强筋板5a中部设置有与竖向油缸4活塞杆自由端相连接的连接法兰5b;在连接法兰5b两侧的加强筋板5a上分别连接有导向杆5c,在机架1b上设置有与各导向杆5c一一对应的导向轴套;通过加强筋板5a能够加强压板5与竖向油缸4活塞杆之间的连接强度和抗压强度;通过导向杆5c与导向轴套相互配合能够在竖向油缸4带动压板5升降时防止压板5发生横向移位。进一步地,所述压板5背面边缘设置有感应块5d,在机架1b上部近端部设置有与感应块5d相配合的限位开关1c;当限位开关1c与感应块5d相接触时,压板5停止上行;通过压板5上设置感应块5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有两条导轨(1a),导轨(1a)对应的底板(1)上分为装卸区和压模区;在导轨(1a)上设置有活动托板(2),所述活动托板(2)连接有水平油缸(3);/n在压模区的导轨两侧对应的底板(1)上设置有支承结构,在压模区的底板(1)上设置有机架(1b),在机架(1b)顶部设置有竖向油缸(4),在竖向油缸(4)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支承结构相对的压板(5);所述压板(5)与机架(1b)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机架(1b)顶部设置有与液压站(6),液压站(6)通过管路(7)分别连接水平油缸(3)和竖向油缸(4),在管路(7)上设置有手动油路换向阀(7a)。/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沿长度方向间隔且平行设置有两条导轨(1a),导轨(1a)对应的底板(1)上分为装卸区和压模区;在导轨(1a)上设置有活动托板(2),所述活动托板(2)连接有水平油缸(3);
在压模区的导轨两侧对应的底板(1)上设置有支承结构,在压模区的底板(1)上设置有机架(1b),在机架(1b)顶部设置有竖向油缸(4),在竖向油缸(4)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与支承结构相对的压板(5);所述压板(5)与机架(1b)之间设置有导向结构;在机架(1b)顶部设置有与液压站(6),液压站(6)通过管路(7)分别连接水平油缸(3)和竖向油缸(4),在管路(7)上设置有手动油路换向阀(7a)。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砂模成型用半自动造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托板(2)底部设置有至少四个与导轨(1a)相配合的滚动器(8),所述滚动器(8)包括焊接在活动托板(2)底部的导向套(8a),在导向套(8a)内活动套设有导向柱(8b),在导向柱(8b)上端与活动托板(2)之间的导向套(8a)内夹设有缓冲弹簧(8c),在导向柱(8b)下端焊接有滚轮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伟平吴秋望吴昌榆何永浩潘志中洪志灵刘斌龙
申请(专利权)人:梅州伟友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