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920273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4-02 13: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中间连接有中频加热炉,所述中频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外侧包覆有外保温层,所述炉体内侧依次包覆设有内保温层,耐火层与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通过导线穿过炉体后连接有中频电源,所述中频电源设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吹风机与散热口,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加热均匀、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具有良好隔热保温的作用,提高了炉体的耐高温性能,提升了中频电源的散热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能够根据L型铝梁的L型结构,稳定支撑L型铝梁,避免发生打滑,使得传送快速稳定,提高了进出料的效率,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
本技术涉及铝型材弯折
,具体为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
技术介绍
中频加热炉是一种将工频50HZ交流电转变为中频(300HZ以上至1000HZ)的电源装置,在感应圈中产生高密度的磁力线,并切割感应圈里盛放的金属材料,在金属材料中产生很大的涡流,这种涡流同样具有中频电流的一些性质,即金属自身的自由电子在有电阻的金属体里流动要产生热量,可使金属表面被加热到发红,甚至熔化,而且这种发红和熔化的速度只要调节频率大小和电流的强弱就能实现,而在L型铝梁折弯过程中,因L型铝梁折弯难度大,容易脆裂、压伤等,外观不美,L型铝梁折弯时需要对铝梁进行加热,以防止铝梁折弯时发生脆裂、压伤,而现有铝型材的加热主要采用燃油、燃气、或者电热辐射,均存在效率低、升温慢、加热不均匀等问题,由于这些加热方式的限制,导致铝梁难以大规模推广应用,所以,需要设计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以解决现有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克服现有的缺陷,提供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通过中频电源和感应线圈相组合的方式,能够在中频加热炉内实现L型铝梁折弯前的加热,具有加热均匀、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具有良好隔热保温的作用,通过耐火层的设置,提高了炉体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在中频电源两侧分别设有吹风机与散热口,能够提升中频电源的散热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进料滚轮与出料滚轮的设置,能够根据L型铝梁的L型结构,稳定支撑L型铝梁,避免发生打滑,使得传送快速稳定,提高了进出料的效率,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顶部中间连接有中频加热炉,所述中频加热炉包括炉体,所述炉体外侧包覆有外保温层,所述炉体内侧依次包覆设有内保温层,耐火层与感应线圈,所述感应线圈通过导线穿过炉体后连接有中频电源,所述中频电源外侧设有电源箱,所述电源箱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吹风机与散热口,且所述电源箱通过支架连接在支撑架一侧,所述中频加热炉两端分别设有进料传送辊与出料传送辊,且所述进料传送辊与出料传送辊分别均匀转动连接在支撑架顶部,所述支撑架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且所述第一电机与第二电机分别通过皮带与进料传送辊、出料传送辊传动连接,所述进料传送辊与出料传送辊外侧分别均匀套接有进料滚轮与出料滚轮,且所述进料滚轮与出料滚轮分别对应设置在中频加热炉的进出口中央。进一步而言,所述支撑架设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且所述支撑架底端连接有脚垫。进一步而言,所述炉体两端均连接有挡板,且所述挡板呈正方形环状,所述感应线圈外侧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炉体内壁。进一步而言,所述感应线圈呈圆环状,且所述感应线圈设为螺旋形结构。进一步而言,所述散热口设为圆形结构,且所述散热口内侧连接有防护网。进一步而言,所述进料传送辊与出料传送辊之间并排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进一步而言,所述进料滚轮与出料滚轮外侧分别套接有防滑层与耐高温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中频电源和感应线圈相组合的方式,能够在中频加热炉内实现L型铝梁折弯前的加热,具有加热均匀、加热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通过炉体内外分别设有内保温层与外保温层,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起到双层保温的效果,通过耐火层的设置,提高了炉体的耐高温性能,通过吹风机与散热口的设置,能够提升中频电源的散热效率,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通过进料滚轮与出料滚轮的设置,能够根据L型铝梁的L型结构,稳定支撑L型铝梁,避免发生打滑,使得传送快速稳定,便于对L型铝梁进行中频加热,提高了进出料的效率。附图说明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限制。图1是本技术的整体俯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整体侧面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中频加热炉端部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中频加热炉垂直截面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L型铝梁置于进料传送辊上的结构示意图;图中标号:1、支撑架;2、中频加热炉;3、炉体;4、外保温层;5、内保温层;6、耐火层;7、感应线圈;8、中频电源;9、电源箱;10、吹风机;11、散热口;12、进料传送辊;13、出料传送辊;14、第一电机;15、第二电机;16、进料滚轮;17、出料滚轮;18、脚垫;19、挡板;20、防滑层;21、耐高温层。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实施例一: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包括支撑架1,所述支撑架1顶部中间连接有中频加热炉2,用于对L型铝梁折弯前的中频加热,所述中频加热炉2包括炉体3,所述炉体3外侧包覆有外保温层4,所述炉体3内侧依次包覆设有内保温层5,耐火层6与感应线圈7,具有隔热保温的作用,所述感应线圈7通过导线穿过炉体3后连接有中频电源8,所述中频电源8外侧设有电源箱9,所述电源箱9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吹风机10与散热口11,且所述电源箱9通过支架连接在支撑架1一侧,能够提升中频电源8的散热效率,所述中频加热炉2两端分别设有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且所述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分别均匀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顶部,所述支撑架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15,且所述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15分别通过皮带与进料传送辊12、出料传送辊13传动连接,便于传送L型铝梁,所述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外侧分别均匀套接有进料滚轮16与出料滚轮17,且所述进料滚轮16与出料滚轮17分别对应设置在中频加热炉2的进出口中央,能够快速稳定传送L型铝梁,使其平稳通过中频加热炉2内部中央进行中频加热,提升了加热的效果。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架1设为长方体框架结构,且所述支撑架1底端连接有脚垫18,结构简单,支撑稳定。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散热口11设为圆形结构,且所述散热口11内侧连接有防护网,便于散热,起到防尘防护的作用。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之间并排设置在同一水平面上,所述进料滚轮16与出料滚轮17外侧分别套接有防滑层20与耐高温层21,能够稳定支撑L型铝梁,避免传送发生打滑,使得传送快速稳定。实施例二: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所述炉体3两端均连接有挡板19,且所述挡板19呈正方形环状,具有防护的作用,能够减少炉体1内热量的流失,所述感应线圈7外侧通过绝缘支架固定在炉体3内壁,所述感应线圈7呈圆环状,且所述感应线圈7设为螺旋形结构,便于感应线圈7对其圈内的L型铝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部中间连接有中频加热炉(2),所述中频加热炉(2)包括炉体(3),所述炉体(3)外侧包覆有外保温层(4),所述炉体(3)内侧依次包覆设有内保温层(5),耐火层(6)与感应线圈(7),所述感应线圈(7)通过导线穿过炉体(3)后连接有中频电源(8),所述中频电源(8)外侧设有电源箱(9),所述电源箱(9)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吹风机(10)与散热口(11),且所述电源箱(9)通过支架连接在支撑架(1)一侧,所述中频加热炉(2)两端分别设有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且所述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分别均匀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顶部,所述支撑架(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15),且所述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15)分别通过皮带与进料传送辊(12)、出料传送辊(13)传动连接,所述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外侧分别均匀套接有进料滚轮(16)与出料滚轮(17),且所述进料滚轮(16)与出料滚轮(17)分别对应设置在中频加热炉(2)的进出口中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L型铝梁折弯的中频加热系统,包括支撑架(1),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架(1)顶部中间连接有中频加热炉(2),所述中频加热炉(2)包括炉体(3),所述炉体(3)外侧包覆有外保温层(4),所述炉体(3)内侧依次包覆设有内保温层(5),耐火层(6)与感应线圈(7),所述感应线圈(7)通过导线穿过炉体(3)后连接有中频电源(8),所述中频电源(8)外侧设有电源箱(9),所述电源箱(9)两侧分别对称连接有吹风机(10)与散热口(11),且所述电源箱(9)通过支架连接在支撑架(1)一侧,所述中频加热炉(2)两端分别设有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且所述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分别均匀转动连接在支撑架(1)顶部,所述支撑架(1)顶部两侧分别设有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15),且所述第一电机(14)与第二电机(15)分别通过皮带与进料传送辊(12)、出料传送辊(13)传动连接,所述进料传送辊(12)与出料传送辊(13)外侧分别均匀套接有进料滚轮(16)与出料滚轮(17),且所述进料滚轮(16)与出料滚轮(17)分别对应设置在中频加热炉(2)的进出口中央。


2.根据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武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