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9130739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7-02 22: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公开的一种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缠绕在钢材感应加热机的加热结构上的螺旋管;抽水泵一的抽水端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其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螺旋管的进水端口对接;螺旋管的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储水罐的进水口对接,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一对接;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二通过管道与电热炉的出水口对接,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散热组的进水口对接;散热组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抽水泵二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电热炉的进水口对接,其进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可将感应加热机散失的热能进行收集后用于供暖系统中使用,并且减小行政办公楼的供暖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废热利用的
,尤其是一种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感应加热机在对钢材100等加热时,由于其设备体积大,所发出的热量也较大,因而工作时,加热结构所发出的热量也会发生大量散失,从而导致热能会有所浪费,而且加热是需要大量的电能,通过大量电能得到的热能有部分被浪费,尤为可惜,并且在冬天的时候,一般钢材加工制造企业的行政办公楼里面进行取暖时采用电热暖风机、空调或暖气,其对室内供暖时的使用成本相对较高(一般制造公司的行政办公楼的办公室较多,占地面积也较大),因此急需一种可将散失的热能收集起来再利用后作为供暖装置使用的系统。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的不足而设计的一种可将感应加热机散失的热能进行收集后用于供暖系统中使用,并且减小行政办公楼的供暖成本的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本技术所设计的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水箱、储水罐、三通电磁控制阀、抽水泵一、抽水泵二、电热炉、散热组和缠绕在钢材感应加热机的加热结构上的螺旋管;抽水泵一的抽水端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其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螺旋管的进水端口对接;螺旋管的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储水罐的进水口对接,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一对接;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二通过管道与电热炉的出水口对接,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散热组的进水口对接;散热组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抽水泵二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电热炉的进水口对接,其进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进一步优选,储水罐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集水箱的外侧也贴附有保温层。进一步优选,储水罐的出水口与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一对接的一段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进一步优选,集水箱的上端口部设置用于监测水位的红外传感器,集水箱的相对应两内侧壁具有竖直状的长形滑槽,集水箱具有大浮块,大浮块的两端插入长形滑槽内,且大浮块的周侧与长形滑槽的侧壁存有间距,集水箱内蓄水后将大浮块上浮至集水箱的上端口位置时,红外传感器的感应头与大浮块对应。进一步优选,感应加热机的加热结构包括高频加热机、感应加热线圈和外圆套,螺栓管套箍于外圆套上,感应加热线圈定位于外圆套内部,且感应加热线圈两端铜柱贯穿外圆套与高频加热机的感应线圈安装头对接。感应加热线圈安装时通过外圆套两端的限位环进行定位安装。本技术所设计的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其通过感应加热机的加热结构散失出来的热量用于加热水后进行作为供暖系统使用的废热再利用装置,使得感应加热钢材制造公司的行政办公楼内供暖成本得到减少,也减少了热能的浪费。附图说明图1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实施例的三通电磁控制阀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所描述的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包括集水箱4、储水罐7、三通电磁控制阀8、抽水泵一5、抽水泵二6、电热炉10、散热组11和缠绕在钢材感应加热机2的加热结构21上的螺旋管3;抽水泵一5的抽水端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4对接,其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螺旋管3的进水端口对接;螺旋管3的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储水罐7的进水口对接,储水罐7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电磁阀8的进水口一81对接;三通电磁阀8的进水口二82通过管道与电热炉10的出水口对接,三通电磁阀8的出水口83与散热组11的进水口对接;散热组11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4对接;抽水泵二6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电热炉10的进水口对接,其进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4对接。上述中的抽水泵的进水口管道的底端直接插入集水箱内,并靠近集水箱的内底面;并且余下部分的管道对接通过螺栓和密封圈的进行对接,在管道端口和与管道端口对接的口部均设置法兰,从而两法兰对接螺栓螺栓固定,在两法兰之间嵌入密封圈进行密封;散热组将热量散发至室内进行供暖,而且散热组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蛇形盘管构成。进行热能收集时,抽水泵一将集水箱内的液体抽至螺旋管中,然后加热结构对螺旋管内的液体进行加热,加热完成后通过螺旋管的出水口输送至储水罐中,储水罐将热水在输送至散热组中进行散热供暖,供暖后的水循环至集水箱内,钢材加热操作过程中的液体加热时,电热炉通过三通阀断开对散热组进行提供液体;当未在钢材加热操作时(下班后),使用电热炉对抽水泵二抽上来的液体进行加热,然后注入散热组内进行供暖操作,以避免在没有钢材加热操作时也能实现短暂的供暖,基于钢材加热操作供暖后的集水箱内的水还有点余温,因此电热炉仅需短暂时间加热后就可实现供暖,从而减少供暖用电的使用成本,电热炉对液体加热时,储水罐通过三通阀进行断开对散热组提供液体。本实施例中,储水罐7的外侧包裹有保温层71。其保温层采用阻燃保温棉,并通过胶层粘附在储水罐的外侧面;对储水罐内的液体进行保温作用。集水箱4的外侧也贴附有保温层42,使得在电加热炉加热液体时可进行快速加热至设定温度,更进一步减少供暖用电的使用成本本实施例中,储水罐7的出水口与三通电磁阀8的进水口一对接的一段管道上安装有温度传感器9。监测储水罐内所流出的液体温度是否处于高于设定温度或者低于设定温度,以便于控制三通阀断开储水罐提供供暖液体还是断开电热炉进行提供供暖液体。温度传感器可以是温度表,也可以是电子是温度传感器,其均是本领域技术中常规使用器件,因此不再此进行详细赘述。本实施例中,集水箱4的上端口部设置用于监测水位的红外传感器5,集水箱的相对应两内侧壁具有竖直状的长形滑槽41,集水箱具有大浮块51,大浮块51的两端插入长形滑槽内,且大浮块的周侧与长形滑槽的侧壁存有间距,集水箱内蓄水后将大浮块上浮至集水箱的上端口位置时,红外传感器的感应头与大浮块对应。提升监测效果,当大浮块遮挡红外传感器的感应头时上位机发生报警。本实施例中,感应加热机2的加热结构包括高频加热机22、感应加热线圈212和外圆套211,螺旋管套箍于外圆套上,感应加热线圈定位于外圆套内部,且感应加热线圈两端铜柱213贯穿外圆套与高频加热机的感应线圈安装头对接。感应加热线圈安装时通过外圆套两端的限位环进行定位安装。外圆套和螺旋管均采用金属材质制成,并且两者相互焊接固定。高频加热机为公知的技术手段,因此不再此作详细的赘述。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对接”、“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技术不局限于上述最佳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箱、储水罐、三通电磁控制阀、抽水泵一、抽水泵二、电热炉、散热组和缠绕在钢材感应加热机的加热结构上的螺旋管;/n抽水泵一的抽水端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其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螺旋管的进水端口对接;/n螺旋管的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储水罐的进水口对接,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一对接;/n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二通过管道与电热炉的出水口对接,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散热组的进水口对接;/n散热组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抽水泵二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电热炉的进水口对接,其进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感应加热机废热再利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集水箱、储水罐、三通电磁控制阀、抽水泵一、抽水泵二、电热炉、散热组和缠绕在钢材感应加热机的加热结构上的螺旋管;
抽水泵一的抽水端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其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螺旋管的进水端口对接;
螺旋管的出水端口通过管道与储水罐的进水口对接,储水罐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一对接;
三通电磁阀的进水口二通过管道与电热炉的出水口对接,三通电磁阀的出水口与散热组的进水口对接;
散热组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抽水泵二的出水口通过管道与电热炉的进水口对接,其进水口通过管道与集水箱对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斌武
申请(专利权)人:张家港宏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