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对保护地内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915 阅读:260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对保护地内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该方法直接使用二氧化碳气瓶或大罐作为气源,经过减压阀或氧气表用管道将二氧化碳通至保护地内的作物。经用本发明专利技术方法施放二氧化碳后的各种作物,可提高产品产量,增加产量10-30%并提早上市5-10天。方法简单可行,安全可靠,价格便宜。(*该技术在2016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一种对保护地内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本专利技术涉及用二氧化碳处理植物的方法,确切地是涉及一种对保护地内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众所周知,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同化二氧化碳和水,制造出有机物并释放出氧气。因此,农作物中,其总干重的90-95%来自以二氧化碳为主要原料的光合作用。但是,在温室及大棚等保护地内生产的作物,由于气体交换受到限制,即使是在光照温度都很好的条件下,但因缺少二氧化碳,使作物处于二氧化碳的饥饿状态,从而不利于植物光合作用的进行,阻碍了作物的生长。因此,向保护地内作物人工增施二氧化碳,对促进植物光合作用,并由此增加作物产量,提高质量,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目前,向保护地内增施二氧化碳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几种:1、利用一种用酸加碳酸氢铵的二氧化碳发生装置,向保护地内农作物施放二氧化碳肥料,如CN1028829C所述。该方法的不足之处是操作较为繁琐复杂,由于需用化学试剂,因此必须经称量稀释等操作,用完后的清理工作费工费时。原料,特别是酸的贮存、运输及施用都带来不安全因素。此外,用该法施放的二氧化碳量不易精确控制。2、用二氧化碳固体颗粒发生剂直接施入土壤中,使其自然释放CO2,如CN1088562A中所述。该法的最大缺点是在将二氧化碳固体颗粒发生剂施放到使用地点后,不能控制二氧化碳的释放时间,从而不能根据作物需要控制用量,浪费较大。3、利用二氧化碳施放器(或称集散器)通过加热产生出二氧化碳,再施放在温室或大棚内,如CN1088562A所述。该方法的主要缺点是需要加热,并需发生装置等多种设备,在一般农村中条件不具备,且成本较高,操作手续麻烦。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既简便有效,又能安全、定量调控二氧化碳的向防护地内农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上述目的,经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多年研究试验已经得到解决。本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不同于上述现有技术方法的对保护地内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该方法直接采用瓶装或大罐装二氧化碳为气源,是一种实用性强、价格低廉、可大面积推广、使用范围广的施肥方法。本专利技术的对保护地内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其具体构成如下:所述的保护地为塑料大棚、小棚、温室,所述的作物是各类蔬菜、水果及花卉,其特征在于使用二氧化碳气瓶或大罐作为气源,经过减压阀或氧气表,用管道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至施放地点,施放的具体条件是,晴天施放,阴雨天不施放,施放时间为,日出后1-2小时,生长旺季时下午16时再放一次,其量为第一次的一半,每次施放后,保持2小时以上不通风,任其由作物吸收利用。其中,二氧化碳的施放量根据保护地容积及作物所需浓度与湿室原有浓度之间差变化而不同。施放量CO2量(kg)=温室容积×(作物所需浓度-温室原有浓度)×1.964其中1.964为一常数:(即CO2的分子量除以22.4)温室原有CO2浓度可用仪器测定;作物所需浓度,根据不同作物,作物的不同生长期而定。以茄子、西葫芦、西瓜等大叶类果实型蔬菜、瓜果为例:苗期500ppm,定植返青后800ppm,生长旺期1000ppm,花果盛期1200ppm,后期800-1000ppm,末期500ppm,甚至可以不施用。叶菜类和其他作物,可按上述浓度减少10-30%,花卉、果树参照上述施用。-->通常,气瓶装CO2分大、中、小三种,内装高压液态CO2,使用时可根据施用地容积大小采用不同规格的CO2气瓶。以25kg气瓶CO2为例,使用时可将气瓶置于温室内,接上流量表式氧气表(其他压力表也可)用Φ12mm左右的塑料管通到温室尽头,每隔一段距离在塑料管上打一小气孔,打开阀门,通过控制出气压力和流量达到控制施放量的目的。根据实验得出的最简单的施用方法是:以0.5亩(334m2)高度不超过2m的温室为单位时,苗期控制出气压力0.2MPa下放一分钟,定植返青后放2分钟,生长期放3分钟,开花结果盛期放4-5分钟,后期放2-5分钟,末期放1分钟。经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法进行试验,在西红柿、黄瓜、茄子、西葫芦、生菜、草莓、西瓜等各种作物上施用,可提高产品质量,增加产量10-30%,提前上市5-10天,增加产值15-50%,投入产出比>1∶10。本专利技术方法简单可行,用CO2气瓶作气源安全可靠,价格便宜,监控方便,无杂质,无污染,无残留品,方法操作时施放速度和施放时间均可在仪表监控下进行。下面的实施例将进一步说明本专利技术及其效果。实施例1对0.64亩保护地中的茄子(七叶茄)按本专利技术方法施放CO2气体肥料,得到单产为1622kg/亩,与未施气肥的对照比较,增产率为28.1%,并且提前上市10天。实施例2对0.41亩保护地中的西红柿(佳粉-2号)按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施放CO2气体肥料,结果得到的单产为3442kg/亩,与未施CO2气肥的对照比较,增产率为12.9%,并且提前9天上市。实施例3对0.81亩保护地中的黄瓜(长春蜜刺)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施放CO2气体肥料,结果得到的单产3028kg/亩,与未施CO2气肥的对照比较,增产率为13.4%,并且提前10天上市。实施例4对0.40亩保护地中的草莓(宝椒)按照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施放CO2气体肥料,结果得到的单产为464kg/亩,与未施CO2气肥的对照比较,增产率为13.4%,并且提前6天上市。实施例5对0.38亩保护地中的西葫芦(早春一代)按照本专利技术方法施放CO2气体肥料,结果比未施放CO2气肥的对照增产12%,并且提前5天上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对保护地内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所述的保护地为塑料大棚、小棚、温室,所述的作物是各类蔬菜、水果及花卉,其特征在于直接用二氧化碳气瓶或大罐作为气源,经过减压阀或氧气表,用管道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至施放地点进行施放。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1、一种对保护地内作物施放二氧化碳气体肥料的方法,所述的保护地为塑料大棚、小棚、温室,所述的作物是各类蔬菜、水果及花卉,其特征在于直接用二氧化碳气瓶或大罐作为气源,经过减压阀或氧气表,用管道直接将二氧化碳气体通至施放地点进行施放。2、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施放的具体条件是,晴天施放,阴雨天不施放,施放时间为,日出后1-2小时,生长旺季时下午16时再放一次,其量为第一次的一半,每次施放后,保持2小时以上不通风,任其由作物吸收利用,二氧化碳的施放量根据保护地容积及作物所需CO2浓度与温室原有浓度之间差而变化。3、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国仁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化工实验厂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