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909723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5: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开关,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对称涂设有导热硅脂层,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铜管,两个所述铜管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焊接有散热翅片;当第一壳体的顶部受到碰撞时,槽体受到挤压带动第一弹簧发生形变,槽体变形向下移动带动杆体和第一板体向下移动,第一板体带动第二板体向下移动,第二弹簧受到挤压发生拉扯形变,第二弹簧通过形变将第二板体向上拉扯,从而对碰撞挤压的力量进行缓冲,避免了可控硅模块受到碰撞造成损坏的现象。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可控硅模块
,具体为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可控硅模块通常被称之为功率半导体模块,是采用模块封装形式,具有三个PN结的四层结构的大功率半导体器件,其优点体积小、重量轻、结构紧凑、可靠性高、外接线简单、互换性好、便于维修和安装;结构重复性好,装置的机械设计可以简化,价格比分立器件低等诸多优点,因而在一诞生就受到了各大电力半导体厂家的热捧,并因此得到长足发展。中国公开授权专利技术:CN210143221U公开了一种可控硅开关,其在使用时,可控硅模块安装在固定面板和固定底板之间,可控硅模块工作过程中所产生的热量会在固定面板和固定底板之间集聚,导致可控硅模块过热甚至损坏,固定面板上设有散热孔,可控硅模块产生的热量可从散热孔散失,避免了热量的聚集,然而还存在以下问题:装置在进行使用时,并不能对可控硅模块进行防护,当可控硅模块受到外界碰撞时,很容易导致其损坏,且影响可控硅模块进行控制操作,可控硅模块损坏后,工作人员需要对可控硅模块进行更换,大大增加了成本,为此,提出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座,所述固定座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开关,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对称涂设有导热硅脂层,所述控制器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铜管,两个所述铜管远离所述控制器的一端焊接有散热翅片,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槽,所述散热翅片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通槽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壳体,两个所述第二壳体的内部均安装有风扇,两个所述第二壳体相斥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板体,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均匀焊接有第二弹簧,所述第二弹簧的顶部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顶壁,所述第二板体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板体,两个所述第一板体的上表面均焊接有杆体,所述第一壳体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槽体,所述杆体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一壳体的内部顶壁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槽体的内部顶壁,所述槽体的内部顶壁均匀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一弹簧。优选的,所述槽体的内部顶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所述杆体的顶部滑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槽体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通孔,两个所述螺纹通孔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板体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二凹槽的内部。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板体,所述第四板体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三板体,四个所述第三板体的前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优选的,所述第四板体的前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二通槽。(三)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具备以下有益效果:当第一壳体的顶部受到碰撞时,槽体受到挤压带动第一弹簧发生形变,槽体变形向下移动带动杆体和第一板体向下移动,第一板体带动第二板体向下移动,第二弹簧受到挤压发生拉扯形变,第二弹簧通过形变将第二板体向上拉扯,从而对碰撞挤压的力量进行缓冲,避免了可控硅模块受到碰撞造成损坏的现象。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外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固定座;2、第一壳体;3、导热硅脂层;4、开关;5、第二壳体;6、防尘网;7、风扇;8、散热翅片;9、铜管;10、第一通槽;11、第一固定螺栓;12、螺纹通孔;13、第一板体;14、第一弹簧;15、杆体;16、第一凹槽;17、槽体;18、第二弹簧;19、第二板体;20、第二凹槽;21、第三板体;22、第二通槽;23、第四板体;24、第二固定螺栓;25、控制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座1,固定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2,第一壳体2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控制器25,控制器2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开关4,控制器25的两侧对称涂设有导热硅脂层3,控制器25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铜管9,两个铜管9远离控制器25的一端焊接有散热翅片8,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槽10,散热翅片8固定连接于两个第一通槽10的内部,第一壳体2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壳体5,两个第二壳体5的内部均安装有风扇7,两个第二壳体5相斥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板体19,第二板体19的上表面均匀焊接有第二弹簧18,第二弹簧18的顶部焊接于第一壳体2的内部顶壁,第二板体19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板体13,两个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均焊接有杆体15,第一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槽体17,杆体15的顶部贯穿第一壳体2的内部顶壁且固定连接于槽体17的内部顶壁,槽体17的内部顶壁均匀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一弹簧14。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槽体17的内部顶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凹槽16,杆体15的顶部滑动连接于第一凹槽16的内部;通过第一凹槽16的设置,当槽体17固定在第一壳体2的顶部时,杆体15在第一凹槽16的内部滑动,从而对杆体15进行限位。本实施例中,具体的:槽体17的两侧对称开设有两个螺纹通孔12,两个螺纹通孔12的内部均螺纹连接有第一固定螺栓11;通过螺纹通孔12和第一固定螺栓11的设置,旋转第一固定螺栓11将槽体17固定在第一壳体2的顶部翻转第一固定螺栓11可以将槽体17进行拆卸。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二凹槽20,第二板体19的两侧均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二凹槽20的内部;通过第二凹槽20的设置,当第二板体19在第一壳体2的内部上下滑动时,从而对第二板体19进行限位和导向。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一壳体2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第四板体23,第四板体23的两侧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三板体21,四个第三板体21的前表面均螺纹连接有第二固定螺栓24;通过第四板体23、第三板体21和第二固定螺栓24的设置,旋转第二固定螺栓24将第三板体21和第四板体23固定在第一壳体2的前表面,从而对第一壳体2的内部进行防护。本实施例中,具体的:第四板体23的前表面开设有四个第二通槽22;通过第二通槽22的设置,方便工作人员对开关4进行操作。综上所述,该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的工作原理和工作过程为,在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控制器(25),所述控制器(2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开关(4),所述控制器(25)的两侧对称涂设有导热硅脂层(3),所述控制器(25)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铜管(9),两个所述铜管(9)远离所述控制器(25)的一端焊接有散热翅片(8),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槽(10),所述散热翅片(8)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通槽(10)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2)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壳体(5),两个所述第二壳体(5)的内部均安装有风扇(7),两个所述第二壳体(5)相斥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板体(19),所述第二板体(19)的上表面均匀焊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的顶部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部顶壁,所述第二板体(19)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板体(13),两个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均焊接有杆体(15),所述第一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槽体(17),所述杆体(15)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部顶壁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槽体(17)的内部顶壁,所述槽体(17)的内部顶壁均匀对称焊接有四个第一弹簧(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控硅模块控制装置,包括固定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的上表面焊接有第一壳体(2),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部底壁安装有控制器(25),所述控制器(25)的前表面固定连接有四个开关(4),所述控制器(25)的两侧对称涂设有导热硅脂层(3),所述控制器(25)的两侧对称固定连接有两个铜管(9),两个所述铜管(9)远离所述控制器(25)的一端焊接有散热翅片(8),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对称开设有两个第一通槽(10),所述散热翅片(8)固定连接于两个所述第一通槽(10)的内部,所述第一壳体(2)的两侧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二壳体(5),两个所述第二壳体(5)的内部均安装有风扇(7),两个所述第二壳体(5)相斥的一侧均固定连接有防尘网(6),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侧壁滑动连接有第二板体(19),所述第二板体(19)的上表面均匀焊接有第二弹簧(18),所述第二弹簧(18)的顶部焊接于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部顶壁,所述第二板体(19)的上表面对称焊接有两个第一板体(13),两个所述第一板体(13)的上表面均焊接有杆体(15),所述第一壳体(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槽体(17),所述杆体(15)的顶部贯穿所述第一壳体(2)的内部顶壁且固定连接于所述槽体(17)的内部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建军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东华电力电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