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移动齿套静扭试验的辅助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3124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移动齿套静扭试验的辅助工装,属于试验工装技术领域。所述辅助工装用于实现相互啮合的第一移动齿套和第二移动齿套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移动齿套与外部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移动齿套与半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所述第一移动齿套和所述第二移动齿套啮合后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和所述第二限位板之间,且所述第一移动齿套与所述第一限位板之间转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现了移动齿套组件的轴向定位,同时也避免了由于轴向定位而导致的附加摩擦,提高了试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移动齿套静扭试验的辅助工装
本技术涉及静扭试验工装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移动齿套静扭试验的辅助工装。
技术介绍
差速锁目前已经成为汽车驱动桥的标配,对差速锁的各零部件进行静扭试验以获得相应的静扭强度,可以为差速锁的开发验证提供参考。当下,为了获得差速锁移动齿套的静扭强度,会采用整桥的方式进行试验,试验成本高、试验周期长的同时,往往是半轴先损坏导致试验终止,无法获得移动齿套的静扭强度。实际试验时,利用两个移动齿套相互啮合形成移动齿套组件,将移动齿套组件整体装配至试验装置上,即两个移动齿套彼此作为对方的陪试件,同时半轴采用强度较高的材料制成,确保最终不是半轴先损坏,以成功获得移动齿套的静扭强度。但是两个移动齿套装配到静扭试验装置上需要进行轴向定位,以保证两个移动齿套能够时刻保持完全啮合,实现扭矩的顺利传递,使最终的试验结果准确可靠。目前,还没有一种能够用于移动齿套静扭试验的辅助工装解决移动齿套的轴向定位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移动齿套静扭试验的辅助工装,能够有效实现两个啮合的移动齿套的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移动齿套静扭试验的辅助工装,用于实现相互啮合的第一移动齿套(100)和第二移动齿套(200)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00)与外部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移动齿套(200)与半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30)和第二限位板(40),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00)和所述第二移动齿套(200)啮合后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0)和所述第二限位板(40)之间,且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00)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0)之间转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移动齿套静扭试验的辅助工装,用于实现相互啮合的第一移动齿套(100)和第二移动齿套(200)的轴向定位,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00)与外部动力源连接,所述第二移动齿套(200)与半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第一限位板(30)和第二限位板(40),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00)和所述第二移动齿套(200)啮合后抵接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0)和所述第二限位板(40)之间,且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00)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0)之间转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00)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0)通过止推轴承(50)转动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还包括衬套(70),所述衬套(70)呈中空的T型结构,包括衬套本体(71)和设于所述衬套本体(71)一端的环形凸沿(72),所述环形凸沿(72)与所述止推轴承(50)连接,所述衬套本体(7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移动齿套(100)抵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工装还包括深沟球轴承(60),所述深沟球轴承(60)设于所述衬套本体(71)与所述第一限位板(30)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辅助工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板(30)的侧壁上设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士杰刘宏男袁立国保万全庄佳奇马飞范春利金光赵文华
申请(专利权)人:一汽解放汽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