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均温板及生产工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901445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4:0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热传导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均温板及生产工装,均温板包括上层板以及与上层板固定到一起的下层板,上层板设有上腔体,下层板设有下腔体,均温板还包括设于空腔内的支撑结构,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上层板相连、另一端与下层板相连,均温板内还设有位于空腔内且固定到均温板内的毛细结构,支撑结构与毛细结构为非接触设置,生产工装包括工装盖板,工装盖板内腔之间形成用于铺设烧结粉末的注入腔,工装盖板上开有与注入腔相通的用于注入毛细结构的烧结粉末的进料口,工装盖板上设有用于将支撑结构套住使得支撑结构避让烧结粉末的避让结构,支撑圆柱避让毛细结构,增加了回流速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均温板及生产工装
本技术涉及热传导材料
,特别涉及一种均温板及生产工装。
技术介绍
大多吹胀式均温板是一种铜质的板状重力热管,在板体内部充注有相变工质,利用相变工作原理达到热交换的功能。现有技术中的吹胀式均温板在水平使用时,相变工质聚集在流体通道的底部内壁上,当相变工质被板体底部的热源贴合加热并蒸发就由液态工质形成气态工质;气态工质遇到温度较低的流体通道的顶部内壁并冷凝成液态工质,专利号为CN110779370A,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薄型均温板,采用支撑结构,但是下凸支撑结构底部紧贴单层毛细结构的对应表面,这种结构影响工质回流,另外,如果毛细结构采用烧结粉末结构,在注入烧结粉末时,毛细结构上方的支撑柱很容易沾上烧结粉末,烧结完成后会粘在支撑柱上,更会影响工质回流(在均温板水平放置时尤为明显)。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的均温板工质回流受影响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利于均温板工质回流的均温板及生产工装。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均温板,均温板内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相变工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均温板内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相变工质,均温板包括上层板(1)以及与上层板(1)固定到一起的下层板(2),所述上层板(1)设有上腔体,所述下层板(2)设有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共同组成空腔,所述均温板还包括设于空腔内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上层板(1)相连、另一端与下层板(2)相连,所述均温板内还设有位于空腔内且固定到均温板内的毛细结构(22),所述支撑结构与毛细结构为非接触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均温板内具有空腔,所述的空腔内设有相变工质,均温板包括上层板(1)以及与上层板(1)固定到一起的下层板(2),所述上层板(1)设有上腔体,所述下层板(2)设有下腔体,所述上腔体和下腔体共同组成空腔,所述均温板还包括设于空腔内的支撑结构,所述支撑结构的一端与上层板(1)相连、另一端与下层板(2)相连,所述均温板内还设有位于空腔内且固定到均温板内的毛细结构(22),所述支撑结构与毛细结构为非接触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22)贴合于下腔体的底壁,所述毛细结构(22)的厚度不大于下腔体的深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设置在下层板(2)与上层板(1)之间的支撑柱,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在下腔体的底壁上,支撑柱的顶端与上层板(1)相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层板(1)、下层板(2)和支撑结构的材质均为铝,所述的毛细结构(22)为烧结粉末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均温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毛细结构(22)为带有网孔的结构。


6.一种用于生产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均温板的生产工装,其特征在于:包括工装盖板(3),所述的工装盖板(3)内腔之间形成用于铺设烧结粉末的注入腔,工装盖板(3)上开有与注入腔相通的用于注入毛...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飞飞丁磊李乐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恒创热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