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0531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2:1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包括立柱和升降平台,立柱和升降平台滑动连接,立柱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侧板,连接侧板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撑侧板,支撑侧板关于立柱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支撑侧板另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侧板,连接侧板、支撑侧板和安装侧板一体连接成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在立柱的安装侧板、连接侧板以及两个支撑侧板的表面设计一体成型的加强板和凹槽,避免了多余的开槽打孔,适用于批量组装,经济适用性强;加强板增加立柱整体的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同时具有定位和纠偏的作用,使升降平台在升降运动过程中保持精确的直线度;立柱整体铝合金材质,防污防锈,外表美观,便于装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属于升降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工业的快速发展,工业智能化和自动化已经成为当下的发展趋势。自动化和智能化工业生产过程中,自动升降设备的使用率也越来越大,各种工业场合都能出现一些升降设备的身影。尤其是升降立柱装置,作为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升降设备,因其具有广泛的使用率,所以对设备本身的结构构造、安装调试的简易程度、经济适用性以及运行效果具有很大的要求,这是目前升降设备中所不具备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其具体技术方案如下: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包括立柱和升降平台,立柱和升降平台滑动连接,所述立柱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侧板,所述连接侧板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撑侧板,所述支撑侧板关于立柱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支撑侧板另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侧板,连接侧板、支撑侧板和安装侧板一体连接成型。进一步的,所述连接侧板外壁的两端设置有朝向立柱外侧凸出的第一连接凹槽,所述第一连接凹槽之间设置有朝向立柱外侧凸出的第二连接凹槽,所述支撑侧板外壁设置有加强板,支撑侧板外壁靠近连接侧板端设置有朝向立柱内侧凹陷的第三连接凹槽,所述安装侧板外壁的两端设置有朝向立柱内侧凹陷的第一安装凹槽,所述第一安装凹槽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凹槽。进一步的,所述升降平台包括平台支架和滚轮固定架,所述滚轮固定架包括固定板和在固定板内壁两端垂直对称安装的连接板,所述固定板内壁与安装侧板外壁的第一安装凹槽和第二安装凹槽滑动连接,固定板外壁与平台支架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靠近固定板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传动滚轮组,第一传动滚轮组和固定板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滚轮组,所述第一传动滚轮组滚轮的轴线与其所在的连接板垂直,所述第二传动滚轮的轴线与其所在的连接板平行。进一步的,所述第一传动滚轮组之间的最小距离与支撑侧板外壁的加强板厚度对应,第一传动滚轮组对称分布在加强板两侧。进一步的,所述支撑侧板的加强板位于支撑侧板中部,所述加强板与支撑侧板一体成型。本技术的工作原理: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通过安装侧板、连接侧板以及两个支撑侧板一体围绕形成立柱,立柱与升降平台滑动连接。安装侧板开设有第一安装凹槽和三个第二安装凹槽,立柱通过安装侧板上的安装凹槽固定;支撑侧板中间一体成型有加强板,滚轮固定架上安装的第一传动滚轮组对称分布在加强板两侧,并与加强板两侧面相切,起到定位作用,同时加强板保证了立柱的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连接侧板开设有第一连接凹槽和三个第二连接凹槽,通过第一连接凹槽和三个第二连接凹槽实现与其他立柱或设备进行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在立柱的安装侧板、连接侧板以及两个支撑侧板的表面设计一体成型的加强板和凹槽,方便立柱与升降平台和其他设备的安装连接,避免了多余的开槽打孔,适用于批量组装,经济适用性强;加强板增加立柱整体的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同时在加强板两侧安装第一传动滚轮组,对第一传动滚轮组和滚轮固定架有定位和纠偏的作用,使升降平台在升降运动过程中保持精确的直线度;立柱整体铝合金材质,防污防锈,外表美观,便于装运。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图,图3是本技术的立柱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升降平台结构示意图,图中:1—立柱,110-支撑侧板,111-加强板,112-第三连接凹槽,120-连接侧板,121-第一连接凹槽,122-第二连接凹槽,130-安装侧板,131-第一安装凹槽,132-第二安装凹槽,2—升降平台,210—平台支架,220—滚轮固定架,221—第二传动滚轮组,222—第一传动滚轮组,223-连接板,224-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现在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这些附图均为简化的示意图,仅以示意方式说明本技术的基本结构,因此其仅显示与本技术有关的构成。如图1和图2所示,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包括立柱1和升降平台2,立柱1和升降平台2滑动连接。立柱1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侧板120,连接侧板120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撑侧板110,支撑侧板110关于立柱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支撑侧板110另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侧板130。连接侧板120、支撑侧板110和安装侧板130一体连接成型。其中,连接侧板120外壁的两端设置有朝向立柱1外侧凸出的第一连接凹槽121,第一连接凹槽121之间等距设置有朝向立柱1外侧凸出的三个第二连接凹槽122;支撑侧板110外壁中部朝向立柱1外侧凸出设置有加强板111,支撑侧板110外壁靠近连接侧板120端设置有朝向立柱1内侧凹陷的第三连接凹槽112;安装侧板130外壁的两端设置有朝向立柱1内侧凹陷的第一安装凹槽131,第一安装凹槽131之间等距设置有朝向立柱1内侧凹陷的三个第二安装凹槽132。立柱1上的各个侧板上开的槽均为T型槽。升降平台2包括平台支架210和滚轮固定架220,平台支架210和滚轮固定架220通过螺钉连接固定。平台支架210为方形框架,框架相对两侧表面焊接有方形平台板。滚轮固定架220包括固定板224和在固定板224内壁两端垂直对称安装的连接板223,固定板224外壁与平台支架210固定连接,连接板223靠近固定板224的两端均设置有两个第一传动滚轮组222,第一传动滚轮组222和固定板224之间设置有第二传动滚轮组221,第一传动滚轮组222滚轮的轴线与其所在的连接板223垂直,第二传动滚轮的轴线与其所在的连接板223平行。其中,连接板223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两组第一传动滚轮组222,同端的两组第一传动滚轮组222对称安装,在于立柱1配合安装时,实现第一传动滚轮组222分布在加强板111两侧并与加强板111相切滚动,第二传动滚轮组221在支撑侧壁表面滚动。调节装配时,装配人员只需要将安装好的升降平台与立柱的凹槽和加强板对应连接,使第一传动滚轮组与支撑侧壁上的加强板相应贴合滚动,且第一传动滚轮组不与支撑侧板所在平面干涉,保持间距,同时,保证第二传动滚轮组与支撑板所在平面贴合滚动;不需要多余打孔开槽,仅需配合连接即可。本技术通过在在立柱的安装侧板、连接侧板以及两个支撑侧板的表面设计一体成型的加强板和凹槽,方便立柱与升降平台和其他设备的安装连接,避免了多余的开槽打孔,适用于批量组装,经济适用性强;加强板增加立柱整体的结构强度和使用性能,同时在加强板两侧安装第一传动滚轮组,对第一传动滚轮组和滚轮固定架有定位和纠偏的作用,使升降平台在升降运动过程中保持精确的直线度;立柱整体铝合金材质,防污防锈,外表美观,便于装运。本
技术人员可以理解,除非另外定义,这里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术语和科学术语)具有与本申请所属领域中的普通技术人员的一般理解相同的意义。还应该理解的是,诸如通用字典中定义的那些术语应该被理解为具有与现有技术的上下文中的意义一致的意义,并且除非像这里一样定义,不会用理想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升降平台(2),立柱(1)和升降平台(2)滑动连接,所述立柱(1)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侧板(120),所述连接侧板(120)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撑侧板(110),所述支撑侧板(110)关于立柱(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支撑侧板(110)另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侧板(130),连接侧板(120)、支撑侧板(110)和安装侧板(130)一体连接成型。/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立柱(1)和升降平台(2),立柱(1)和升降平台(2)滑动连接,所述立柱(1)包括一体成型的连接侧板(120),所述连接侧板(120)两端分别垂直连接有支撑侧板(110),所述支撑侧板(110)关于立柱(1)中心轴线对称设置,支撑侧板(110)另一端垂直连接有安装侧板(130),连接侧板(120)、支撑侧板(110)和安装侧板(130)一体连接成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侧板(120)外壁的两端设置有朝向立柱(1)外侧凸出的第一连接凹槽(121),所述第一连接凹槽(121)之间设置有朝向立柱(1)外侧凸出的第二连接凹槽(122),所述支撑侧板(110)外壁设置有加强板(111),支撑侧板(110)外壁靠近连接侧板(120)端设置有朝向立柱(1)内侧凹陷的第三连接凹槽(112),所述安装侧板(130)外壁的两端设置有朝向立柱(1)内侧凹陷的第一安装凹槽(131),所述第一安装凹槽(131)之间设置有第二安装凹槽(132)。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升降机的升降立柱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标智能储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