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6275126 阅读:62 留言:0更新日期:2023-01-07 10: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包括:车体,车体内部连接有举升轴机构,举升轴机构两侧均连接有举升梁机构,举升轴机构带动举升梁机构升降,进而带动第二行走轮进行升降。该结构通过穿梭车带动举升轴转动,驱动两端的凸轮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梁做上下运动,升降梁会带动连接板进行升降,进而带动第二行走轮升降,当需要在前后方向行走时,通过举升轴带动第二行走轮下降,使得第二行走轮接触轨道,达到进行前后方向行走;当需要在左右方向行走时,通过带动第二行走轮上升,使得第一行走轮接触轨道,达到进行左右方向行走,使得四个方向都可以按需移动,结构简单,功能易行,降低了换向结构的成本。低了换向结构的成本。低了换向结构的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仓储物流输送
,尤其涉及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穿梭车是一种用于自动化物流系统中的智能型搬运设备,目前广泛应用于自动化立体仓库中,能大幅度提高自动化立体仓库的效率、降低人的劳动强度、降低产品的生产成本。现有穿梭车主要是采用有直线往复式结构,能够使货物在输送线路上实现正反向流动,进而满足物料进出库等多种仓库模式。由于现有穿梭车采用的都是直线型穿梭车,只能在单条巷道上运动,这就需要更多的穿梭车才能满足穿梭车库房的进出库需求,增加了仓库的投入成本。
[0003]因此穿梭车工作时需要使用换向结构进行节约成本,但是现有的四向车换向结构内部构造较为复杂,需要通过多种联动方式达到四向车换向,导致换向结构成本较高,且不方便维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现有技术中悬臂结构在工作时存在的上述问题,现提供一种旨在结构简单,成本较低的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
[0005]具体技术方案如下:
[0006]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包括:
[0007]车体,所述车体内部连接有举升轴机构,所述举升轴机构两侧均连接有举升梁机构,所述举升梁机构一侧与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设置有限制其移动方向的限位机构,所述车体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行走轮,所述连接板一侧设置有第二行走轮,所述举升轴机构带动举升梁机构升降,进而带动第二行走轮进行升降。
[0008]优选的,所述举升梁机构还包括:
[0009]导向轴,下方与所述车体连接;
[0010]升降梁,下方与所述导向轴连接;
[0011]开槽,开设在所述升降梁表面。
[0012]优选的,所述举升轴机构用以对举升梁机构进行升降其中,所述举升轴机构还包括:
[0013]举升轴,设置在所述车体内部;
[0014]凸轮,连接在所述举升轴两端。
[0015]优选的,所述限位机构设置在连接板两侧,所述限位机构还包括:
[0016]限位板,固定在所述车体外表面;
[0017]滑槽,开设在所述限位板内部。
[0018]优选的,所述车体内部设置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用于支撑举升轴。
[0019]优选的,所述举升轴机构设置有两个,所述举升梁机构和行走轮机构均设置有四
个。
[0020]优选的,所述导向轴位于升降梁与车体之间。
[0021]优选的,所述开槽与凸轮相适配。
[0022]优选的,每个所述第二行走轮一侧固定有两个所述第二行走轮。
[0023]优选的,所述滑槽与连接板相适配。
[0024]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或有益效果:
[0025](1)本技术通过设置有举升轴机构、举升梁机构和第二行走轮,通过穿梭车带动举升轴转动,驱动两端的凸轮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梁做上下运动,升降梁会带动连接板进行升降,进而带动第二行走轮升降,当需要在前后方向行走时,通过举升轴带动第二行走轮下降,使得第二行走轮处于低位,第二行走轮低于第一行走轮,第二行走轮接触轨道,达到进行前后方向行走;当需要在左右方向行走时,通过举升轴带动第二行走轮上升,使得第一行走轮处于低位,第一行走轮低于第二行走轮,第一行走轮接触轨道,达到进行左右方向行走,使得四个方向都可以按需移动,结构简单,功能易行,降低了换向结构的成本,且方便进行维修。
[0026](2)本技术通过设置有限位机构和导向轴,通过连接板只能在限位板内部开设的滑槽内进行上下滑动,确保了行走轮机构的位置,防止第二行走轮偏离轨道,通过导向轴限定升降梁只能进行竖直升降,对升降梁的位置进行了限定,增强了装置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0027]参考所附附图,以更加充分的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然而,所附附图仅用于说明和阐述,并不构成对本技术范围的限制。
[0028]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换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0029]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换向结构的俯视图;
[0030]图3为图1换向结构中举升梁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1]图4为图1换向结构中举升轴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2]图5为图1换向结构中限位机构的局部示意图。
[0033]上述附图标记表示:
[0034]1、车体;2、举升轴机构;3、举升梁机构;5、限位机构;6、第一行走轮;7、支撑板;201、举升轴;202、凸轮;31、导向轴;32、升降梁;33、开槽;41、连接板;42、第二行走轮;51、限位板;52、滑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35]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
[0036]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左”、“右”、“竖直”、“水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
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术语“第一”、“第二”、“第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此外,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
[0037]参照图1

5,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的实施例,包括:车体1,车体1内部连接有举升轴机构2,举升轴机构2两侧均连接有举升梁机构3,举升梁机构3一侧与连接板41连接,连接板41设置有限制其移动方向的限位机构5,车体1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行走轮6,所述连接板41一侧设置有第二行走轮42,举升轴机构2带动举升梁机构3升降,进而带动第二行走轮42进行升降;通过穿梭车带动举升轴201转动,驱动两端的凸轮202做圆周运动,从而带动升降梁32做上下运动,升降梁32会带动连接板41进行升降,进而带动第二行走轮42升降,当需要在前后方向行走时,通过举升轴201带动第二行走轮42下降,使得第二行走轮42处于低位,第二行走轮42低于第一行走轮6,第二行走轮42接触轨道,达到进行前后方向行走;当需要在左右方向行走时,通过举升轴201带动第二行走轮42上升,使得第一行走轮6处于低位,第一行走轮6低于第二行走轮42,第一行走轮6接触轨道,达到进行左右方向行走,使得四个方向都可以按需移动,结构简单,功能易行,降低了换向结构的成本,且方便进行维修。
[0038]如图3所示,举升梁机构3还包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内部连接有举升轴机构(2),所述举升轴机构(2)两侧均连接有举升梁机构(3),所述举升梁机构(3)一侧与连接板(41)连接,所述连接板(41)设置有限制其移动方向的限位机构(5),所述车体(1)两侧均连接有第一行走轮(6),所述连接板(41)一侧设置有第二行走轮(42),所述举升轴机构(2)带动举升梁机构(3)升降,进而带动第二行走轮(42)进行升降。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梁机构(3)还包括:导向轴(31),下方与所述车体(1)连接;升降梁(32),下方与所述导向轴(31)连接;开槽(33),开设在所述升降梁(32)表面。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车换向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举升轴机构(2)用以对举升梁机构(3)进行升降其中,所述举升轴机构(2)还包括:举升轴(201),设置在所述车体(1)内部;凸轮(202),连接在所述举升轴(201)两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欧标智能储存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