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耳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7581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56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降噪耳机,通过在耳机中设置支管连通所述耳机内部的音腔与外部环境,该支管起到低通滤波的作用,将从外部环境进入音腔的高频噪声滤除,从而降低外部环境噪声对音腔内部的音质的影响,从而实现被动降噪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耳机
本申请涉及消费类电子产品
,尤其涉及处理音频的电子设备。
技术介绍
耳机在使用过程中,如果周围环境中的噪声很大,会严重干扰耳机内部的声音信号,所以一般希望对周围环境的噪声进行很好的隔离,使用户在通过耳机聆听音频信号的时候,不受到影响。在耳机的内部设置有音腔,在音腔内部设置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振膜用于产生声波,所述声波通过所述音腔传输到用户的耳朵。在外部环境中的噪声传入所述音腔内时,就会对所述音腔内的声波产生影响,如何降低所述噪声的影响,是目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降噪耳机,以降低外部环境中的噪声对耳机的音质的影响。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耳机接听端,所述耳机接听端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转化为声波,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音腔,所述音腔包括相邻设置的前腔和后腔,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交界的位置,所述耳机接听端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连通所述前腔,所述后腔,以及外部环境。所述支管将前腔,后腔,以及外部环境同时相连,可以允许从外部环境进入的低频声波通过,并滤除从外部环境进入的高频声波。从而,减少从外部环境进入前腔的噪声,实现较佳的被动降噪(Passivenoisereduction,PNR)效果。进一步地,所述支管将所述前腔及所述后腔同时耦合到所述耳机的外部环境,可以泄放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内部的气压,均衡所述前腔内的气压,所述后腔内的气压以及外部环境的气压,这样,可以提高在声波的压力脉动的冲击下的振膜的可靠性,以及提高人耳的声舒适性。在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管采用三通管路的结构形式,所述三通管路包括枢纽管路,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第三管路均与所述枢纽管路连通,所述枢纽管路位于所述后腔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前腔连通的端部为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三管路与所述后腔连通的端部为第三开口端,所述第三开口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开口。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为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端开设有1个或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端朝向所述前腔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端朝向所述后腔壳的外侧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后腔壳的外侧连通。其中,所述后腔壳用于包围所述后腔。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三通管路包括枢纽管路,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均与所述枢纽管路连通,所述枢纽管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三开口。所述枢纽管路位于所述后腔内。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第一管路与所述前腔连通的端部为第一开口端,所述第一开口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第一开口。所述第二管路与所述外部环境连通的一端为第二开口端,所述第二开口端开设有1个或多个第二开口。所述第一开口端朝向所述前腔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一开口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第二开口端朝向所述后腔壳的外侧延伸,并通过所述第二开口与所述后腔壳的外侧连通,所述后腔壳用于包围所述后腔。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五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驱动器开设有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所述第一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驱动器的振膜之外的位置。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或第三种或第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耳机接听端还可以包括障板,将所述驱动器安装在所述障板上,所述障板和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的交界位置。所述障板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一通孔,所述第一通孔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所述第一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前腔连通。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二种至第六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的任意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七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后腔壳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第二通孔,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后腔和外部环境。所述第二开口端通过所述第二通孔与外部环境连通。在第一方面的第八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管包括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二通管,以及连通所述后腔和外部环境的二通管。在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音腔还包括附加后腔,所述支管进一步用于连通所述附加后腔,所述附加后腔包围在所述后腔的外部,所述后腔的一侧与所述前腔相邻,另一侧与所述附加后腔相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九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支管采用四通管路的结构形式,所述四通管路包括A管路,B管路,C管路,D管路以及枢纽管路。所述A管路,所述B管路,所述C管路以及所述D管路均与所述枢纽管路连通。所述枢纽管路可以位于所述附加后腔,所述枢纽管路也可以跨越所述后腔和所述附加后腔。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A管路的A开口端朝向所述前腔延伸,并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A开口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A开口,所述一个或多个A开口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B管路的B开口端朝向所述后腔延伸,并与所述后腔连通,所述B开口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B开口,所述一个或多个B开口与所述后腔连通。所述C管路的C开口端朝向所述附加后腔延伸,并与所述附加后腔连通,所述C开口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C开口,所述一个或多个C开口与所述附加后腔连通。所述D管路的D开口端朝向附加后腔壳的外部延伸,并与外部环境连通,所述D开口端开设有1个或多个D开口,所述1个或多个D开口与外部环境连通。其中,所述附加后腔壳用于包围所述附加后腔。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种所述A管路的A开口端可以通过所述前腔与所述后腔之间的第一通孔,与所述前腔连通。第二种所述A管路的A开口端通过所述前腔与所述附加后腔之间的隔板的通孔,与所述前腔连通。所述四通管路设置所述第一种A管路和所述第二种A管路中的一种或两种。其中,所述前腔与所述附加后腔通过隔板隔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或第十二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种所述B管路的B开口端可以通过所述后腔壳的通孔,与所述后腔连通。在所述枢纽管路延伸到所述后腔的情况下,第二种所述B管路连接在所述枢纽管路位于所述后腔的部分,则不需要穿过所述后腔与所述附加后腔之间的后腔壳的通孔,并且第二种所述B管路可以进一步简化为一个或多个B开口,将所述一个或多个B开口开设在所述枢纽管路位于所述后腔的部分。所述四通管路设置所述第一种B管路和所述第二种B管路中的一种或两种。所述附加后腔与所述后腔之间通过后腔壳隔离。结合第一方面的第十一种或第十二种或第十三种可能的实现方式,在第十四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种所述C管路的C开口端通过所述后腔壳的通孔,与所述附加后腔连通。在所述枢纽管路延伸到所述附加后腔的情况下,第二种所述C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耳机接听端,所述耳机接听端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转化为声波,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音腔,所述音腔包括相邻设置的前腔和后腔,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交界的位置,所述耳机接听端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连通所述前腔,所述后腔,以及外部环境。/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耳机接听端,所述耳机接听端包括壳体以及位于所述壳体内部的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用于接收音频信号,并将所述音频信号转化为声波,所述壳体内部设置有音腔,所述音腔包括相邻设置的前腔和后腔,所述驱动器设置在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交界的位置,所述耳机接听端还包括支管,所述支管连通所述前腔,所述后腔,以及外部环境。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接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采用三通管路的结构形式,所述三通管路包括枢纽管路,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第三管路均与所述枢纽管路连通,所述枢纽管路位于所述后腔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耳机接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三通管路包括枢纽管路,第一管路,以及第二管路,所述第一管路,以及所述第二管路均与所述枢纽管路连通,所述枢纽管路位于所述后腔内,所述枢纽管路开设有一个或多个开口。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接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包括连通所述前腔和所述后腔二通管,以及连通所述后腔和外部环境的二通管。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耳机接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音腔还包括附加后腔,所述支管进一步连通所述附加后腔,所述附加后腔包围在所述后腔的外部,所述后腔的一侧与所述前腔相邻,另一侧与所述附加后腔相邻。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接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采用四通管路的结构形式,所述四通管路包括A管路,B管路,C管路,D管路以及枢纽管路,所述A管路,所述B管路,所述C管路以及所述D管路均与所述枢纽管路连通,所述枢纽管路位于所述附加后腔,或者所述枢纽管路跨越所述后腔和所述附加后腔。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接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包括连通所述前腔,所述后腔,以及所述附加后腔的三通管路,以及连通所述附加后腔与外部环境的两通管路,所述三通管路包括枢纽管路,第一管路,第二管路以及第三管路,所述第一管路,所述第二管路,以及所述第三管路均与所述枢纽管路连通,所述枢纽管路位于所述后腔或所述附加后腔内,或者所述枢纽管路跨越所述后腔和所述附加后腔。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耳机接听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支管包括连通所述前腔,所述附加后腔,以及外部环境的三通管路,以及连通所述后腔与所述附加后腔的两通管路,所述三通管路包括枢纽管路,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吴融融郑勇马国臻角田直隆李贤胜
申请(专利权)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