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周承昊专利>正文

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8143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其包括车体,车体的侧部安装有车门,车门的侧边固装有定位盘,定位盘上转动安装有压盘,压盘与车体固定连接,定位盘与压盘的配合面上开设有顶簧槽,顶簧槽内安装有限位块,顶簧槽内还安装有迫使限位块压靠在压盘上的顶簧,限位块顶靠在压盘上且可跟随车门开关闭在压盘上滑动,压盘与定位盘的配合面上开设有节点槽,节点槽位于限位块滑动行程的路径上。该关门具有两段式的车门开启过程,并能够利用车门的一段开启对车身后方车辆、行人进行预警提醒,避免交通事故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
本技术涉及汽车安全领域,具体的说是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
技术介绍
汽车开门时,如果侧边有行人、自行车、电动车或其它汽车经过时,很容易发生碰撞事故,俗称“开门杀”。为了有效避免该问题,目前出现了一种“荷兰式”汽车开门法(简称“荷式开门法”),其主张用距离车门较远的一只手开门,也即左侧乘客开左侧车门时需使用右手,右侧乘客开右侧车门时需使用左手。基于此,把荷兰式开门法的理念用硬件表达出来,本案的申请人于2019年8月8日提交了一份名称为“荷兰式开门装置”的技术专利,该开门装置通过改变拉手的位置,并针对拉手单独设置机械式或电磁式的限位和释放机构,以半强制的方式要求乘客采用荷式开门法。但是目前仍然存在的问题是,荷兰式开门法的防护性能有限,而且无法跟随乘客的身材大小进行车门开启角度的调控,若是开启角度过大,车门外展的距离过长,仍不足以起到安全避险的作用,即身材高大、手臂较长的乘客可能会导致车门开启角度过大,仍然会造成“开门杀”的问题。为了应对此类问题,本案的申请人提出一种“两段式开门法”的设计构想,通过两次开门以弥补荷兰式开门法存在的问题,即第一阶段先将车门开启一个较小的角度(约15度左右),通过这个开启角度给予后方车辆、行人予以警示,乘客也可通过这个车门角度观察车身后方是否有车辆、行人通过,当确定安全后,乘客再进行车门二段开启,达到最大开启角度,然后安全下车。把两段式开门法的理念用硬件表达出来,申请人研发出一种能够运用两段式开门法的汽车车门,并提出专利保护。专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控制车门开启角度,对车身后方车辆、行人进行预警提醒的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包括车体,车体的侧部安装有车门,其结构特点是:车门的侧边固装有定位盘,定位盘上转动安装有压盘,压盘与车体固定连接,定位盘与压盘的配合面上开设有顶簧槽,顶簧槽内安装有限位块,顶簧槽内还安装有迫使限位块压靠在压盘上的顶簧,限位块顶靠在压盘上且可跟随车门开关闭在压盘上滑动,压盘与定位盘的配合面上开设有用于卡合限位块的节点槽,节点槽位于限位块滑动行程的路径上。采用上述结构后,在车门开启过程中,乘客需拉动车门内把手,此时压缩的车门密封条得到释放并将车门弹出一定角度,车门开始一段开启,当车门转动到预定角度后,限位块卡合进节点槽,此时车门与车身相对固定不再继续转动,由于这时车门已经外展到一定距离,从车身后侧可以观察到前方车辆的车门即将开启,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此时车身后方若有车辆或行人通过,可通过此车门预知前方车辆即将开启车门有人即将下车,从而及时避让。此外,位于车辆上的乘客也可通过此开启角度观看车辆后方是否有车辆或行人,当确定安全后,乘客可轻推车门,使车门二段开启,达到最大开启角度,然后安全下车。关于定位盘的具体结构,定位盘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压盘,压盘的侧部设有将两个压盘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连接板,定位盘插装在两个压盘之间,压盘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顶簧槽,顶簧槽内均安装有顶簧和限位块,两个压盘朝向定位盘的一侧均开设有节点槽。压盘上下设置有两个,并将定位盘夹持在中间,使压盘转动过程更加稳固。关于限位块的第一种实施例,限位块包括方形滑块,顶簧槽为大小与方形滑块相适配的方孔槽,限位块包括方形滑块,滑块上下滑动安装在顶簧槽内,滑块的上端固设有探出顶簧槽的限位方锥,限位方锥朝向车体一侧锥面的锥度小于远离车体一侧的锥面的锥度。采用上述结构后,当车门开启时,限位方锥锥度较小的一面顶靠在节点槽上,使得只有施加较大的力才能实现车门二段开启;当车门关闭时,限位方锥锥度较大的一面顶靠在节点槽上,使得车门更加容易关闭。关于在限位块的第一种实施例中节点槽的结构,节点槽呈长方形且大小与限位方锥相适应,节点槽开设在距离车门开启至度处。优选的,车门的一段开启角度为度,当车门开启至度时节点槽与限位块相配合,因此节点槽设置在从车门关闭状态到开启状态,限位块围绕中心杆转动到度处。关于限位块的第二种实施例,限位块呈球形,节点槽高度小于限位块的半径、大小与限位块相适应,节点槽开设在距离车门开启至度处。球形限位块更加方便控制。关于在限位块的第二种实施例中顶簧槽的具体结构,顶簧槽为与顶簧外形相适配的圆孔槽,顶簧的一端顶靠在顶簧槽底部,另一端顶靠在限位块上。关于定位盘和压盘的转动结构,定位盘和压盘上对应开设有中心孔,定位盘和压盘中插装有贯穿中心孔的中心杆,中心杆的上下两端均探出压盘的中心孔,中心杆的探出部位上螺装有限位螺母。中心杆与中心孔的配合为间隙配合,定位盘和压盘可以起到铰链的作用,因此,车门安装过程中可以不安装铰链。当然也可以将顶簧槽和节点槽结构设置在铰链上,而不安装定位盘和压盘等部件。为了增强车门转动配合的可靠性,车门和车体之间安装有铰链,铰链的两个固定部分别与车门或车体固定连接,铰链的转动中心与中心杆同轴心。安装铰链后,由铰链对车门进行支撑,定位盘和压盘仅起到一段开启时的限位作用,从而延长定位盘和压盘的使用寿命。关于定位盘和压盘的安装结构,定位盘和压盘的侧边固装有连接臂,连接臂上开设有用于连接车体或车门的连接孔。安装定位盘和压盘时,在车门以及车身上打孔,然后通过螺栓将该孔与连接臂上的连接孔进行连接,最后再利用螺母旋紧固定。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下面对本技术的优点效果进行具体分析。综上所述本技术在车门开启过程中,乘客需拉动车门内把手,此时压缩的车门密封条得到释放并将车门弹出一定角度,车门开始一段开启,当车门转动到预定角度后,限位块卡合进节点槽,此时车门与车身相对固定不再继续转动,由于这时车门已经外展到一定距离,从车身后侧可以观察到前方车辆的车门即将开启,起到一定的预警作用,此时车身后方若有车辆或行人通过,可通过此车门预知前方车辆即将开启车门有人即将下车,从而及时避让。此外,位于车辆上的乘客也可通过此开启角度观看车辆后方是否有车辆或行人,当确定安全后,乘客可轻推车门,使车门二段开启,达到最大开启角度,然后安全下车。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点的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压盘和定位盘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4为限位块第一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5为在限位块第一种实施例中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限位方锥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限位块第二种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8为在限位块第二种实施例中定位盘的结构示意图;图9为图1中C点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10为图1中D点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车门1、车体2、铰链3、连接臂4、压盘5、定位盘6、中心杆7、限位块8、顶簧9、顶簧槽10、节点槽11、中心孔12、限位螺母13、连接板14、滑块15、限位方锥16、车门限位器17。具体实施方式参照附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包括车体(2),车体(2)的侧部安装有车门(1),其特征是:车门(1)的侧边固装有定位盘(6),定位盘(6)上转动安装有压盘(5),压盘(5)与车体(2)固定连接,定位盘(6)与压盘(5)的配合面上开设有顶簧槽(10),顶簧槽(10)内安装有限位块(8),顶簧槽(10)内还安装有迫使限位块(8)压靠在压盘(5)上的顶簧(9),限位块(8)顶靠在压盘(5)上且可跟随车门(1)开关闭在压盘(5)上滑动,压盘(5)与定位盘(6)的配合面上开设有用于卡合限位块(8)的节点槽(11),节点槽(11)位于限位块(8)滑动行程的路径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包括车体(2),车体(2)的侧部安装有车门(1),其特征是:车门(1)的侧边固装有定位盘(6),定位盘(6)上转动安装有压盘(5),压盘(5)与车体(2)固定连接,定位盘(6)与压盘(5)的配合面上开设有顶簧槽(10),顶簧槽(10)内安装有限位块(8),顶簧槽(10)内还安装有迫使限位块(8)压靠在压盘(5)上的顶簧(9),限位块(8)顶靠在压盘(5)上且可跟随车门(1)开关闭在压盘(5)上滑动,压盘(5)与定位盘(6)的配合面上开设有用于卡合限位块(8)的节点槽(11),节点槽(11)位于限位块(8)滑动行程的路径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其特征是:所述定位盘(6)的上下两侧均安装有压盘(5),压盘(5)的侧部设有将两个压盘(5)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的连接板(14),定位盘(6)插装在两个压盘(5)之间,压盘(5)的上下两侧均开设有顶簧槽(10),顶簧槽(10)内均安装有顶簧(9)和限位块(8),两个压盘(5)朝向定位盘(6)的一侧均开设有节点槽(1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两段式开门法的车门,其特征是:所述限位块(8)包括方形滑块(15),顶簧槽(10)为大小与方形滑块(15)相适配的方孔槽,滑块(15)上下滑动安装在顶簧槽(10)内,滑块(15)的上端固设有探出顶簧槽(10)的限位方锥(16),限位方锥(16)朝向车体(2)一侧锥面的锥度小于远离车体(2)一侧的锥面的锥度。


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丛欣铎陈健吴洪彩周子扬贾跃远郄鑫龙李瑜轩李忠鑫刘宇鹏吕欣倬马元鹏林子馨周承卿刘晓萱
申请(专利权)人:周承昊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