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7878823 阅读:2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1:0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数控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各个形面的容差分配情况;步骤2:去除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中底角R1和转角R2;步骤3:调整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的厚度,得到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外形面、内形面;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外形面、内形面,将底角R1和转角R2增加至新的内形面,从而得到新的筋条与缘条,本发明专利技术能有效避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各个面容差分配不同时,产生的错误;还能避免编程时频繁地修改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减轻编程的工作量;同时可以采用整体加工的方法来编辑加工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还能避免碰撞或过切,提高加工的安全性,将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方法得到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应用于数控加工仿真中,能有效的防止过切,杜绝超差,提升产品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数控加工
,具体涉及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
技术介绍
飞机零件工艺数模是把零件供应状态表、指令性交接状态表、工程更改指令、技术单等相关信息贯彻融合到设计数模中而得到的加工数模。飞机零件设计模型与实际加工的零件是不同的。由于飞机零件在装配时,各零件之间或零件与蒙皮之间存在一定的配合关系。一般零件外形为负差,为保证缘条厚度,缘条内型为正差,还有在下陷部位一般都要加深。在数控加工时,如果零件内型全部取为正差,筋条的厚度就会增加,那整架飞机的重量就会增加;那就只能缘条内型为正差,而筋条厚度不变,这样就会造成零件缘条和筋条之间产生台阶。目前,过去的方法是在设计数模的基础上,根据零件供应状态表、指令性交接状态表、工程更改指令、技术单等相关信息在编程中通过调整各个面不同的偏移量来实现具体现实所需零件的要求,由于零件缘条和筋条之间有台阶,刀具路径就会计算不出来或者连接不光滑,必须要更改驱动面的连接条件,而在一个飞机零件中,缘条和筋条的连接之处很多,这就增加了建模驱动面的工作量,并且容易出错。在加工同一部位时,会用大小不同的刀具多次铣削,那每次都去调整驱动面的偏移量,就会增加重复的工作。而且,对于大型复杂零件,各处的偏差值不同,用原来的方法有可能会产生遗漏,同时也容易出错。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获取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各个形面的容差分配情况;步骤2:去除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中底角R1和转角R2;步骤3:调整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的厚度,得到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外形面、内形面;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外形面、内形面,将底角R1和转角R2增加至新的内形面,从而得到新的筋条与缘条。进一步,步骤1是根据飞机零件工艺容差的规定及零件供应状态表、指令性交接状态表、工程更改指令、技术单的信息,来获取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各个形面的容差分配情况。进一步,步骤1所述的形面包括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调整飞机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的厚度,是在catia软件中进行调整。进一步,步骤3所述的调整飞机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的厚度,具体是根据外形公差、缘条公差来确定,调整飞机工艺模型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厚度,是根据下陷公差来确定。进一步,飞机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的厚度调整规则为:根据外形公差,外形面减少相应的厚度,其减小量位于外形面公差范围内;内形面增加相应的厚度,其增加量也位于外形面公差范围。进一步,当外形公差范围是在-0.3~-0.6mm之间,缘条公差为-0.2~+0.2mm时,调整飞机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使原始外形面厚度减小0.3mm,原始内形面厚度增加0.4mm。进一步,当下陷公差范围是在-0.7~-1.2mm之间时,调整飞机工艺模型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厚度,使原始下陷外形面厚度减小0.8mm,原始下陷内形面厚度增加0.9mm。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出的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能有效避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各个面容差分配不同时,产生的错误;还能避免建模时频繁地修改面与面之间的连接关系,减轻编程的工作量;同时可以采用整体加工的方法来编辑加工本专利技术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大大提高了编程效率;还能避免碰撞或过切,提高加工的安全性,将根据本专利技术的方法的到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应用于数控加工仿真中,能有效的防止过切,杜绝超差,提升产品质量。附图说明图1为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示意图;图2为去除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中底角R1和转角R2后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示意图;图3为调整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的厚度后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示意图;图4是将底角R1和转角R2增加至新的内形面与外形面边缘后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示意图;其中,1、原始外形面,2、原始内形面,3、缘条,4、下陷外形面,5、筋条,6、下陷内形面,7、底角R1,8、转角R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照附图,通过对实施例的描述,对本专利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如所涉及的各构件的形状、构造、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位置及连接关系、各部分的作用及工作原理、制造工艺及操作使用方法等,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以帮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对本专利技术的构思、技术方案有更完整、准确和深入的理解: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根据飞机零件工艺容差的规定及零件供应状态表、指令性交接状态表、工程更改指令、技术单的信息,来获取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的容差分配情况;如图1所示。步骤2:去除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中底角R1和转角R2;如果不去除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底角R1和转角R2,在进行模型修正时,会变得很复杂,以至于无法计算;即使得到了偏移量,也会产生台阶,不易过渡,如图2所示。步骤3:在catia软件中,根据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的下陷公差范围,调整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的厚度,得到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外形面、内形面;如图3所示。飞机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的厚度调整规则为:根据外形公差、缘条公差,外形面减少相应的厚度,其减小量位于外形面公差范围内;内形面增加相应的厚度,其增加量也位于外形面公差范围。当外形公差范围是在-0.3~-0.6mm之间,零件缘条的公差为±0.2时,调整飞机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使原始外形面厚度减小0.3mm,原始内形面厚度增加0.4mm。当技术状态要求下陷加深+0.4~+0.6mm,即下陷公差范围是在-0.7~-1.2mm时,调整飞机工艺模型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使原始下陷外形面厚度减小0.8mm,原始下陷内形面厚度增加0.9mm。一般,零件的外形测量公差为所以外形取-0.1mm,数模外形向内减少0.1mm,缘条向内增加0.2mm,(给外形留0.1打磨余量。)这样,就得到一个满足装配要求的工艺数模,在编程时只单纯考虑选择用什么功能或方式来实现把毛胚切削成零件。特别情况,对于大型复杂飞机零件的数控加工,比如,外形测量公差为缘条的壁厚公差为±0.2,下陷处加深考虑外形多为两面加工,由于两次定位会有误差,就可能产生接刀痕,所以留0.1mm的打磨量;那外形减少0.3mm,内型为保证壁厚增加0.4mm;下陷的公差范围在之间,那么取中间值,此处外形减小0.8mm,内型相应增加0.9mm。按照这个公差分配方案把偏差值补偿到数模中,从而得到一个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1:获取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各个形面的容差分配情况;/n步骤2:去除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中底角R1和转角R2;/n步骤3:调整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的厚度,得到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外形面、内形面;/n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外形面、内形面,将底角R1和转角R2增加至新的内形面,从而得到新的筋条与缘条。/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获取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各个形面的容差分配情况;
步骤2:去除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中底角R1和转角R2;
步骤3:调整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的厚度,得到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外形面、内形面;
步骤4:根据步骤3得到的新的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外形面、内形面,将底角R1和转角R2增加至新的内形面,从而得到新的筋条与缘条。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是根据飞机零件工艺容差的规定及零件供应状态表、指令性交接状态表、工程更改指令、技术单的信息,来获取原始飞机零件工艺模型各个形面的容差分配情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所述的形面包括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飞机零件工艺模型的修改拟合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3所述的调整飞机工艺模型原始外形面、原始内形面、原始下陷外形面、原始下陷内形面的厚度,是在catia软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卢永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贵州飞机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