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2735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31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属于散热器技术领域,包括散热器、高温散热部和低温散热部,所述散热器包括上箱盖、下箱盖、散热芯体及底座,所述下箱盖设于底座上,所述散热芯体设于上箱盖与下箱盖之间,所述高温散热部的高温水管设于散热芯体内;所述低温散热部的低温水管设于散热芯体内靠近高温水管处。该种高效散热器组件设有高温和低温散热系统,而且两套系统共用同一个散热芯片,可有效提高散热芯片的利用率,而且节省设备空间,降低了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
本专利技术属于散热器
,具体地,涉及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
技术介绍
散热器是热水(或蒸汽)采暖系统中重要的、基本的组成部件,热水在散热器内降温(或蒸汽在散热器内凝结)向室内供热,达到采暖的目的。散热器的金属耗量和造价在采暖系统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因此,散热器的正确选用涉及系统的经济指标和运行效果。为了提高散热器的使用环境,散热器设置了两套散热系统,分别适用于高温散热及低温散热场景,但现有技术中两套系统多为并列式排布,导致设备体积较大,而且在单套系统使用时,另一套系统则闲置,导致散热器利用率不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该种高效散热器组件设有高温和低温散热系统,而且两套系统共用同一个散热芯片,可有效提高散热芯片的利用率,而且节省设备空间,降低了成本。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器、高温散热部和低温散热部,所述散热器包括上箱盖、下箱盖、散热芯体及底座,所述下箱盖设于底座上,所述散热芯体设于上箱盖与下箱盖之间,所述高温散热部包括高温进水口、高温出水口及高温水管,所述高温进水口设于上箱盖侧面,所述高温出水口设于下箱盖侧面,并与高温进水口朝向一致,所述高温水管设于散热芯体内;所述低温散热部包括低温进水口、低温出水口及低温水管,所述低温进水口设于下箱盖侧面靠近高温出水口侧,所述低温出水口设于上箱盖侧面靠近高温进水口侧,所述低温水管设于散热芯体内靠近高温水管处。高温水管和低温水管均并列设于散热芯体内,可在不同场景使用高温散热部或低温散热部,可有效提高散热芯体利用率,节省设备空间,节约加工成本。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表面设有缓冲层。对底座起到缓冲支撑作用,而且可以增强对散热器组件的支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层由橡胶材料制成。价格便宜,具有防滑作用。进一步地,所述下箱盖与底座之间设有一组弹簧。弹簧具有弹性缓冲作用。进一步地,所述底座底部四个角落处均设有万向轮。方便底座的移动。进一步地,所述散热芯体由基材、金属层及涂层组成,所述金属层设于基材表面,所述涂层设于金属层表面。进一步地,所述基材由铝或铝合金制成,所述铝或铝合金的厚度为0.5-2mm,所述铝合金中铝的含量不低于85%。铝及铝合金的散热效果好,价格便宜。进一步地,所述金属层由纳米铜通过超音速火焰热喷涂法涂覆于基材表面,所述纳米铜的粒径为50-100nm,所述纳米铜层厚度为10-30μm。纳米铜的散热效果优于铝,但是价格较贵而且密度较大,采用铝基材表面涂覆纳米铜涂层,可显著提高铝基材的散热性能。进一步地,所述涂层由有机涂料均匀涂覆于金属层表面而制得,所述有机涂料层的厚度为1-10μm。由于铜易氧化,而且纳米铜涂层易磨损,而降低散热性能,所以在铜表面涂上有机涂料,既可以保护铜层的散热性能,还能防止铜层磨损。进一步地,所述有机涂料包括如下重量配比的组分:纳米二氧化硅10-15份、丙烯酸乙脂15-25份、氨基树脂10-15份、二甲苯10-15份及助剂1-5份,所述纳米二氧化硅粒径为30-100nm,所述助剂包括成膜助剂、防霉剂、分散剂中的一种或多种。有机涂料是没有散热性,但是纳米二氧化硅具有较好的散热性,将其加在有机涂料中可使有机涂料具有散热性能。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该种高效散热器组件设有高温散热部和低温散热部,而且两套系统共用同一个散热芯片,可有效提高散热芯片的利用率,而且节省设备空间,降低了成本;散热芯体由基材、金属层及涂层组成,可使散热芯体具有较好的散热效果,而且使用寿命长,价格适宜。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结构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散热芯体结构剖视图。图中:1散热器、11上箱盖、12下箱盖、13散热芯体、131基材、132金属层、133涂层、14底座、141缓冲层、142弹簧、143万向轮、2高温散热部、21高温进水口、22高温出水口、23高温水管、3低温散热部、31低温进水口、32低温出水口、33低温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专利技术。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包括散热器1、高温散热部2和低温散热部3,所述散热器1包括上箱盖11、下箱盖12、散热芯体13及底座14,所述下箱盖12设于底座14上,所述散热芯体13设于上箱盖11与下箱盖12之间,所述高温散热部2包括高温进水口21、高温出水口22及高温水管23,所述高温进水口21设于上箱盖11侧面,所述高温出水口22设于下箱盖12侧面,并与高温进水口21朝向一致,所述高温水管23设于散热芯体13内;所述低温散热部3包括低温进水口31、低温出水口32及低温水管33,所述低温进水口31设于下箱盖12侧面靠近高温出水口22侧,所述低温出水口32设于上箱盖11侧面靠近高温进水口21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1)、高温散热部(2)和低温散热部(3),所述散热器(1)包括上箱盖(11)、下箱盖(12)、散热芯体(13)及底座(14),所述下箱盖(12)设于底座(14)上,所述散热芯体(13)设于上箱盖(11)与下箱盖(12)之间,所述高温散热部(2)包括高温进水口(21)、高温出水口(22)及高温水管(23),所述高温进水口(21)设于上箱盖(11)侧面,所述高温出水口(22)设于下箱盖(12)侧面,并与高温进水口(21)朝向一致,所述高温水管(23)设于散热芯体(13)内;所述低温散热部(3)包括低温进水口(31)、低温出水口(32)及低温水管(33),所述低温进水口(31)设于下箱盖(12)侧面靠近高温出水口(22)侧,所述低温出水口(32)设于上箱盖(11)侧面靠近高温进水口(21)侧,所述低温水管(33)设于散热芯体(13)内靠近高温水管(23)处。/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散热器(1)、高温散热部(2)和低温散热部(3),所述散热器(1)包括上箱盖(11)、下箱盖(12)、散热芯体(13)及底座(14),所述下箱盖(12)设于底座(14)上,所述散热芯体(13)设于上箱盖(11)与下箱盖(12)之间,所述高温散热部(2)包括高温进水口(21)、高温出水口(22)及高温水管(23),所述高温进水口(21)设于上箱盖(11)侧面,所述高温出水口(22)设于下箱盖(12)侧面,并与高温进水口(21)朝向一致,所述高温水管(23)设于散热芯体(13)内;所述低温散热部(3)包括低温进水口(31)、低温出水口(32)及低温水管(33),所述低温进水口(31)设于下箱盖(12)侧面靠近高温出水口(22)侧,所述低温出水口(32)设于上箱盖(11)侧面靠近高温进水口(21)侧,所述低温水管(33)设于散热芯体(13)内靠近高温水管(23)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4)上表面设有缓冲层(141)。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层(141)由橡胶材料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高效散热器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下箱盖(12)与底座(14)之间设有一组弹簧(142)。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陶振宇
申请(专利权)人:太仓陶氏电气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