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余太猛专利>正文

一种高效清洁炉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2174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效清洁炉具,属于燃料炉具领域,其炉体和炉芯之间设有间隙,炉芯上设有导气罩,导气罩下侧设有隔筒;导气罩内侧设有供气孔。这种高效清洁炉具通过导气罩进行二次进气燃烧,并将进气腔和出烟口隔开,进气腔体积可显著增大,不漏烟,燃烧更充分;炉芯设有下封板,可显著减少炉芯内部供气量,防止大量进气造成的扬尘现象,燃烧很清洁,烟气含尘量少;导气罩上设有活动的环板,在生火时调节环板,可使烟气迅速排出,正常燃烧时又可使燃烧后的气体绕炉体循环,显著增加了炉体温度,方便取暖;导气罩与炉芯是分体的,方便进行结构增强,可显著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效清洁炉具
本专利技术涉及取暖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燃烧燃料的高效清洁炉具。
技术介绍
炉具是最常用的取暖、烹饪设备之一。燃烧式炉具具有高效、清洁、使用方便等优点,直至今天,生活中仍然普遍使用着。燃烧式炉具通常由燃烧室、进气道和出烟道直接连接而成,具有结构简单,使用维护方便的特点。由于传统炉具的燃烧室和主气道是一体的,针对气道的优化受到很大限制,使得气道供氧不足,炉具的燃烧效率较低。由于传统炉具的燃烧室和主气道是一体的,燃料燃烧后的灰尘容易随烟气造成扬尘,使得炉具不清洁,烟气含尘量大,容易污染环境和腐蚀设备。回风炉在传统炉具的燃烧室前后设置了辅助气道,在燃烧室外侧设置了隔腔,可以提高燃烧效率和提升炉体温度,但仍需要燃烧室作为主气道,辅助气道设置得很小,燃烧仍然不够充分;隔腔需要兼顾气密性,生火时要能迅速排烟。现有回风炉也未能解决炉具高效和清洁燃烧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
技术介绍
困难,提供一种高效清洁炉具。为达到上述目的,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高效清洁炉具,包含炉体和炉芯,所述炉体的炉体外壁和炉芯之间设有间隙,所述炉芯上设有导气罩,所述导气罩下侧设有伸入所述间隙的隔筒,所述隔筒的下侧外沿接触炉体外壁;所述导气罩内侧设有炉芯上口到间隙的通道;所述间隙设有进气口;所述炉体外壁上设有出烟口,所述隔筒将间隙和出烟口隔开。所述导气罩上侧设有活动的导气环板;所述导气环板与炉体外壁接触,可以封闭所述间隙的上侧部分区域,封闭区域可通过活动导气环板进行调整。所述导气罩的隔筒上部外侧设有导气竖板,所述导气竖板接触所述炉体外壁,将隔筒和炉体外壁间的空腔分隔。所述炉体在炉芯下侧处设有下封门。所述隔筒的下侧设有隔筒封板,隔筒封板的外沿接触炉体外壁。所述导气罩的内侧均匀设有多个供气孔。所述导气罩上侧设有聚火圈,所述聚火圈的内口径较导气罩小。所述导气竖板从隔筒上部延至中部,呈竖直设置,导气竖板对称设有2块。所述导气环板的内径较导气罩外径小,导气环板的外径由大半环和小半环组成。所述下封门为抽拉式或旋转式结构。采用上述方案的有益效果为:这种高效清洁炉具通过导气罩进行二次进气燃烧,并将进气腔和出烟口隔开,进气腔体积可显著增大,不漏烟,燃烧更充分;炉芯设有下封板,可显著减少炉芯内部供气量,防止大量进气造成的扬尘现象,燃烧很清洁,烟气含尘量少;导气罩上设有活动的环板,在生火时调节环板,可使烟气迅速排出,正常燃烧时又可使燃烧后的气体绕炉体循环,显著增加了炉体温度,方便取暖;导气罩与炉芯是分体的,方便进行结构增强,可显著提高使用寿命,降低维护成本,深受广大用户欢迎。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高效清洁炉具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气罩结构和气流方向的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气罩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气环板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气环板封闭时的示意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中导气环板打开时的示意图。图7为本专利技术中设置聚火圈的示意图。图中,炉体外壁-1,导气罩-2,下封门-3,脚箱-4,灰箱-5,炉芯-6,烟筒-7,聚火圈-8,间隙-9,出烟口-11,炉盖-12,隔筒-21,隔筒封板-22,供气孔-23,导气环板-24,导气竖板-25,大半环-241,小半环-242。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介绍本专利技术,但本专利技术不仅限于下述实施例,可以预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在结合现有技术的情况下,实施情况可能产生种种变化。实施例1:如图1-7所示,一种高效清洁炉具,包含炉体和炉芯6,所述炉体的炉体外壁1和炉芯6之间设有间隙9,所述炉芯6上设有导气罩2,所述导气罩2下侧设有伸入所述间隙9的隔筒21,所述隔筒21的下侧外沿接触炉体外壁1;所述导气罩2内侧设有炉芯6上口到间隙9的通道;所述间隙9设有进气口;所述炉体外壁1上设有出烟口11,所述隔筒21将间隙9和出烟口11隔开。本专利技术的炉具,在炉体的炉芯6下侧处设有下封门3,炉具还包含脚箱4、灰箱5、烟筒7、出烟口11、炉盖12、炉桥、面板等常规部件。炉具正常使用时,炉芯6内添加燃料,生火后可持续维持高温,下封门3可调节封闭炉芯6下侧,减少进入炉芯的空气,燃料在高温和缺氧状态下,会产生大量一氧化碳。间隙9下侧与脚箱4之间设有进气口,外部空气从脚箱4与地面的间隙进入。所述下封门为抽拉式或旋转式结构,包含把手和圆形挡板。封板活动设置于炉桥和灰箱之间,除活动的一侧外,封板与炉芯的下侧口可进行封闭。封板为活动设置,使其可进行推拉或转动操作。生火时需要打开封板,燃料开始燃烧炉内温度升高后进入正常燃烧状态。关闭封板,由于炉内氧气不足,燃料进行不完全燃烧,会产生大量可燃烟气和一氧化碳气体,向上涌出。由于炉体温度很高,空气受热膨胀产生压力,从导气罩上部内侧涌出,与高温的可燃烟气和一氧化碳接触,进行二次燃烧。间隔9完全不受燃料和灰分堵塞,供气通畅,二次燃烧非常充分。可显著提高炉体面板温度和烹饪火力。由于封板的封闭作用,炉芯内部气流小,扬尘现象显著降低。如图2-3,由于隔筒21将间隙9和出烟口11隔开,空气进入间隙9后,从隔筒21内侧进入导气罩2,再在导气罩2上口内侧与未充分燃烧的一氧化碳及烟气二次燃烧。二次燃烧后的气体从隔筒21外侧经过出烟口11、烟筒7和烟管排出。现有炉具的出烟口11通常设置在炉体外壁1的中上部分,通过隔筒21将间隙9和出烟口11隔开,可使本专利技术的导气罩2在现有炉具上也能安装使用,通用性显著提高。在所述导气罩2的内侧均匀设有多个供气孔23,可使供气孔23涌出的可燃烟气和一氧化碳气体火力更加聚集,射向导气罩2中心,再向上排出,可增加主要火力外焰与导气罩2内壁的距离,防止导气罩2温度过高容易损坏的情况。实施例2如图2-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导气罩2上侧设有活动的导气环板24;所述导气环板24与炉体外壁1接触,可以封闭所述间隙9的上侧部分区域,封闭区域可通过活动导气环板24进行调整。所述导气罩2的隔筒21上部外侧设有导气竖板25,所述导气竖板25接触所述炉体外壁1,将隔筒21和炉体外壁1间的空腔分隔。所述隔筒21的下侧设有隔筒封板22,隔筒封板22的外沿接触炉体外壁1。所述导气竖板25从隔筒21上部延至中部,呈竖直设置,导气竖板25对称设有2块。如图4-6,所述导气环板24的内径较导气罩2外径小,导气环板24的外径由大半环241和小半环242组成。导气罩2喷出的火焰及气体受导气环板24的阻隔,不能直接从出烟口11排出。只能从出烟口11另一侧绕导气罩2行走半圆再到达出烟口11。增加了燃烧后的高温气体的循环路径,可显著提高炉体温度。导气罩2内侧有未燃烧的低温空气,可防止导气罩2温度过高容易损坏的情况,未燃烧的空气也因此被加热得更高,对二次燃烧的充分度有明显提高。生火时,先要打开下封门3,由于炉体和烟气的温度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效清洁炉具,包含炉体和炉芯(6),其特征是:所述炉体的炉体外壁(1)和炉芯(6)之间设有间隙(9),所述炉芯(6)上设有导气罩(2),所述导气罩(2)下侧设有伸入所述间隙(9)的隔筒(21),所述隔筒(21)的下侧外沿接触炉体外壁(1);所述导气罩(2)内侧设有炉芯(6)上口到间隙(9)的通道;所述间隙(9)设有进气口;所述炉体外壁(1)上设有出烟口(11),所述隔筒(21)将间隙(9)和出烟口(11)隔开。/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效清洁炉具,包含炉体和炉芯(6),其特征是:所述炉体的炉体外壁(1)和炉芯(6)之间设有间隙(9),所述炉芯(6)上设有导气罩(2),所述导气罩(2)下侧设有伸入所述间隙(9)的隔筒(21),所述隔筒(21)的下侧外沿接触炉体外壁(1);所述导气罩(2)内侧设有炉芯(6)上口到间隙(9)的通道;所述间隙(9)设有进气口;所述炉体外壁(1)上设有出烟口(11),所述隔筒(21)将间隙(9)和出烟口(11)隔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清洁炉具,其特征是:所述导气罩(2)上侧设有活动的导气环板(24);所述导气环板(24)与炉体外壁(1)接触,可以封闭所述间隙(9)的上侧部分区域,封闭区域可通过活动导气环板(24)进行调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清洁炉具,其特征是:所述导气罩(2)的隔筒(21)上部外侧设有导气竖板(25),所述导气竖板(25)接触所述炉体外壁(1),将隔筒(21)和炉体外壁(1)间的空腔分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效清洁炉具...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太猛
申请(专利权)人:余太猛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