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孙刚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94560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7: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燃烧设备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其通过对秸秆方包圆包进行充分燃烧,可有效集中燃烧火点,延长燃烧时间,降低室内燃烧温度,避免燃料结焦,降低烟气的产生量,提高秸秆方包圆包燃烧效率,同时可有效避免设备对燃料的要求和限制,方便设备普及和进行商业化发展,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包括炉体、炉底、排水管和进水管,炉体安装在炉底上,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水冷壁,排水管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炉体的右上侧和左上侧,排水管和进水管均与水冷壁连通,炉体的内部下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水冷管,多组水冷管均与水冷壁连通,炉体的内部上侧设置有隔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
本技术涉及燃烧设备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为了改善农民生活水平消除散烧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以及剩余秸秆离田再利用,我国2016年就以开始推动“清洁取暖”行动,在我们大部分地区展开大规模取消散煤的清洁取暖工程,有效提高了冬季农民取暖效果。大幅度减少了污染物的排放,在各类可再生能源中,生物质能源是目前唯一的零碳燃料,但由于生物质燃料利用环节不到位,推进很难,剩余秸秆产生了很多负面效应。传统锅炉的燃烧方式基本上都是一个特点,一个从里往外燃烧,一个从外往里燃烧,而且都是直燃,容易产生火点过大、产生的烟气多、燃烧不彻底等弊端,由于大面积燃烧使燃烧室内产生高温,容易造成燃料结焦和大量的烟气,同时缩短了燃料的燃烧时间,并且很多锅炉对燃料存在要求和限制,导致锅炉的使用普及性和商业化受到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对秸秆方包圆包进行充分燃烧,实现一次填料燃烧较长时间的目的,其可对燃烧火焰进行可调,有效改善原始的燃烧模式,达到将生物质燃料的热能充分利用的目的,设备经过多次补氧来达到无烟、无尘、热效率转换高的优点,可有效集中燃烧火点,延长燃烧时间,降低室内燃烧温度,避免燃料结焦,降低烟气的产生量,提高秸秆方包圆包燃烧效率,同时可有效避免设备对燃料的要求和限制,方便设备普及和进行商业化发展,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的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本技术的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包括炉体、炉底、排水管和进水管,炉体安装在炉底上,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水冷壁,排水管和进水管分别安装在炉体的右上侧和左上侧,排水管和进水管均与水冷壁连通,排水管的上侧输出端与外界散热器、水空调、地热等设备连接,进水管的左侧输入端与外界供水设备连接,炉体的内部下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水冷管,多组水冷管均与水冷壁连通,炉体的内部上侧设置有隔板,多组水冷管和隔板将炉体内部分割成上侧的二次燃烧室、中部的一次燃烧室和下侧的灰仓,一次燃烧室的前侧和灰仓的前侧均连通设置有通口,两组通口的前侧分别盖装设置有清灰盖板和进料盖板,进料盖板的后侧与炉体外壁接触,清灰盖板铰接在炉体上,清灰盖板和进料盖板上均设置有把手,一次燃烧室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均设置有滑道,两组滑道上可滑动设置有料仓,料仓的底部均匀连通设置有多组上下贯穿的多组透气口,料仓的前侧穿过上侧通口并安装在进料盖板的后侧,炉体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均连通设置有一次补氧口,两组一次补氧口的内侧均与灰仓内部连通,炉体的右侧中部连通设置有补氧管,补氧管的左侧输出端伸入至多组水冷管和料仓之间,进料盖板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三次补氧口,清灰盖板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四次补氧口,炉体的前上侧连通设置有多组五次补氧口,多组五次补氧口的后侧均与一次燃烧室内部连通,隔板的前侧连通设置有气化燃烧通道,气化燃烧通道的顶部位于二次燃烧室内,一次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通过气化燃烧通道相互连通,炉体的顶部设置有烟道,烟道的底部与二次燃烧室内部连通,炉体的左上侧设置有生活用水管道,生活用水管道的右侧输出端穿插入水冷壁内并通过炉体的顶部右侧伸出至外界;通过上侧把手将进料盖板拽出,进料盖板带动料仓向前移动并通过上侧通口伸出至外界,料仓在两组滑道上滑动,将外界秸秆方包圆包放置在料仓上,方包圆包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点火孔,将方包圆包在点火孔附近点燃,通过上侧把手推动进料盖板向后移动,进料盖板带动料仓和方包圆包向后移动并使方包圆包通过上侧通口移动至一次燃烧室内,进料盖板重新盖装在上侧通口上,外界空气通过两组一次补氧口进入灰仓内并通过多组水冷管之间的缝隙和多组透气口进入方包圆包上的点火孔内,从而对方包圆包上燃烧区域进行供氧处理,方包圆包上的火焰从中心向外侧扩散燃烧,方包圆包燃烧后的灰烬通过多组透气口和多组水冷管之间的缝隙落入灰仓内,从而解决了高温燃烧造成的烧焦问题,方包圆包在一次燃烧室内燃烧所产生的热量和烟气通过气化燃烧通道进入二次燃烧室内,外界空气通过补氧管、三次补氧口和多组五次补氧口进入一次燃烧室内并跟随烟气通过气化燃烧通道进入二次燃烧室内进行二次气化燃烧,从而使烟气得到充分燃烧并达到无烟、无尘的目的,降低烟气对环境的破坏,进过充分燃烧的烟气通过烟道排出至外界,灰仓内高温状态的灰烬、一次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所产生的高温对多组水冷管和水冷壁进行加热处理,多组水冷管内的热量可传递至水冷壁内,从而降低一次燃烧室内的温度,增加热量吸收效率,外界供水设备内的水通过进水管进入水冷壁内,水冷壁内的水温升高并通过排水管排出至外界散热器、水空调、地热等设备内,从而对人们生活进行供暖,同时外界生活用水可排入生活用水管道内,水冷壁对生活用水管道和其内的水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生活用水可通过生活用水管道右侧的输出端排出至外界,从而方便对人们生活提供生活用水,当灰仓内的灰烬较多时,通过下侧把手打开清灰盖板,通过下侧通口可方便将灰仓内的灰烬进行清理,外界空气可通过四次补氧口进入灰仓内,从而方便对一次燃烧室内的方包圆包进行多次供氧处理,方便使方包圆包充分燃烧,通过设置隔板,可方便将一次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进行分隔,从而方便将烟气与燃料进行分隔,同时方便减小方包圆包燃烧火点,延长其燃烧时间,通过对秸秆方包圆包进行充分燃烧,可有效集中燃烧火点,延长燃烧时间,降低室内燃烧温度,避免燃料结焦,降低烟气的产生量,提高秸秆方包圆包燃烧效率,同时可有效避免设备对燃料的要求和限制,方便设备普及和进行商业化发展,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二次燃烧室内交错设置有两组水冷板,两组水冷板的外侧均安装在水冷壁上并与水冷壁连通;通过设置两组水冷板,可方便使气化燃烧通道排出的烟气和空气在二次燃烧室内进行往复回转燃烧,延长烟气气化燃烧的时间,方便使烟气充分燃烧,降低烟气对环境的破坏,同时方便使水冷壁对二次燃烧室内的热量进行充分吸收,降低能源浪费,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二次燃烧室的前侧连通设置有观察口,观察口内镶嵌有隔热玻璃;通过设置隔热玻璃,可方便对二次燃烧室内烟气的气化燃烧情况进行实时监测,提高实用性和可靠性。本技术的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所述烟道的长度范围为6m-12m。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上侧把手将进料盖板拽出,进料盖板带动料仓向前移动并通过上侧通口伸出至外界,料仓在两组滑道上滑动,将外界秸秆方包圆包放置在料仓上,方包圆包的中部设有上下贯穿的点火孔,将方包圆包在点火孔附近点燃,通过上侧把手推动进料盖板向后移动,进料盖板带动料仓和方包圆包向后移动并使方包圆包通过上侧通口移动至一次燃烧室内,进料盖板重新盖装在上侧通口上,外界空气通过两组一次补氧口进入灰仓内并通过多组水冷管之间的缝隙和多组透气口进入方包圆包上的点火孔内,从而对方包圆包上燃烧区域进行供氧处理,方包圆包上的火焰从中心向外侧扩散燃烧,方包圆包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炉底(2)、排水管(4)和进水管(5),炉体(1)安装在炉底(2)上,炉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水冷壁(3),排水管(4)和进水管(5)分别安装在炉体(1)的右上侧和左上侧,排水管(4)和进水管(5)均与水冷壁(3)连通,排水管(4)的上侧输出端与外界散热器、水空调、地热等设备连接,进水管(5)的左侧输入端与外界供水设备连接,炉体(1)的内部下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水冷管(6),多组水冷管(6)均与水冷壁(3)连通,炉体(1)的内部上侧设置有隔板(18),多组水冷管(6)和隔板(18)将炉体(1)内部分割成上侧的二次燃烧室、中部的一次燃烧室和下侧的灰仓,一次燃烧室的前侧和灰仓的前侧均连通设置有通口,两组通口的前侧分别盖装设置有清灰盖板(7)和进料盖板(8),进料盖板(8)的后侧与炉体(1)外壁接触,清灰盖板(7)铰接在炉体(1)上,清灰盖板(7)和进料盖板(8)上均设置有把手(9),一次燃烧室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均设置有滑道(10),两组滑道(10)上可滑动设置有料仓(11),料仓(11)的底部均匀连通设置有多组上下贯穿的多组透气口(12),料仓(11)的前侧穿过上侧通口并安装在进料盖板(8)的后侧,炉体(1)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均连通设置有一次补氧口(13),两组一次补氧口(13)的内侧均与灰仓内部连通,炉体(1)的右侧中部连通设置有补氧管(14),补氧管(14)的左侧输出端伸入至多组水冷管(6)和料仓(11)之间,进料盖板(8)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三次补氧口(15),清灰盖板(7)上设置有前后贯穿的四次补氧口(16),炉体(1)的前上侧连通设置有多组五次补氧口(17),多组五次补氧口(17)的后侧均与一次燃烧室内部连通,隔板(18)的前侧连通设置有气化燃烧通道(19),气化燃烧通道(19)的顶部位于二次燃烧室内,一次燃烧室和二次燃烧室通过气化燃烧通道(19)相互连通,炉体(1)的顶部设置有烟道(20),烟道(20)的底部与二次燃烧室内部连通,炉体(1)的左上侧设置有生活用水管道(23),生活用水管道(23)的右侧输出端穿插入水冷壁(3)内并通过炉体(1)的顶部右侧伸出至外界。/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秸秆方包圆包燃烧锅炉及大锅集成灶,其特征在于,包括炉体(1)、炉底(2)、排水管(4)和进水管(5),炉体(1)安装在炉底(2)上,炉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水冷壁(3),排水管(4)和进水管(5)分别安装在炉体(1)的右上侧和左上侧,排水管(4)和进水管(5)均与水冷壁(3)连通,排水管(4)的上侧输出端与外界散热器、水空调、地热等设备连接,进水管(5)的左侧输入端与外界供水设备连接,炉体(1)的内部下侧均匀设置有多组水冷管(6),多组水冷管(6)均与水冷壁(3)连通,炉体(1)的内部上侧设置有隔板(18),多组水冷管(6)和隔板(18)将炉体(1)内部分割成上侧的二次燃烧室、中部的一次燃烧室和下侧的灰仓,一次燃烧室的前侧和灰仓的前侧均连通设置有通口,两组通口的前侧分别盖装设置有清灰盖板(7)和进料盖板(8),进料盖板(8)的后侧与炉体(1)外壁接触,清灰盖板(7)铰接在炉体(1)上,清灰盖板(7)和进料盖板(8)上均设置有把手(9),一次燃烧室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均设置有滑道(10),两组滑道(10)上可滑动设置有料仓(11),料仓(11)的底部均匀连通设置有多组上下贯穿的多组透气口(12),料仓(11)的前侧穿过上侧通口并安装在进料盖板(8)的后侧,炉体(1)的左下侧和右下侧均连通设置有一次补氧口(13),两组一次补氧口(13)的内侧均与灰仓内部连通,炉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刚
申请(专利权)人:孙刚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