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7013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所述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包括机体、限位槽和顶板,所述机体两侧均固定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机体顶部可拆卸安装有顶板,所述机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静压辊,所述静压辊上方活动安装有动压辊,所述动压辊和动压辊两端均插接在限位槽内腔,所述机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所述静压辊两端分别通过一号固定座与机体两端相连,所述动压辊两端均活动套接有二号固定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驱动机构比较的简单,使对动压辊的调节更加的便捷,且容易对动压辊进行拆卸,从而在使用过程中,可根据使用需求对动压辊进行灵活的更换,使用更加的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
本技术涉及机械设备
,具体为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
技术介绍
轧机是实现金属轧制过程的设备,泛指完成轧材生产全过程的装备﹐包括有主要设备、辅助设备、起重运输设备和附属设备等。但是,现有的轧机在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缺点:现有的轧机驱动机构比较的复杂,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对动压辊的调节非常的不方便,同时对动压辊不便进行拆卸,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不便根据使用需求对,动压辊进行灵活的更换,使用非常的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现有的轧机驱动机构比较的复杂,从而导致在使用过程中对动压辊的调节非常的不方便,同时对动压辊不便进行拆卸,从而在使用过程中,不便根据使用需求对,动压辊进行灵活的更换,使用非常的不方便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所述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包括机体、限位槽和顶板,所述机体两侧均固定开设有限位槽,所述机体顶部可拆卸安装有顶板,所述机体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静压辊,所述静压辊上方活动安装有动压辊,所述动压辊和动压辊两端均插接在限位槽内腔,所述机体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通过驱动机构带动动压辊和静压辊进行转动,从而可对金属进行碾压。优选的,所述静压辊两端分别通过一号固定座与机体两端相连,所述动压辊两端均活动套接有二号固定座,静压辊两端通过一号固定座固定在机体上,通过动压辊两端通过二号固定座活动安装在机体上。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由一号蜗轮、二号蜗轮、电机、双轴减速机、联轴器、一号蜗杆、二号蜗杆和轴承座组成。优选的,所述电机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轴减速机,所述双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联轴器,所述联轴器顶部分别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所述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顶部均活动连接有轴承座,且轴承座一端与机体侧壁焊接相连,通过电机驱动双轴减速机进行转动,双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通过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驱动二号蜗轮和一号蜗轮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动压辊和静压辊对金属进行碾压,通过蜗轮和蜗杆的方式进行驱动,可使对动压辊进行调节时更加的便捷,且使驱动机构结构更加的简单,维修和保养更加的便捷。优选的,所述静压辊两端固定焊接有二号蜗轮,所述动压辊两端固定焊接有一号蜗轮,所述一号蜗轮与二号蜗杆相互啮合,所述二号蜗轮和一号蜗杆相互啮合,通过对联轴器进行拆卸,从而可使蜗杆与蜗轮相分离,并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杆推动动压辊上升,即可实现对动压辊的快速拆卸,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对动压辊进行更换,使用更加的便捷。优选的,所述调节机构由液压伸缩杆、丝轴、轴套和锁紧环组成,所述液压伸缩杆位于限位槽两侧,且限位槽顶部与二号固定座活动相连,所述液压伸缩杆两侧固定焊接有丝轴,所述丝轴表面螺纹连接有锁紧环,所述轴套固定焊接在二号固定座两端,且轴套均套接在丝轴上,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杆进行伸缩杆,从而可通过二号固定座将动压辊顶起,进而可对动压辊和静压辊之间的间距进行调整,这样可对不同厚度的金属材料进行碾压,使用更加的便捷,调节完成后,通过旋转锁紧环,锁紧环通过轴套进行加紧,从而实现对动压辊的固定,使工作时动压辊更加的稳定,提升对金属材料的碾压质量,同时通过对动压辊进行固定,可减少动压辊对液压伸缩杆的负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电机驱动双轴减速机进行转动,双轴减速机的动力输出端分别通过一号蜗杆和二号蜗杆驱动二号蜗轮和一号蜗轮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动压辊和静压辊对金属进行碾压,通过蜗轮和蜗杆的方式进行驱动,可使对动压辊进行调节时更加的便捷,且使驱动机构结构更加的简单,维修和保养更加的便捷。(2)、本技术通过对联轴器进行拆卸,从而可使蜗杆与蜗轮相分离,并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杆推动动压辊上升,即可实现对动压辊的快速拆卸,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对动压辊进行更换,使用更加的便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调节机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驱动机构结构示意图。图中:1、机体;101、限位槽;102、顶板;2、静压辊;201、动压辊;202、一号固定座;203、二号固定座;3、驱动机构;301、一号蜗轮;302、二号蜗轮;303、电机;304、双轴减速机;305、联轴器;306、一号蜗杆;307、二号蜗杆;308、轴承座;4、调节机构;401、液压伸缩杆;402、丝轴;403、轴套;404、锁紧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如图1-3所示,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所述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包括机体1、限位槽101和顶板102,所述机体1两侧均固定开设有限位槽101,所述机体1顶部可拆卸安装有顶板102,所述机体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静压辊2,所述静压辊2上方活动安装有动压辊201,所述动压辊201和动压辊201两端均插接在限位槽101内腔,所述机体1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4,通过驱动机构3带动动压辊201和静压辊2进行转动,从而可对金属进行碾压。优选的,所述静压辊2两端分别通过一号固定座202与机体1两端相连,所述动压辊201两端均活动套接有二号固定座203,静压辊2两端通过一号固定座202固定在机体1上,通过动压辊201两端通过二号固定座203活动安装在机体1上。优选的,所述驱动机构3由一号蜗轮301、二号蜗轮302、电机303、双轴减速机304、联轴器305、一号蜗杆306、二号蜗杆307和轴承座308组成。优选的,所述电机30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轴减速机304,所述双轴减速机304的动力输出端分别连接有联轴器305,所述联轴器305顶部分别通过螺纹活动连接有一号蜗杆306和二号蜗杆307,所述一号蜗杆306和二号蜗杆307顶部均活动连接有轴承座308,且轴承座308一端与机体1侧壁焊接相连,通过电机303驱动双轴减速机203进行转动,双轴减速机203的动力输出端分别通过一号蜗杆306和二号蜗杆307驱动二号蜗轮302和一号蜗轮301进行转动,从而可通过动压辊201和静压辊2对金属进行碾压,通过蜗轮和蜗杆的方式进行驱动,可使对动压辊201进行调节时更加的便捷,且使驱动机构3结构更加的简单,维修和保养更加的便捷。优选的,所述静压辊2两端固定焊接有二号蜗轮302,所述动压辊201两端固定焊接有一号蜗轮301,所述一号蜗轮301与二号蜗杆307相互啮合,所述二号蜗轮302和一号蜗杆306相互啮合,通过对联轴器305进行拆卸,从而可使蜗杆与蜗轮相分离,并通过控制液压伸缩杆401推动动压辊201上升,即可实现对动压辊201的快速拆卸,从而可根据使用需求对动压辊201进行更换,使用更加的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包括机体(1)、限位槽(101)和顶板(102),所述机体(1)两侧均固定开设有限位槽(101),所述机体(1)顶部可拆卸安装有顶板(102),所述机体(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静压辊(2),所述静压辊(2)上方活动安装有动压辊(201),所述动压辊(201)和动压辊(201)两端均插接在限位槽(101)内腔,所述机体(1)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包括机体(1)、限位槽(101)和顶板(102),所述机体(1)两侧均固定开设有限位槽(101),所述机体(1)顶部可拆卸安装有顶板(102),所述机体(1)内腔底部固定安装有静压辊(2),所述静压辊(2)上方活动安装有动压辊(201),所述动压辊(201)和动压辊(201)两端均插接在限位槽(101)内腔,所述机体(1)两端均固定安装有驱动机构(3),所述驱动机构(3)一侧均固定安装有调节机构(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静压辊(2)两端分别通过一号固定座(202)与机体(1)两端相连,所述动压辊(201)两端均活动套接有二号固定座(20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3)由一号蜗轮(301)、二号蜗轮(302)、电机(303)、双轴减速机(304)、联轴器(305)、一号蜗杆(306)、二号蜗杆(307)和轴承座(308)组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便于更换辊轴的轧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机(303)的动力输出端固定连接有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瑞陆升设备升级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