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65199 阅读:7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5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污泥烘干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废气处理罐内设置有换热池、喷淋室、缓冲室和吸附室,换热池内设置由换热介质;喷淋室设置在换热池的上方,喷淋室内设置有喷淋管;缓冲室设置在喷淋室的上方,缓冲室内设置有过滤机构;吸附室设置在缓冲室的上方,缓冲室内设置有吸附机构和增压机构。本发明专利技术设置的换热池和喷淋室,既能够使高温废气快速降温,又能清除废气中的灰尘和其它有害物质,经过处理后的废气在进入吸附室通过吸附机构进一步吸附,冰盖通过增压机构提高吸附室内的气压,使有害物质在吸附室内保持一定的浓度,提高吸附机构的吸附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污泥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
技术介绍
目前,污泥处置的方式主要有填埋、土地利用和焚烧等。直接填埋会占用大量的土地,同时滤液会污染地下水;土地利用因污泥含水率高、运输量大、分散困难、污泥中含有有害成分等原因而受到很大的限制;焚烧方式作为一种资源化利用的方式将污泥作为燃料供能,但这种处理方式需要将污泥的含水率降低至30%—40%,否则高含水率的污泥则会因为其本身含固率低而导致热值低,进而需要耗费大量的辅助燃料,处理成本明显偏高。目前最常见的污泥处理方式是将污泥进行烘干,因为污泥中含有害物质,因此在对污泥进行烘干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有害气体以及粉尘颗粒等悬浮物。如果将这些气体和颗粒直接排放至空气中,则会对空气造成一定的污染,人们吸入这些颗粒或是悬浮物,会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健康。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解决污泥烘干过程中产生的废气处理问题。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包括烘干装置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烘干装置包括烘干筒、设置于烘干筒内的主轴、沿轴向螺旋绕设在主轴上的输送叶片以及驱动主轴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所述废气处理罐内设置有换热池、喷淋室、缓冲室和吸附室,所述换热池设置在废气处理罐的底部,所述换热池内设置由换热介质;所述喷淋室设置在换热池的上方,所述喷淋室内设置有喷淋管;所述缓冲室设置在喷淋室的上方,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吸附室设置在缓冲室的上方,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吸附机构;所述烘干筒与废气处理罐之间设置有废气输入管,所述废气输入管的一端连接在烘干筒的上端,另一端伸入至换热池内的换热介质内。作为优选,所述烘干筒为竖直设置,所述主轴竖直地设置在烘干筒的中心位置,所述输送叶片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挤压孔,所述输送叶片在向上输送过程中湿润的污泥在挤压作用下通过挤压孔被挤压至下方,所述烘干筒的上端设置有粉碎组件。作为优选,所述缓冲室内设置有呈上下交错分布的挡板,所述挡板将缓冲室分隔为迂回设置的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的一端与喷淋室连通,另一端与吸附室连通,所述过滤通道内设置有干燥剂。作为优选,所述吸附室内设置有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板和升降组件,所述增压板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驱动增压板上下移动,通过减小吸附室的空间来增大使吸附室内的气压。作为优选,所述吸附机构包括呈上下间隔设置的多个分隔框,每个分隔框内设置有吸附剂,每个分隔框的上方设置有紫外线灯,位于最上方的分隔框固定设置在吸附室内,其余分隔框可移动地设置在吸附室内,所述增压板在向上移动时带动分隔框移动来减小相邻两个分隔框的间距。作为优选,所述增压板上设置有进气口,所述吸附室的上部设置有排气口,所述进气口和排气口内均设置有控制阀门。作为优选,所述喷淋室内还设置有催化管,用于向喷淋室内喷射催化剂。作为优选,所述废气处理罐上设置第一采气管和第二采气管,所述第一采气管的一端连接在换热池的液面上方,另一端连接有第一气体分析室,所述第二采气管的一端与喷淋室连通,另一端连接有第二气体分析室。本专利技术的另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污泥烘干废气处理方法。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污泥烘干废气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一、先将高温废气通入换热池内,通过换热池内的换热介质对高温废气进行降温处理,并去除废气中的粉尘颗粒;二、将初步处理后的废气在喷淋室进行喷淋,进一步进行降温处理,并通过喷淋液去除废气中的酸性或碱性物质;三、对处理后的废气进行除湿干燥处理;四、将干燥后的废气通入吸附室内,进行加压吸附。作为优选,在喷淋过程中,第一气体分析室对换热池空间内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第二气体分析室对喷淋室内的气体进行取样分析,将两者气体分析对比评估喷淋效果,根据效果来调整喷淋的流量,在效率低下时通过催化管喷淋催化剂来提升效果。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换热池和喷淋室,既能够使高温废气快速降温,又能清除废气中的灰尘和其它有害物质,经过处理后的废气在进入吸附室通过吸附机构进一步吸附,并通过增压机构提高吸附室内的气压,使有害物质在吸附室内保持一定的浓度,提高吸附机构的吸附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烘干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输送叶片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粉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废气处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分隔框的连接示意图;图中:1-烘干装置,101-烘干筒,102-外筒,103-主轴,104-输送叶片,1041-第一叶片,1042-第二叶片,105-切刀,1051-锯齿,106-挤压孔,107-进料口,108-排料口,109-出料口,110-热输入管,111-热输出管,2-废气处理罐,201-换热池,202-喷淋室,203-缓冲室,204-吸附室,205-底板,206-出气口,207-喷淋管,208-催化管,209-第一采气管,210-第二采气管,211-增压板,212-分隔框,213-紫外线灯,214-连接臂,215-滑槽,216-滑动柱,217-第一废液排放管,218-第二废液排放管,219-进气口,220-排气口,3-废气输入管。具体实施方式以下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专利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专利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实施例: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包括烘干装置1和废气处理装置2,烘干装置1和废气处理装置2之间通过废气输入管3连接。如图2至图4所示,烘干装置1包括烘干筒101、设置于烘干筒101内的主轴103、沿轴向螺旋绕设在主轴103上的输送叶片104以及驱动主轴103转动的驱动机构,烘干筒101为竖直设置,主轴103竖直地设置在烘干筒101的中心位置。驱动机构为固定在烘干筒101底部的驱动电机。烘干筒10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料口107和出料口109,进料口107位于烘干筒101的下端,出料口109烘干筒101的上端。烘干筒101的外侧设置有外筒102,外筒102与烘干筒101之间形成加热区,外筒102的上下两端分别连接有热输入管110和热输出管111,其中热输入管110输入高温气体,用于对烘干筒101进行加热,热输出管111用于将加热区的热气排出,实现高温气体在加热区内上下循环流动。加热区通过出料口109与烘干筒101连通,外筒102的下端设置有排料口108。烘干筒101采用导热系数较高的金属制成,外筒102的外壁包裹有保温材料。出料口109设置有阀板,阀板通过电动控制的电动推杆控制,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装置(1)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烘干装置(1)包括烘干筒(101)、设置于烘干筒(101)内的主轴(103)、沿轴向螺旋绕设在主轴(103)上的输送叶片(104)以及驱动主轴(10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2),所述废气处理罐(2)内设置有换热池(201)、喷淋室(202)、缓冲室(203)和吸附室(204),所述换热池(201)设置在废气处理罐(2)的底部,所述换热池(201)内设置有换热介质;所述喷淋室(202)设置在换热池(201)的上方,所述喷淋室(202)内设置有喷淋管(207);所述缓冲室(203)设置在喷淋室(202)的上方,所述缓冲室(203)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吸附室(204)设置在缓冲室(203)的上方,所述缓冲室(203)内设置有吸附机构;所述烘干筒(101)与废气处理罐(2)之间设置有废气输入管(3),所述废气输入管(3)的一端连接在烘干筒(101)的上端,另一端伸入至换热池(201)内的换热介质内。/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烘干装置(1)和废气处理装置,所述烘干装置(1)包括烘干筒(101)、设置于烘干筒(101)内的主轴(103)、沿轴向螺旋绕设在主轴(103)上的输送叶片(104)以及驱动主轴(103)转动的驱动机构;所述废气处理装置包括废气处理罐(2),所述废气处理罐(2)内设置有换热池(201)、喷淋室(202)、缓冲室(203)和吸附室(204),所述换热池(201)设置在废气处理罐(2)的底部,所述换热池(201)内设置有换热介质;所述喷淋室(202)设置在换热池(201)的上方,所述喷淋室(202)内设置有喷淋管(207);所述缓冲室(203)设置在喷淋室(202)的上方,所述缓冲室(203)内设置有过滤机构;所述吸附室(204)设置在缓冲室(203)的上方,所述缓冲室(203)内设置有吸附机构;所述烘干筒(101)与废气处理罐(2)之间设置有废气输入管(3),所述废气输入管(3)的一端连接在烘干筒(101)的上端,另一端伸入至换热池(201)内的换热介质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烘干筒(101)为竖直设置,所述主轴(103)竖直地设置在烘干筒(101)的中心位置,所述输送叶片(104)上设置有轴向贯穿的挤压孔,所述输送叶片(104)在向上输送过程中湿润的污泥在挤压作用下通过挤压孔被挤压至下方,所述烘干筒(101)的上端设置有粉碎组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室(203)内设置有呈上下交错分布的挡板,所述挡板将缓冲室(203)分隔为迂回设置的过滤通道,所述过滤通道的一端与喷淋室(202)连通,另一端与吸附室(204)连通,所述过滤通道内设置有干燥剂。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污泥烘干处理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吸附室(204)内设置有增压机构,所述增压机构包括增压板(211)和升降组件,所述增压板(211)设置在吸附机构的下方,所述升降组件驱动增压板(211)上下移动,通过减小吸附室(204)的空间来增大使吸附室(204)内的气压。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厚红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鸿杰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