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热泵干燥机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787507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23 15:3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泵干燥机组,包括机架,机架上集成设计有热泵单元和循环换热单元,二者通过管路连接形成一个完整机组,这样在对物料进行干化处理时,只需要根据干化物料的量选取合适功率的热泵干燥机组即可,在保证对物料进行可靠干燥的前提下,可以尽量节省能源,并且在施工现场也只需要将干燥空气管路和干化单元之间的对接口通过管路连接即可,大大降低了现场连接难度,并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空气对物料进行干燥,相比蒸汽其使用成本比较低,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蒸发器水回路、冷凝器的热水回路及干燥回路中各介质均采用闭环循环,无污染物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热泵干燥机组
本技术涉及物料干燥处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热泵干燥机组。
技术介绍
污泥干化设备是一种典型的物料干燥机,其一般采用高温蒸汽作为烘干热源,对湿污泥进行干燥,可将初含水85%以下的高湿物料一次烘干到终含水12%以下,干燥时间短,一般为2-10分钟。由于高速搅拌叶片激烈搅拌潮湿物料,湿物料能与高温蒸汽良好接触。目前高温蒸汽通常需要由蒸汽生成设备提供,在施工时现场连接管路使其与污泥干化设备连接。也就是说,现有技术中各设备采用分散式设计,系统匹配性比较差,消耗比较大,并且系统投资高、系统复杂、维护不方便。因此,如何在保证物料干燥前提下,降低能源损耗及系统复杂性,是本领域内技术人员一直追求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在实现物料干燥前提下,节省能源且各工作模块集成度高的热泵干燥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泵干燥机组,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至少集成有以下部件:热泵单元,至少包括蒸发器、冷凝器、与所述蒸发器配置形成水回路的机组余热水管路、以及与所述冷凝器配置形成热水回路的机组高温热水管路;循环换热单元,包括干燥空气管路,用于与干化单元形成干燥回路;所述干燥空气管路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一换热器用于将所述机组高温热水管路中高温热水的部分热量传递至流过所述第一换热器内部的空气;所述第二换热器用于将所述干燥空气管路中流过所述第二换热器内部空气的部分余热传递至所述机组余热水管路中的介质。与现有技术分散式设计相比,本技术中机架上集成设计有热泵单元和循环换热单元,二者通过管路连接形成一个完整机组,这样在对物料进行干化处理时,只需要根据干化物料的量选取合适功率的热泵干燥机组即可,在保证对物料进行可靠干燥的前提下,可以尽量节省能源,并且在施工现场也只需要将干燥空气管路和干化单元之间的对接口通过管路连接即可,大大降低了现场连接难度,并且提高了施工效率。另外,本技术利用空气对物料进行干燥,相比蒸汽其使用成本比较低,且本技术中蒸发器水回路、冷凝器的热水回路及干燥回路中各介质均采用闭环循环,无污染物排放,减少对大气的污染。可选的,所述热泵单元还包括压缩机,所述压缩机、所述冷凝器和所述蒸发器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可选的,所述第一换热器和所述第二换热器串联连接于所述干燥空气管路,并且所述第二换热器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的上游。可选的,还包括回热器,用于流入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空气介质和流出所述第二换热器的空气介质换热。可选的,所述机架上还集成有干化单元,所述干化单元至少包括物料干燥机,所述物料干燥机的内部干燥管与所述干燥空气管路形成循环回路。可选的,所述干化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干化单元并联连接于所述干燥空气管路。可选的,所述循环换热单元的数量至少为两个,各所述循环换热单元的第一换热器并联连接于所述机组高温热水管路,各所述循环换热单元的第二换热器并联连接于所述机组余热水管路。可选的,还包括热量调节装置,用于调节系统内部的热量,所述热量调节装置设置于所述机组高温热水管路或/和机组余热水管路。可选的,所述热量调节装置具体包括容水装置和冷却散热装置,所述容水装置具有容纳液体的空腔,所述空腔具有第一口和第二口,所述冷却散热装置用于对流过其内部的液体进行散热;所述容水装置和所述冷却散热装置串联后整体串联或并联于所述机组高温热水管路或/和机组余热水管路。可选的,还包括动力部件,集成于循环换热单元或者集成于所述干化单元,用于提供所述干燥回路内部空气循环动力;或者/和,所述机组余热水管路和所述机组高温热水管路均设置有泵送部件,用于提供相应管路中介质的循环动力。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热泵干燥机组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热泵干燥机组的原理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热量调节装置的结构原理图。其中,图1至图3中:100.热泵单元;101.蒸发器;101a.机组余热水管路;102.冷凝器;102a.机组高温热水管路;103.压缩机;105.余热水循环泵;106.热水循环泵;107.热量调节装置;1071.容水装置;1072.冷却散热装置;108.膨胀阀;200.循环换热单元;201.第一换热器;202.第二换热器;203.干燥空气管路;204.回热器;300.干化单元;301.物料干燥机;302.风机。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请参考图1和图2,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实施例中热泵干燥机组的原理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另一种实施例中热泵干燥机组的原理示意图。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热泵干燥机组,包括机架,机架上至少集成有热泵单元100和循环换热单元200。机架的主要作用是为安装各单元中零部件提供安装基础,其主要结构可以根据各单元中零部件的布局进行合理设置,满足支撑强度要求即可,关于具体结构形式本文不做限定。热泵单元100,至少包括蒸发器101、冷凝器102、与蒸发器101配置形成水回路的机组余热水管路101a、以及与冷凝器102配置形成热水回路的机组高温热水管路102a;也就是说,机组余热水管路101a与蒸发器101内部的余热水管道连通形成水回路,冷凝器102内部的热水换热管道与其外部的机组高温热水管路102a连通形成热水回路。循环换热单元200包括干燥空气管路203,用于与干化单元300形成干燥回路;机组工作时,干燥空气管路203内部流动介质为空气。干燥空气管路203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第一换热器201用于将机组高温热水管路102a中高温热水的部分热量传递至流过第一换热器201内部的空气;第二换热器202用于将干燥空气管路203中流过第二换热器202内部空气的部分余热传递至机组余热水管路101a中的介质。具体地,第一换热器201可以包括第一换热通道和第二换热通道,两通道二者彼此独立且能够进行换热,第一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通过管路连通冷凝器102的出口、进口,以形成热水回路。第二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通过管路连通干化单元300的空气出口、进口,以形成干燥空气管路203。这样热水回路中的热水在冷凝器102中被制冷剂溶液加热形成高温热水,高温热水流经第一换热器201的第一换热通道时,与流入第二换热通道的干燥空气进行换热,干燥空气被加热升温再流入干化单元300,对物料进行干燥。同理,第二换热器202可以包括第三换热通道和第四换热通道,两通道二者彼此独立且能够进行换热。第三换热通道可以连通干燥空气管路203,第四换热通道的进口、出口分别连通蒸发器101的余热水换热管道的出口、进口,这样蒸发器101内部的余热水在流经第四换热通道时可以被干燥空气加热,升温以满足蒸发器101工作需要。与余热水换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热泵干燥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至少集成有以下部件:/n热泵单元(100),至少包括蒸发器(101)、冷凝器(102)、与所述蒸发器(101)配置形成水回路的机组余热水管路(101a)、以及与所述冷凝器(102)配置形成热水回路的机组高温热水管路(102a);/n循环换热单元(200),包括干燥空气管路(203),用于与干化单元(300)形成干燥回路;所述干燥空气管路(203)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所述第一换热器(201)用于将所述机组高温热水管路(102a)中高温热水的部分热量传递至流过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内部的空气;所述第二换热器(202)用于将所述干燥空气管路(203)中流过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内部空气的部分余热传递至所述机组余热水管路(101a)中的介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热泵干燥机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至少集成有以下部件:
热泵单元(100),至少包括蒸发器(101)、冷凝器(102)、与所述蒸发器(101)配置形成水回路的机组余热水管路(101a)、以及与所述冷凝器(102)配置形成热水回路的机组高温热水管路(102a);
循环换热单元(200),包括干燥空气管路(203),用于与干化单元(300)形成干燥回路;所述干燥空气管路(203)上设置有第一换热器(201)和第二换热器(202),所述第一换热器(201)用于将所述机组高温热水管路(102a)中高温热水的部分热量传递至流过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内部的空气;所述第二换热器(202)用于将所述干燥空气管路(203)中流过所述第二换热器(202)内部空气的部分余热传递至所述机组余热水管路(101a)中的介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热泵单元(100)还包括压缩机(103),所述压缩机(103)、所述冷凝器(102)和所述蒸发器(101)形成制冷剂循环回路。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1)和所述第二换热器(202)串联连接于所述干燥空气管路(203),并且所述第二换热器(202)位于所述第一换热器(201)的上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回热器(204),用于流入所述第二换热器(202)的空气介质和流出所述第二换热器(202)的空气介质换热。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热泵干燥机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机架上还集成有干化单元(300),所述干化单元(300)至少包括物料干燥机(301),所述物料干燥机(30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范思波段永红张殿武杜百成于洪祥夏丹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