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室流程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40577608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4-03-06 17: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水室流程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水室流程切换装置包括壳体,还包括管路切换组件,管路切换组件包括进水管一、出水管一、进水分管和切换管路,进水管一旁通连接所述进水分管,出水管一通过切换管路与进水分管连通,进出口侧水室内形成有彼此分隔的第一腔体、第二腔体和第三腔体,第一腔体连通有进水管二,进水管二与进水管一连通,第二腔体连通有进出水管,进出水管与进水分管连通,第三腔体连通有出水管二,出水管二与出水管一连通,回转侧水室内设有彼此分隔的第四腔体和第五腔体。通过调节管路切换组件对流体在壳体内的流程进行切换,提高流体在换热管内的流速,调节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换热器,具体涉及一种水室流程切换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技术介绍

1、换热器是利用不同介质间的热交换原理,将热量从一种介质传递到另一种介质的装置。在应用换热器时,需要考虑的因素很多,其中一个重要的指标就是换热器的流程数。

2、换热器流程数是指在一个热交换器中,冷热流体之间的流量路径及次数,通俗地讲,就是热量在热交换器中经过的流程数,如果有折返则流程为双流程。当管程数增加时,管内流体流速也会增加,对流传热系数α=0.023×re0.8×prn,公式中pr为普朗特数,表示温度边界层和流动边界层之间的关系,并反映流体物理性质对对流传热过程的影响的一个无量纲数;re为雷诺数,是一种可以表征流体流动情况的无量纲数,re=ρvd/μ,其中v、ρ、μ分别为流体的流速、密度与黏性系数,d为一特征长度。例如流体流过圆形管道,则d为管道的当量直径。通过公式可以直观地看出re与流速成正比,所以α等价于与v0.8成正比,当管程数由二流程切换至四流程时,对流传热系数增加20.8=1.74。由此可见,当水量一定时,换热器的流程数直接影响着流体的热量传递效率。流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水室流程切换装置,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上设有冷剂进口接管(7)和冷剂出口接管(8),所述壳体(4)内平行设有多个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的一端插装在前管板(3)上,另一端插装在后管板(6)上,所述前管板(3)上设有进出口侧水室(2),所述后管板(6)上设有回转侧水室(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路切换组件(1),所述管路切换组件(1)包括进水管一(101)、出水管一(102)、进水分管(103)和切换管路(104),所述进水管一(101)旁通连接所述进水分管(103),所述进水分管(103)上设有切换阀一(105),所述出水管一(102)上设有切换阀三(107),所...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水室流程切换装置,包括壳体(4),所述壳体(4)上设有冷剂进口接管(7)和冷剂出口接管(8),所述壳体(4)内平行设有多个换热管(5),所述换热管(5)的一端插装在前管板(3)上,另一端插装在后管板(6)上,所述前管板(3)上设有进出口侧水室(2),所述后管板(6)上设有回转侧水室(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管路切换组件(1),所述管路切换组件(1)包括进水管一(101)、出水管一(102)、进水分管(103)和切换管路(104),所述进水管一(101)旁通连接所述进水分管(103),所述进水分管(103)上设有切换阀一(105),所述出水管一(102)上设有切换阀三(107),所述出水管一(102)通过切换管路(104)与所述进水分管(103)连通,所述切换管路(104)上设有切换阀二(106),所述进出口侧水室(2)内形成有彼此分隔的第一腔体(10)、第二腔体(11)和第三腔体(12),所述第一腔体(10)连通有进水管二(203),所述进水管二(203)与所述进水管一(101)连通,所述第二腔体(11)连通有进出水管(202),所述进出水管(202)与所述进水分管(103)连通,所述第三腔体(12)连通有出水管二(201),所述出水管二(201)与出水管一(102)连通,所述回转侧水室(9)内设有彼此分隔的第四腔体(13)和第五腔体(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水室流程切换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出口侧水室(2)内设有竖隔板(205)和半横隔板(206),所述竖隔板(205)和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文英赵金龙李在清万新友
申请(专利权)人:荏原冷热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