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64350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3: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包括外壳,一侧上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一端铰接有盖板,盖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压条;外壳内设有成C字形的卡槽,卡槽的开口正对条形通槽,卡槽的底部也设有弹性压条;滤网架,设置在卡槽内,滤网架的两个表面的端面与卡槽的两个内侧面相接触;滤网架上与卡槽的侧面相接触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弹性挡片,弹性挡片成弯曲状,内凹方向指向进风方向;弹性挡片与卡槽的侧面相抵;两个所述弹性挡片与两个弹性压条可围成密闭的环形;滤网,设置在滤网架内,端面与滤网架无缝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滤芯与滤清器壳体之间实现高度的密封,可以有效的减少未通过滤芯过滤的气体进入车辆内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
技术介绍
滤清器,是指通过滤纸起过滤杂质或者气体的作用的配件。一般是指汽车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配件。按不同过滤功能分为: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液压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等。发动机有空气、机油、燃油三种滤清器,一般称作“三滤”,加上空调滤清器,俗称四滤。空调滤清器是空气滤清器中的一种,将车辆外部的气体过滤后输送到车内。现有的空调滤清器是内部卡嵌插接空气滤芯,滤芯与滤清器壳体之间留有缝隙,车外气体中的PM2.5以及过敏源(如花粉等)将会通过缝隙绕过滤芯进入车辆内部,给乘客的健康造成损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滤芯与滤清器壳体之间实现高度的密封,可以有效的减少未通过滤芯过滤的气体进入车辆内部。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包括,外壳,一侧上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一端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压条;所述外壳内设有成C字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正对条形通槽,所述卡槽的底部也设有弹性压条;滤网架,设置在卡槽内,所述滤网架的两个表面的端面与卡槽的两个内侧面相接触;所述滤网架上与卡槽的侧面相接触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成弯曲状,内凹方向指向进风方向;所述弹性挡片与卡槽的侧面相抵;两个所述弹性挡片与两个弹性压条可围成密闭的环形;滤网,设置在滤网架内,端面与滤网架无缝固接。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与挡片末端匹配的齿槽。进一步地,所述卡槽的两个侧面的横截面的轮廓按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齿槽段、第二直线段;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滤网架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滤网架的侧面设有间隙;所述挡片位于滤网架的侧面与第二直线段之间;所述挡片的另一端位于齿槽段内。进一步地,所述齿槽段的齿槽倾斜方向指向进风方向。进一步地,所述弹性挡片包括,固定端,位于滤网架内;变形端,成柳叶眉形,内凹方向指向进风方向;所述变形端的根部与固定端固接,末端位于齿槽内,与齿槽的底部相抵。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条内部为中空密闭结构。进一步地,所述滤网架上设置凹槽,所述弹性压条外露的上部位于凹槽内。进一步地,所述弹性压条的横截面包括,固定部,为实体结构,位于卡槽内;挤压部,内有漏斗形的缺口,缺口的较小开口端与固定部连接;所述挤压部的外轮廓为矩形;变形部,成C字形,两端与挤压部的较大开口的两端连接。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在常规的滤清器的结构基础上在卡槽底部和顶部(盖板)上设置弹性压条,这样在盖合盖板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滤网架的底部和顶部将会与外壳的内表面有效的密封;通过在滤网架的侧面设置弹性挡片,并使得弹性挡片迎风面内凹,使得空气流动进入的时候将弹性挡片挤压向外壳内壁,使得滤网架的侧面也与外壳形成了有效的密封,同时弹性挡片和弹性压条形成密闭的环形,这样就有效的构建了密封结构。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实施例中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B剖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3中C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D-D剖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11.条形通槽;12.盖板;13.卡槽;131.第一直线段;132.齿槽段;133.第二直线段;2.弹性压条;21.固定部;22.挤压部;23.变形部;3.滤网架;311.固定端;312.变形端;32.凹槽;4.滤网。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包括,外壳1,一侧上设有条形通槽11,所述条形通槽的一端铰接有盖板12,所述盖板12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压条2;所述外壳1内设有成C字形的卡槽13,所述卡槽13的开口正对条形通槽11,所述卡槽13的底部也设有弹性压条2;滤网架3,设置在卡槽13内,所述滤网架3的两个表面的端面与卡槽13的两个内侧面相接触;所述滤网架3上与卡槽13的侧面相接触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成弯曲状,内凹方向指向进风方向;所述弹性挡片与卡槽13的侧面相抵;两个所述弹性挡片与两个弹性压条2可围成密闭的环形;滤网4,设置在滤网架3内,端面与滤网架3无缝固接。在常规的滤清器的结构基础上在卡槽13底部和顶部(盖板12)上设置弹性压条2,这样在盖合盖板12后,在压力的作用下,滤网架3的底部和顶部将会与外壳1的内表面有效的密封;通过在滤网架3的侧面设置弹性挡片,并使得弹性挡片迎风面内凹,使得空气流动进入的时候将弹性挡片挤压向外壳1内壁,使得滤网架3的侧面也与外壳1形成了有效的密封,同时弹性挡片和弹性压条2形成密闭的环形,这样就有效的构建了密封结构。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13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与弹性挡片末端匹配的齿槽。通过齿槽将弹性挡片末端进行限位,使得弹性挡片被限制移动位置,同时在滤网架3受到负压的作用下发生小范围移动时,弹性挡片的变形受到齿槽的限制,从而使得弹性挡片依旧保持与外壳1的有效密封。本实施例中,所述卡槽13的两个侧面的横截面的轮廓按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131、齿槽段132、第二直线段133;所述第一直线段131与滤网架3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二直线段133与滤网架3的侧面设有间隙;所述挡片位于滤网架3的侧面与第二直线段133之间;所述挡片的另一端位于齿槽段132内。通过第一直线段131和第二直线段133错位设置,可以方便弹性挡片的安装,同时又不影响密封性。本实施例中,所述齿槽段132的齿槽倾斜方向指向进风方向。将齿槽设置为指向进风方向,这样弹性挡片中部向出风方向凹,末端指向进风反向,在滤网架3受负压移动时,挡片依旧可以有效的位于齿槽内,同时挡片也可以与齿槽有效的接触并密封。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挡片包括,固定端311,位于滤网架3内;变形端312,成柳叶眉形,内凹方向指向进风方向;所述变形端312的根部与固定端311固接,末端位于齿槽内,与齿槽的底部相抵。通过此设置弹性挡片的结构较为简单,同时安装插入时,可以保证弹性挡片不会产生阻碍。本实施例中,所述弹性压条2内部为中空密闭结构。由于过滤架安装在外壳1内后将会受到压力,此时将弹性压条2设置为中空结构,可以减少外壳1以及盖板12受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一侧上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一端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压条;所述外壳内设有成C字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正对条形通槽,所述卡槽的底部也设有弹性压条;/n滤网架,设置在卡槽内,所述滤网架的两个表面的端面与卡槽的两个内侧面相接触;所述滤网架上与卡槽的侧面相接触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成弯曲状,内凹方向指向进风方向;所述弹性挡片与卡槽的侧面相抵;两个所述弹性挡片与两个弹性压条可围成密闭的环形;/n滤网,设置在滤网架内,端面与滤网架无缝固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一侧上设有条形通槽,所述条形通槽的一端铰接有盖板,所述盖板的内侧面上设有弹性压条;所述外壳内设有成C字形的卡槽,所述卡槽的开口正对条形通槽,所述卡槽的底部也设有弹性压条;
滤网架,设置在卡槽内,所述滤网架的两个表面的端面与卡槽的两个内侧面相接触;所述滤网架上与卡槽的侧面相接触的两个侧面上设有弹性挡片,所述弹性挡片成弯曲状,内凹方向指向进风方向;所述弹性挡片与卡槽的侧面相抵;两个所述弹性挡片与两个弹性压条可围成密闭的环形;
滤网,设置在滤网架内,端面与滤网架无缝固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两个侧面上设有与挡片末端匹配的齿槽。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高密封性空调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卡槽的两个侧面的横截面的轮廓按空气的流动方向依次包括第一直线段、齿槽段、第二直线段;
所述第一直线段与滤网架的侧面接触;所述第二直线段与滤网架的侧面设有间隙;所述挡片位于滤网架的侧面与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源山汽车零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