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9635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1 03:0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固定轴,内设有进油通道、出油喷嘴、出油通道,所述出油喷嘴与进油通道连通;旋转壳,穿套在固定轴上,出油喷嘴和出油通道均与旋转壳内部连通;进油管,与固定轴的进油通道连通;出油管,与固定轴的出油通道连通;止推轴承,设置在外壳内,旋转壳底部与止推轴承的上环板接触;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分别设置在止推轴承的上环板和下环板的圆孔内,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的内环均与固定轴固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保证旋转壳高速的、长期的转动下,固定轴不会产生较大的磨损,同时可以有效的将旋转壳密闭在旋转壳内,防止未经过滤的机油进入曲轴箱内,保证曲轴的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
本技术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
技术介绍
滤清器,是指通过滤纸起过滤杂质或者气体的作用的配件。一般是指汽车滤清器,是发动机的配件。按不同过滤功能分为:机油滤清器,燃油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柴油滤清器、油水分离器、液压滤清器),空气滤清器,空调滤清器等。发动机有空气、机油、燃油三种滤清器,一般称作“三滤”,加上空调滤清器,俗称四滤。润滑系统中机油滤清器为了使润滑系油流畅通无阻,避免杂质刮伤、拉毛零件表面,机油在送到摩擦表面前,必须经过严格地滤清。为达到满意的滤清效果,又不使油路阻力增大,一般把粗滤器与主油道串联,细滤器与主油道并联。细滤器其作用是滤掉润滑油中更小的杂质,通常与主油道并联。现有的细滤器内部的旋转壳直接外套在固定轴上,再通过止推轴承相对的固定,但是机油需要通过固定轴进入旋转壳内,因此固定轴将穿过止推轴承,从而在止推轴承与固定轴上形成了一个相对的运动面,在旋转壳高速转动时(当机油压升到294千帕时,转子的转速可达5000r/min以上),将会对固定轴造成较大的磨损,使得旋转壳转动不稳定,同时较大磨损将导致旋转壳内部机油将会通过磨损处不经过滤的直接进入到曲轴箱内,最后导致曲轴箱非常磨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技术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可以保证旋转壳高速的、长期的转动下,固定轴不会产生较大的磨损,同时可以有效的将旋转壳密闭在旋转壳内,防止未经过滤的机油进入曲轴箱内,保证曲轴的寿命。本技术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固定轴,固定的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固定轴内设有进油通道,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出油喷嘴,所述出油喷嘴与进油通道连通;所述固定轴内还设有出油通道;旋转壳,穿套在固定轴上,可围绕固定轴旋转,所述出油喷嘴和出油通道均与旋转壳内部连通,所述出油喷嘴与旋转壳内表面成锐角;进油管,与固定轴的进油通道连通;出油管,与固定轴的出油通道连通;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旋转壳底部与止推轴承的上环板接触;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分别设置在止推轴承的上环板和下环板的圆孔内,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的内环均与固定轴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端面没有密封板。进一步地,所述进油管与外壳内部连通;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与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孔。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壳通过第三旋转轴承和第四旋转轴承可密封的、可旋转的外套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三旋转轴承位于第四旋转轴承的下方;所述第三旋转轴承的高度低于旋转壳下部的厚度,所述旋转壳的底部与止推轴承的上板面接触。进一步地,还包括,压簧,所述压簧外套在固定轴上,一端与外壳的外表面固接,另一端与第四旋转轴承的内环相抵。进一步地,所述第三旋转轴承和第四旋转轴承相对的两个端面与外壳内部连通。进一步地,所述旋转壳包括,壳体,为密闭形状;所述固定轴穿过客体的顶部和底部与壳体无缝转动连接;隔离壳,成漏斗状,所述隔离壳的上端面与壳体顶部内表面无缝固接,所述隔离壳的下端面与壳体底部内表面无缝固接,所述壳体内表面与隔离壳之间形成空隙;所述隔离壳上设有通孔。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壳上设有若干凸起。进一步地,所述隔离壳的凸起成半梭形,成半梭形的凸起的开口与出油喷嘴的方向成锐角,所述通孔设置在成半梭形的凸起的圆心处。进一步地,出油通道与旋转壳内部的连通处位于出油喷嘴的下方。进一步地,所述固定轴上还设有网状的密闭挡板,所述出油通道位于密闭挡板所围成的空间内。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具有如下的优点:本技术通过在止推轴承的上板面和下板面上设有旋转轴承,使得固定轴与止推轴承之间不产生相对摩擦,从而避免了固定轴的磨损,进而保证了旋转壳的密闭性。同时将出油管直接与固定轴连通,不经过外壳的内部空间作为中转,这样降低了了过滤后的机油被再次污染(与未经过滤的机油混合)的可能性。本技术的其他优点、目标和特征在某种程度上将在随后的说明书中进行阐述,并且在某种程度上,基于对下文的考察研究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将是显而易见的,或者可以从本技术的实践中得到教导。附图说明本技术的附图说明如下:图1为实施例中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B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C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D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外壳;2.固定轴;21.进油通道;22.出油喷嘴;23.出油通道;24.进油孔;31.壳体;32.隔离壳;321.凸起;322.通孔;4.进油管;5.出油管;61.上板面;62.下板面;7.第一旋转轴承;8.第二旋转轴承;9.第三旋转轴承;10.第四旋转轴承;11.压簧;12.密闭挡板;13.轴承封板;14.空隙。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如图1至图5所示,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包括,外壳1;固定轴2,固定的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固定轴2内设有进油通道21,所述固定轴2上设有出油喷嘴22,所述出油喷嘴22与进油通道21连通;所述固定轴2内还设有出油通道23;旋转壳,穿套在固定轴2上,可围绕固定轴2旋转,所述出油喷嘴22和出油通道23均与旋转壳内部连通,所述出油喷嘴与旋转壳内表面成锐角;进油管4,与固定轴2的进油通道21连通;出油管5,与固定轴2的出油通道23连通;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设置在外壳1内,所述旋转壳底部与止推轴承的上环板接触;第一旋转轴承7和第二旋转轴承8,分别设置在止推轴承的上环板和下环板的圆孔内,第一旋转轴承7和第二旋转轴承8的内环均与固定轴2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轴承7和第二旋转轴承8端面没有密封板。通过在止推轴承的上板面61和下板面62上设有旋转轴承,使得固定轴2与止推轴承之间不产生相对摩擦,从而避免了固定轴2的磨损,进而保证了旋转壳的密闭性。同时将出油管5直接与固定轴2连通,不经过外壳1的内部空间作为中转,这样降低了了过滤后的机油被再次污染(与未经过滤的机油混合)的可能性。本实施例中,所述进油管4与外壳1内部连通;所述固定轴2上设有与进油通道21连通的进油孔24。由于止推轴承、第一旋转轴承7和第二旋转轴承8将会高速转动,会产生较大的热量以及会有相对较大的相互摩擦,此时通过待过滤的机油填充这个空间使得机油可以给止推轴承、第一旋转轴承7和第二旋转轴承8润滑,同时带走摩擦转动产生的热量。本实施例中,所述旋转壳通过第三旋转轴承9和第四旋转轴承10可密封的、可旋转的外套在固定轴2上;所述第三旋转轴承9位于第四旋转轴承10的下方;所述第三旋转轴承9的高度低于旋转壳下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外壳;/n固定轴,固定的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固定轴内设有进油通道,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出油喷嘴,所述出油喷嘴与进油通道连通;所述固定轴内还设有出油通道;/n旋转壳,穿套在固定轴上,可围绕固定轴旋转,所述出油喷嘴和出油通道均与旋转壳内部连通,所述出油喷嘴与旋转壳内表面成锐角;/n进油管,与固定轴的进油通道连通;/n出油管,与固定轴的出油通道连通;/n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旋转壳底部与止推轴承的上环板接触;/n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分别设置在止推轴承的上环板和下环板的圆孔内,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的内环均与固定轴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端面没有密封板。/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固定轴,固定的设置在外壳内;所述固定轴内设有进油通道,所述固定轴上设有出油喷嘴,所述出油喷嘴与进油通道连通;所述固定轴内还设有出油通道;
旋转壳,穿套在固定轴上,可围绕固定轴旋转,所述出油喷嘴和出油通道均与旋转壳内部连通,所述出油喷嘴与旋转壳内表面成锐角;
进油管,与固定轴的进油通道连通;
出油管,与固定轴的出油通道连通;
止推轴承,所述止推轴承设置在外壳内,所述旋转壳底部与止推轴承的上环板接触;
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分别设置在止推轴承的上环板和下环板的圆孔内,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的内环均与固定轴固接,所述第一旋转轴承和第二旋转轴承端面没有密封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油管与外壳内部连通;所述固定轴上设有与进油通道连通的进油孔。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壳通过第三旋转轴承和第四旋转轴承可密封的、可旋转的外套在固定轴上;所述第三旋转轴承位于第四旋转轴承的下方;所述第三旋转轴承的高度低于旋转壳下部的厚度,所述旋转壳的底部与止推轴承的上板面接触。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离心式细滤机油滤清器,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代倩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渝源山汽车零配件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