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李凯伦专利>正文

液体灌装机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785849 阅读:16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液体灌装机控制装置。该装置由中央处理器(单片机)及其操作键盘和时间振荡电路、存储器、固态继电器等附助电路构成,时间控制一改传统的由继电器控制为中央处理器(单片机)智能控制,操作过程简单,灌装效果高,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进行液体灌装的泵动式液体灌装机上。(*该技术在2008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Controller for liquid filling machine

The utility model discloses a control device for a liquid filling machine. The device is composed of a central processing unit (MCU) and keyboard operation and time oscillation circuit, memory, solid-state relay auxiliary circuit, time control changed the traditional relay control CPU (SCM) intelligent control, simple operation process, high filling effect, can be widely used in medicine, food processing and other industries for liquid filling the pump type liquid filling machin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液体灌装的泵动式液体灌装机控制装置。目前的液体灌装机大都为泵动式,其时间控制由两只时间继电器完成。其中,一只时间继电器控制灌装机的工作时间,另一只控制泵的停止工作时间,从而使灌装机能循环工作。这种液体灌装机在灌装过程开始时需排出空气吸上液体,这就要求改变继电器的时间参数使泵连续工作一段时间。而正式灌装时需再次手动设置时间参数,以确定灌装时间。操作过程繁锁,灌装效率不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操作过程简单、灌装效率高的液体灌装机控制装置。本技术的上述目的是由以下技术解决方案实现的本技术的液体灌装机控制装置包装中央处理器(CPU),该中央处理器的1、2、3、4、5、10、11、22、23、24和25脚均与键盘(A)相连,其6、7、8和12脚分别与存储器(RAM)的4、3、2和1脚相接。由晶振(M)和两电容器(C1和C2)组成的时间振荡电路则与中央处理器(CPU)的18、19脚相接。固态继电器(SCR)的1脚与中央处理器(CPU)的13脚相接,其3脚与电源(E3)的一个电极相接,4脚与电源(E3)的另一个电极间串接有电机(D)。键盘(A)、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RAM)均由电源(E1)供电。由于本技术的时间控制一段传统的继电器控制为中央处理器(单片机)智能控制,不仅操作过程简单,还大大地提高了灌装效率。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附图是本技术的电原理示意图。本技术的液体灌装机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该中央处理器的1、2、3、4、5、10、11、22、23、24和25脚接键盘A,6、7、8和12脚分别接存储器RAM的4、3、2和1脚。中央处理器CPU的18、19脚间串接有电容器C1和C2,晶振M的两端亦接在中央处理器CPU的18、19两脚上,以构成时间振荡电路。固态继电器SCR的1脚接在中央处理器CPU的13脚上,其3脚接电源E3的一个电极,4脚与电源E3的另一个极间串接有电机D。其中的电源E3为交流电压220伏。键盘A由电源E1供电,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RAM亦分别通过其40脚和8脚由电源E1供电。电源E1为直流电压5伏。中央处理器CPU的20脚和固态继电器SCR的2脚接地。本实施例中,所用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RAM的型号分别为87C51和93C45。为防止固态继电器SCR送入的交流信号冲击中央处理器CPU,在中央处理器CPU与固态继电器SCR间接有由三极管BG1、光偶TIL和三极管BG2组成的保护电路。其中,三极管BG1的基极与中央处理器CPU的13脚间串接有电阻R1,其集电极接光偶TIL的1脚,发极接电源E1。光偶TIL的2脚通过电阻R2接地,4脚直接接地,其5脚分别通过电阻R3和R4与三极管BG2的基极和发射极相接,其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接电源E2和固态继电器SCR。其中的电源E2为5~32伏直流电压。权利要求1.液体灌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该中央处理器的1、2、3、4、5、10、11、22、23、24和25脚均与键盘(A)相连,其6、7、8和12脚分别与存储器(RAM)的4、3、2和1脚相接;由晶振(M)和两电容器(C1和C2)组成的时间振荡电路则与中央处理器(CPU)的18、19脚相接;固态继电器(SCR)的1脚与中央处理器(CPU)的13脚相接,其3脚与电源(E3)的一个电极相接,4脚与电源(E3)的另一个电极间串接有电机(D),键盘(A)、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RAM)均由电源(E1)供电。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中央处理器(CPU)与固态继电器(SCR)间接有三极管(BG1)、光偶(TIL)和三极管(BG2),其中三极管(BG1)的基极通过电阻R1与中央处理器(CPU)的13脚相接,其集电极和发射极分别接光偶(TIL)的1脚和电源(E1);光偶(TIL)的5脚通过两电阻(R3和R4)分别与三极管(BG2)的基极和发射极相连,其2脚通过电阻(R2)接地;三极管(BG2)的发射极和集电极分别接电源(E2)和固态继电器(SCR)的1脚。专利摘要本技术公开一种液体灌装机控制装置。该装置由中央处理器(单片机)及其操作键盘和时间振荡电路、存储器、固态继电器等附助电路构成,时间控制一改传统的由继电器控制为中央处理器(单片机)智能控制,操作过程简单,灌装效果高,可广泛用于医药、食品加工等行业进行液体灌装的泵动式液体灌装机上。文档编号G05D9/12GK2344799SQ98226988公开日1999年10月20日 申请日期1998年6月4日 优先权日1998年6月4日专利技术者李凯伦 申请人:李凯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液体灌装机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中央处理器(CPU),该中央处理器的1、2、3、4、5、10、11、22、23、24和25脚均与键盘(A)相连,其6、7、8和12脚分别与存储器(RAM)的4、3、2和1脚相接;由晶振(M)和两电容器(C↓[1]和C↓[2])组成的时间振荡电路则与中央处理器(CPU)的18、19脚相接;固态继电器(SCR)的1脚与中央处理器(CPU)的13脚相接,其3脚与电源(E↓[3])的一个电极相接,4脚与电源(E↓[3])的另一个电极间串接有电机(D),键盘(A)、中央处理器(CPU)和存储器(RAM)均由电源(E↓[1])供电。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凯伦
申请(专利权)人:李凯伦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32[中国|江苏]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