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785274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22:3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板结土壤治理修复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具体为一种农田种植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车;本系统采用车体化设计,方便在农田内移动;基于传动设计,使翻土器在本系统前进时将板结土壤翻起,配合螺旋绞龙的作用,将翻起的土壤吸入进土管并传送到上部,进而排入主体筒内,实现板结土壤自动进料;还实现了对土壤的破碎、向破碎的土壤间歇地加入草木灰,之后通过排土管排回到田地内,从而实现对农田板结土壤的在线修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板结土壤治理修复
,涉及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具体为一种农田种植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车。
技术介绍
农田又称为耕地,在地理学上是指可以用来种植农作物的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本资源和条件。农田开垦时常常会遇到土壤板结的情况。土壤板结是指土壤表层因缺乏有机质,结构不良,在灌水或降雨等外因作用下结构破坏、土料分散,而干燥后受内聚力作用使土面变硬的现象。土壤板结的原因重要有下面几个方面:1、农田土壤质地黏重,耕作层浅;2、有机物料投入少;3、塑料废弃物污染;4、长期单一地偏施化肥;5、镇压、翻耕等农耕措施导致上层土壤结构破坏;6、有害物质的积累;7、暴雨造成水土流失。土壤板结条件下,土壤孔隙度减少,通透性差,地温降低,致使土壤中好气性微生物的活动受到抑制,水、气、热状况不能很好地协调,其供肥、保肥、保水能力弱。土壤板结还延缓了有机质的分解,土壤理化性质逐渐恶化,地力逐渐衰退,土壤肥力随之下降,所以自然也不能很好地满足农作物生长发育。土壤板结条件下,农作物根部细胞呼吸减弱,而氮素等营养又多以离子态存在,吸收时多以主动运输方式,需要消耗细胞代谢产生的能量,呼吸减弱,故能量供应不足,影响吸收。现有技术中对板结土壤的修复,大多是将板结土壤大面积的挖起,并运送到土壤处理机处进行统一处理,然后将完成处理的土壤再运回农田中并进行重新摊开覆盖,很明显,农田面积都是以亩计算,这种方式需要耗费较大的运输成本,因此设计一种可以在农田内直接进行板结土壤修复的设备就很有必要。所以,专利技术人设计了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二)技术方案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包括车体组件、驱动组件、进土组件、破碎组件、升降组件、下拉组件及下灰组件;车体组件包括主体筒、排土管、支脚、车轮、推把、筛网、竖直支板、排灰管及储灰桶;主体筒左低右高地倾斜设置,下方通过支脚连接右车轮;主体筒左侧连接有推把,左端底部连接有排土管;主体筒中部设置有筛网;储灰桶固定在主体筒左端上方,底部连接有排灰管,排灰管伸入到主体筒内并位于筛网左侧;主体筒上部连接有竖直支板,竖直支板上部设置有驱动组件;驱动组件左侧配合有升降组件,升降组件下方配合有下拉组件;排灰管设置有下灰组件,下灰组件和下拉组件连接;筛网左侧设置有破碎组件,破碎组件和驱动组件配合;主体筒右端设置有进土组件,进土组件也与驱动组件配合。进一步的,驱动组件包括水平支板、伺服电机、传动轮组、一号传动带、一号转轴、一号锥齿轮、二号锥齿轮及不完全锥齿轮;竖直支板顶部设置有水平支板,水平支板下方设置有一号转轴,一号转轴水平贯穿并转动连接竖直支板;水平支板上设置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的电机轴水平向右伸出,并与一号转轴对应设置有传动轮组;传动轮组之间通过一号传动带传动连接;一号转轴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锥齿轮,右段间隔设置有一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一号锥齿轮位于竖直支板右侧,并位于二号锥齿轮左侧。进一步的,进土组件包括进土管、二号转轴、螺旋绞龙、三号锥齿轮及翻土器;进土管左高右低地倾斜设置,上段左侧与主体筒右端连通;进土管底端右侧设置有翻土器;进土管内设置有二号转轴,二号转轴上设置有螺旋绞龙;二号转轴顶端伸出进土管并设置有三号锥齿轮,三号锥齿轮和二号锥齿轮啮合。进一步的,破碎组件包括四号锥齿轮、三号转轴、破碎刀、传动齿轮及四号转轴;三号转轴和四号转轴前后间隔设置在主体筒内,并对应设置有交错的破碎刀;三号转轴和四号转轴向上伸出主体筒,并设置有啮合的传动齿轮,三号转轴顶端还延伸到一号锥齿轮下方并设置有四号锥齿轮,四号锥齿轮和一号锥齿轮啮合。进一步的,升降组件包括端板、五号转轴、从动锥齿轮、螺纹段、移动螺母、一号连杆及磁铁;端板位于水平支板下方,并固接在竖直支板左侧;五号转轴竖直贯穿水平支板,底端和端板转动连接;五号转轴上对称设置有从动锥齿轮,从动锥齿轮和不完全锥齿轮配合;五号转轴顶端连接有螺纹段,螺纹段螺接有移动螺母;移动螺母左侧连接有一号连杆;一号连杆向下弯折并穿过水平支板,底端设置有磁铁。进一步的,下拉组件包括罩体、竖直杆、拉簧、顶板及限位板;罩体固接在主体筒上,并位于筛网左侧;竖直杆竖直贯穿罩体,顶端设置有顶板;顶板和罩体外顶之间连接拉簧;竖直杆上还设置有限位板,限位板位于罩体上方。进一步的,下灰组件包括拉绳、封板、导向套及配重块;排灰管顶部设置有竖直的导向套,封板穿过导向套并伸入到排灰管内;封板顶部设置有配重块,配重块通过拉绳与顶板连接。进一步的,顶板采用铁质,磁铁对应顶板左部上方设置,端板对应顶板右部上方设置;端板的位置低于磁铁移动的最高点位置。进一步的,还包括反弹组件;反弹组件包括三号连杆、四号连杆、导向板及压簧;筛网滑动设置在主体筒内;主体筒内顶对应筛网左侧设置有导向板,导向板和筛网之间连接有压簧;四号连杆贯穿导向板,右端和筛网上部连接,左端铰接三号连杆底端;三号连杆顶端和竖直杆底端铰接。进一步的,还包括搅拌组件;搅拌组件包括蜗杆、蜗轮、一号传动轮、二号传动带、安装轴、搅拌杆及二号传动轮;安装轴设置在主体筒内,前后端和主体筒内壁转动连接;安装轴周向均匀设置有搅拌杆;排灰管底端延伸到搅拌杆作用区域右侧;三号转轴底端伸出主体筒并连接有蜗杆,蜗杆一侧配合有蜗轮,蜗轮也安装在主体筒下方;蜗轮同轴连接有一号传动轮,安装轴外端同轴连接有二号传动轮,二号传动轮和一号传动轮通过二号传动带传动连接。(三)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具有以下优点:1,采用车体化设计,方便在农田内移动;并采用伺服电机作为驱动力,通过传动轮组、一号传动带的作用,使一号转轴产生转动;一号转轴上的二号锥齿轮跟着转动,又驱动三号锥齿轮带着二号转轴转动,使螺旋绞龙产生转动;翻土器在本系统前进时将板结土壤翻起,配合螺旋绞龙的作用,将翻起的土壤吸入进土管并传送到上部,进而排入主体筒内,实现板结土壤自动进料。2,一号转轴上的一号锥齿轮跟着转动,并驱动四号锥齿轮带着三号转轴转动;三号转轴又通过啮合的传动齿轮带着四号转轴转动;三号转轴与四号转轴的转动方向相反,并驱动破碎刀对排入主体筒的土壤进行破碎;3,一号转轴上的不完全锥齿轮跟着转动,并与从动锥齿轮间歇配合,使从动锥齿轮带着五号转轴进行往复正反转动;通过与下拉组件的配合,实现下灰组件的工作,使储灰桶间歇地向主体筒内加入草木灰,无需再人工控制,使用更加方便;4,经过破碎的土壤再通过筛网排到主体筒右部,并受到主体筒的倾斜导流作用;随着草木灰的间歇加入,使破碎的土壤混有草木灰,用于改善土壤后续板结情况,之后通过排土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组件(1)、驱动组件(2)、进土组件(3)、破碎组件(4)、升降组件(5)、下拉组件(6)及下灰组件(7);/n所述车体组件(1)包括主体筒(101)、排土管(102)、支脚(103)、车轮(104)、推把(105)、筛网(106)、竖直支板(107)、排灰管(108)及储灰桶(109);所述主体筒(101)左低右高地倾斜设置,下方通过支脚(103)连接右车轮(104);所述主体筒(101)左侧连接有推把(105),左端底部连接有排土管(102);所述主体筒(101)中部设置有筛网(106);所述储灰桶(109)固定在主体筒(101)左端上方,底部连接有排灰管(108),排灰管(108)伸入到主体筒(101)内并位于筛网(106)左侧;/n所述主体筒(101)上部连接有竖直支板(107),竖直支板(107)上部设置有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左侧配合有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下方配合有下拉组件(6);所述排灰管(108)设置有下灰组件(7),下灰组件(7)和下拉组件(6)连接;所述筛网(106)左侧设置有破碎组件(4),破碎组件(4)和驱动组件(2)配合;所述主体筒(101)右端设置有进土组件(3),进土组件(3)也与驱动组件(2)配合。/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组件(1)、驱动组件(2)、进土组件(3)、破碎组件(4)、升降组件(5)、下拉组件(6)及下灰组件(7);
所述车体组件(1)包括主体筒(101)、排土管(102)、支脚(103)、车轮(104)、推把(105)、筛网(106)、竖直支板(107)、排灰管(108)及储灰桶(109);所述主体筒(101)左低右高地倾斜设置,下方通过支脚(103)连接右车轮(104);所述主体筒(101)左侧连接有推把(105),左端底部连接有排土管(102);所述主体筒(101)中部设置有筛网(106);所述储灰桶(109)固定在主体筒(101)左端上方,底部连接有排灰管(108),排灰管(108)伸入到主体筒(101)内并位于筛网(106)左侧;
所述主体筒(101)上部连接有竖直支板(107),竖直支板(107)上部设置有驱动组件(2);所述驱动组件(2)左侧配合有升降组件(5),升降组件(5)下方配合有下拉组件(6);所述排灰管(108)设置有下灰组件(7),下灰组件(7)和下拉组件(6)连接;所述筛网(106)左侧设置有破碎组件(4),破碎组件(4)和驱动组件(2)配合;所述主体筒(101)右端设置有进土组件(3),进土组件(3)也与驱动组件(2)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水平支板(201)、伺服电机(202)、传动轮组(203)、一号传动带(204)、一号转轴(205)、一号锥齿轮(206)、二号锥齿轮(207)及不完全锥齿轮(208);
所述竖直支板(107)顶部设置有水平支板(201),水平支板(201)下方设置有一号转轴(205),一号转轴(205)水平贯穿并转动连接竖直支板(107);所述水平支板(201)上设置有伺服电机(202);所述伺服电机(202)的电机轴水平向右伸出,并与一号转轴(205)对应设置有传动轮组(203);所述传动轮组(203)之间通过一号传动带(204)传动连接;所述一号转轴(205)左端设置有不完全锥齿轮(208),右段间隔设置有一号锥齿轮(206)和二号锥齿轮(207);所述一号锥齿轮(206)位于竖直支板(107)右侧,并位于二号锥齿轮(207)左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土组件(3)包括进土管(301)、二号转轴(302)、螺旋绞龙(303)、三号锥齿轮(304)及翻土器(305);
所述进土管(301)左高右低地倾斜设置,上段左侧与主体筒(101)右端连通;所述进土管(301)底端右侧设置有翻土器(305);所述进土管(301)内设置有二号转轴(302),二号转轴(302)上设置有螺旋绞龙(303);所述二号转轴(302)顶端伸出进土管(301)并设置有三号锥齿轮(304),三号锥齿轮(304)和二号锥齿轮(207)啮合。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破碎组件(4)包括四号锥齿轮(401)、三号转轴(402)、破碎刀(403)、传动齿轮(404)及四号转轴(405);
所述三号转轴(402)和四号转轴(405)前后间隔设置在主体筒(101)内,并对应设置有交错的破碎刀(403);所述三号转轴(402)和四号转轴(405)向上伸出主体筒(101),并设置有啮合的传动齿轮(404),三号转轴(402)顶端还延伸到一号锥齿轮(206)下方并设置有四号锥齿轮(401),四号锥齿轮(401)和一号锥齿轮(206)啮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绿化用板结土壤治理修复系统,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彦子
申请(专利权)人:安徽亿擎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