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52290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3: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包括缸筒,缸筒底部设置有后端盖,缸筒顶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前端盖,缸筒内部设置有活塞,活塞焊接有活塞杆,所述活塞外壁设置有密封圈,缸筒一侧焊接有过滤箱,过滤箱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过滤箱安装有进油管,进油管设置有单向进油阀,后端盖安装有回油管,回油管设置有单向回油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过滤箱对油液进行过滤,滤除杂质,避免杂质磨损缸筒内壁,杂质堵塞管道,影响油缸的使用,观察窗能观察过滤网状态;本装置相比于焊接的液压油缸,拆卸维修更加方便,对液压油缸的损伤小,延长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密封圈减少活塞与缸筒磨损,防护圈降低活塞与前端盖的磨损程度。防护圈降低活塞与前端盖的磨损程度。防护圈降低活塞与前端盖的磨损程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


[0001]本技术涉及液压油缸
,尤其涉及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工业生产水平的进步与工业器械的改善,液压油缸结构合理,操作方便,机动灵活,稳定性好,安全性高等特点用被广泛应用于挖掘装置与上料装置中,现有液压油缸进油管与回油管未设置过滤装置对油液进行过滤,油液中的杂质在油缸工作过程中逐渐对缸筒内壁产生磨损,导致油缸漏油,且油液循环使用,杂质积累越来越多,易堵塞回油管与溢流管,对密封件造成损伤,造成负载过大,影响油缸正常工作,导致发生泄漏且现有油缸通常采用焊接,当油缸发生故障需要维修时,拆卸麻烦,浪费时间,严重影响工作效率,且多次拆修降低密封性,导致油缸发生泄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0005]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包括缸筒,所述缸筒底部设置有后端盖,且缸筒与后端盖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所述缸筒顶部通过固定螺栓连接有前端盖,且缸筒与后端盖、前端盖接触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所述缸筒内部设置有活塞,且活塞中新位置开有凹槽,凹槽底部焊接有活塞杆,凹槽内壁焊接有防护圈,所述活塞外壁设置有密封圈,且密封圈与缸筒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缸筒一侧焊接有过滤箱,且过滤箱通过螺栓连接有箱盖,且过滤箱与箱盖之间设置有密封片,所述箱盖中心位置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安装有输油管,所述过滤箱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且过滤网设置有把手,所述过滤箱在靠近后端盖一侧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安装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贯穿后端盖进入缸筒内部,且进油管设置有单向进油阀,所述后端盖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安装有通向缸筒外部的回油管,且回油管设置有单向回油阀,所述过滤箱开有观察窗。
[0006]优选的,所述过滤箱内壁开有滑槽,且滑槽沿过滤网滑动方向设置,滑槽长度小于所述过滤箱内壁长度。
[0007]优选的,所述过滤网两侧外壁焊接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滑块长度小于滑槽深度。
[0008]优选的,所述前端盖外壁设置有防尘圈,且防尘圈直径与活塞杆直径相适配。
[0009]优选的,所述防护圈直径与活塞杆直径相适配,且防护圈高度大于凹槽高度。
[0010]优选的,所述缸筒、后端盖与前端盖均开有与固定螺栓相适配的螺纹孔,且固定螺栓长度大于所述前端盖由于后端盖厚度。
[001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2]1、本技术中,过滤箱对进入进油管的油液进行过滤,滤除油液中包含的杂质,
从而避免杂质对缸筒内壁造成磨损,同时防止油缸因管道堵塞发生泄漏,且观察窗能观察过滤网状态,便于对过滤网进行更换;
[0013]2、本技术采用固定螺栓与密封垫进行连接,相比于焊接的液压油缸,拆卸维修更加方便灵活,对液压油缸的损伤小,有利于延长油缸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且活塞设置的密封圈减少活塞与缸筒内壁的磨损,防护圈防止活塞直接与前端盖进行接触,降低活塞与前端盖的磨损程度,防止油缸发生渗漏,延长油缸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5]图2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的过滤箱剖面结构示意图;
[0016]图3为本技术提出的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的过滤箱正面结构示意图。
[0017]图中:1缸筒、2后端盖、3固定螺栓、4前端盖、5密封垫、6 活塞、7活塞杆、8防护圈、9密封圈、10过滤箱、11箱盖、12密封片、13过滤网、14进油管、15单向进油阀、16回油管、17单向回油阀、18观察窗、19防尘圈。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0019]参照图1

3,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包括缸筒1,所述缸筒1底部设置有后端盖2,且缸筒1与后端盖2通过固定螺栓3连接,所述缸筒1顶部通过固定螺栓3连接有前端盖4,且缸筒1与后端盖2、前端盖4接触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5,所述缸筒1、后端盖2与前端盖4均开有与固定螺栓3相适配的螺纹孔,且固定螺栓3长度大于所述前端盖4由于后端盖2厚度,所述固定螺栓3与密封垫5对装置进行连接,相比于焊接的液压油缸,拆卸维修更加方便灵活,对液压油缸的损伤小,有利于延长油缸使用寿命,降低维修成本,所述前端盖4外壁设置有防尘圈19,且防尘圈19直径与活塞杆7直径相适配,所述缸筒1内部设置有活塞6,且活塞6中新位置开有凹槽,凹槽底部焊接有活塞杆7,凹槽内壁焊接有防护圈8,所述防护圈8直径与活塞杆7直径相适配,且防护圈8高度大于凹槽高度,所述活塞6外壁设置有密封圈9,且密封圈9与缸筒1内壁滑动连接,活塞6设置的密封圈9减少活塞6与缸筒内壁的磨损,防护圈8防止活塞6直接与前端盖4进行接触,降低活塞6与前端盖4的磨损程度,延长油缸使用寿命,所述缸筒1一侧焊接有过滤箱10,且过滤箱10通过螺栓连接有箱盖11,且过滤箱10与箱盖11之间设置有密封片12,所述箱盖11中心位置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安装有输油管,所述过滤箱 10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13,且过滤网13设置有把手,所述过滤箱 10内壁开有滑槽,且滑槽沿过滤网13滑动方向设置,滑槽长度小于所述过滤箱10内壁长度,所述过滤网13两侧外壁焊接有滑块,且滑块与滑槽内壁滑动连接,滑块长度小于滑槽深度,过滤箱10对进入进油管14的油液进行过滤,滤除油液中包含的杂质,从而避免杂质对缸筒1内壁造成磨损,同时防止油液中的杂质堵塞管道影响油缸的正常使用,所述过滤箱10在靠近后端盖2一侧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安装有进油管14,所述进油管14贯穿后端盖2进入缸筒1内部,且进油管14设置有单向进油阀15,所述后端盖2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安装有通向缸筒1外部的回油管
16,且回油管16设置有单向回油阀17,所述过滤箱10开有观察窗18,且观察窗18能观察过滤网 13状态,便于对过滤网13进行更换。
[0020]工作原理:本技术在进行工作时,固定螺栓3使缸筒1与后端盖2、前端盖4形成紧固连接,密封垫5对装置进行密封,使装置不会发生泄漏,油缸安装好之后,油液经输油管输送至过滤箱10,过滤箱10内部的过滤网13将进入过滤箱10的油液进行过滤,滤除其内部的杂质,避免杂质对缸筒1内壁造成磨损,同时防止油缸因管道堵塞发生泄漏,影响油缸的正常使用,接着打开单向进油阀15,油液进油管14进入缸筒1内部,一段时间后,启动液压油缸,并打开回油管16上设置的单向回油阀17,此时装置进行工作,回油管16 内由于活塞6运动回流的油液经油泵抽回油箱后再次经输油管输送至过滤箱10,此时过滤网13再次对油液进行过滤,防止液压油缸中杂质堆积,磨损油缸密封件,防止油缸发生泄漏,活塞6设置的密封圈9减少活塞6与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泄漏液压油缸,包括缸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缸筒(1)底部设置有后端盖(2),且缸筒(1)与后端盖(2)通过固定螺栓(3)连接,所述缸筒(1)顶部通过固定螺栓(3)连接有前端盖(4),且缸筒(1)与后端盖(2)、前端盖(4)接触面之间均设置有密封垫(5),所述缸筒(1)内部设置有活塞(6),且活塞(6)中新位置开有凹槽,凹槽底部焊接有活塞杆(7),凹槽内壁焊接有防护圈(8),所述活塞(6)外壁设置有密封圈(9),且密封圈(9)与缸筒(1)内壁滑动连接,所述缸筒(1)一侧焊接有过滤箱(10),且过滤箱(10)通过螺栓连接有箱盖(11),且过滤箱(10)与箱盖(11)之间设置有密封片(12),所述箱盖(11)中心位置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安装有输油管,所述过滤箱(10)内壁滑动连接有过滤网(13),且过滤网(13)设置有把手,所述过滤箱(10)在靠近后端盖(2)一侧开有安装孔,且安装孔安装有进油管(14),所述进油管(14)贯穿后端盖(2)进入缸筒(1)内部,且进油管(14)设置有单向进油阀(15),所述后端盖(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泽利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大华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