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沈传钦专利>正文

压力筒的气密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3962 阅读:13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压力筒的气密构造,包括一上盖与一下盖,二者相互对应而形成组合,且沿上盖的内缘设一隔膜,该膈膜与上盖对应,而盖成一覆碗状,其中:隔膜的底缘形成一折缘,且上盖与下盖之间设一环箍,该环箍包括内环片与外环片,二者于中段位置通过一隔片相连接,以令内环片与外环片之间,以及隔片之间界定形成上、下插置槽,以容许隔膜的折缘置入上插置槽,且上盖与下盖分别置入上、下插置槽,形成多重且回折的气密。

Airtight structure of pressure cylinder

The invention discloses a pressure cylinder air tight structure, comprising an upper cover and a lower cover, two are formed corresponding to the combination, and the upper cover along the inner edge is provided with a diaphragm, the diaphragm and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cover into a corresponding cover bowl, wherein the diaphragm formed at the bottom edge of the ninety percent off margin, and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is arranged between a hoop, the hoop piece comprises an inner and outer ring, two through a spacer is connected in the middle position between the inner and outer ring to make the film, as well as between the spacer defined form the upper and lower slot, to allow the insertion of flanged diaphragm on the slot, and the upper cover and the lower cover are respectively arranged in the upper and lower insertion grooves, forming multiple folded and airtight.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压力筒的气密构造,特别是一种压力筒防止内部气体压力外泄的气密构造。
技术介绍
逆渗透(REVERSE OSMOSIS,简称RO)为现今水质处理中,普遍受到重视与使用的一种净水方式,主要在于能够提供有效处理水中盐类(如钙、镁等硬度杂质)、重金属、化学残留物质达百分的九十五以上。尤其对于家庭饮用水,以及注重水质的生化制药、电子制程等,特别受到青睐。一般逆渗透的处理过程,经由逆渗透膜所出的净水(处理过的干净水),由于未必马上饮用或使用,因此多先将净水储存于一压力筒内部,藉由压力筒与水龙头(例如鹅颈龙头)相通,而在打开水龙头时,能够有一出水压力,迫使水流出。一般压力筒,主要通过上盖与下盖对应组合,形成一内部空间,而沿着上盖的内缘设有一膈膜,该隔膜上表面与上盖内缘之间形成进入的净水容室,而隔膜下方与下盖内缘之间,则形成压力空间,而压力筒所谓压力,指筒内预先充灌足够的气体而形成气压(一般大约7~10PSI),而当净水由压力筒进入后,会挤压压力筒内部的隔膜,相对使气体所存在的体积缩小,基于压力与体积成反比的原理,因此压力筒即能发挥净水进入量越多,反弹至水龙头的压力则越大。从而可知,压力的保持,对于压力筒是重要,而现有技术中往往会形成压力渗漏的原因在于1、在于上、下盖的组合,以及隔膜设置时,常藉由简易的高周波或热融等方式为表面的组合,因此气密性不佳而容易在一段时间后,使得压力筒内的气压泄漏甚快,导致必须经常充灌空气以增压,否则出水不足以供应使用,而至为不便。且高周波或热熔的缺点在于较耗费工时、设备昂贵、稳定性不佳、流程繁琐等原因,因此并不理想。2、现有技术的热融,往往温度过低而导致熔融不确实,也为空气容易渗出的原因。3、现有技术由PP(聚丙烯Polypropylene)所制成,而PP材质的分子结构较为稀疏,容易使空气分子通过而导致泄气。4、此外,由于现有技术的上、下盖密合,多在其接隙位置进行,通常此一接隙范围大约只有8-12mm,因此阻气范围较小,换言之,阻绝空气分子的路径较短,而使空气分子容易由间隙渗出。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以提高气密效果的压力筒的气密构造。本专利技术的上述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压力筒的气密构造,包括一上盖与一下盖,二者相互对应而形成组合,且沿上盖的内缘设一隔膜,该膈膜与上盖对应,而盖成一覆碗状,其中隔膜的底缘形成一折缘,且上盖与下盖之间设一环箍,该环箍包括内环片与外环片,二者于中段位置通过一隔片相连接,以令内环片与外环片之间,以及隔片之间界定形成上、下插置槽,以容许隔膜的折缘置入上插置槽,且上盖与下盖分别置入上、下插置槽,形成多重且回折的气密。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分解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组合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的组合平面剖视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的使用状态平面剖视图。附图标记说明1上盖;11通水管件;12盖体;13扣合组件;2下盖;21充气孔;22扣合组件;23内衬;3隔膜;31折缘;4环箍;41内环片;42外环片;43隔片;44上插置槽;441上扣合肋;45下插置槽;451下扣合肋;46披覆层。具体实施例方式请参阅图1、图2、图3所示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压力筒的气密构造,主要包括一上盖1,概呈一覆碗状,可利用PP(聚丙烯Polypropylene,以下称为PP)材质制成,顶部设有一通水管件11,该通水管件11可设一盖体12,以对于通水管件11在仓储与运送过程的形成防护。上盖1近端面的外缘设有数个扣合组件13。一下盖2,概呈一开口向上的碗状,可利用PP材质制成,底部设有一充气孔21,(请参见图3)以提供充气并形成压力筒内部压力的来源,下盖2与上盖1二者相互对应而形成组合。下盖2近端面的外缘设有数个扣合组件22。下盖2的内面,先射出一层气密性较佳的内衬23,下盖2再以二次射出成形,使得下盖2与该内衬23成形为一体。一隔膜3,沿上盖1的内缘而设置,该隔膜3可由橡胶材质所制,该膈膜3与上盖1对应,而成一覆碗状,隔膜该隔膜3的底缘形成一折缘31。一环箍4,设于上盖1与下盖2之间,可为PP材质混合玻璃纤维所制成,该环箍4包括内环片41与外环片42,二者于中段位置藉由一隔片43相连接,且内环片41与外环片42之间,以及隔片43(请配合参阅图3)之间,界定形成上、下插置槽44、45,以容许隔膜3的折缘31置入上插置槽44,且上盖1与下盖2分别置入上、下插置槽44、45,以形成多重且回折的气密作用。上、下插置槽44、45,于外环片42的内侧壁面设有数个上、下扣合肋441、451,该上、下扣合肋441、451对应,且提供上盖1的扣合组件13与下盖2的扣合组件22扣合而形成固定。值得一提的是,本专利技术的制作过程,先将上盖1、隔膜3与环箍4制作完成,同时下盖2的内侧面,先射出一层气密性较佳的内衬23后,再以第二次射出成型下盖2的本体,使得下盖2与该内衬23成形为一体。(注,由于PP材质一般而言,成本较为低廉,然气密性不佳,因此特别在包覆气体的下盖特别设计一气密性较佳的尼龙(Nylon)内衬,但是,尼龙与PP材质不兼容,因此藉由此一方法,达到兼具经济与气密良好的效果。再将隔膜3的折缘31置入上插置槽44,并将上盖1与下盖2分别置入上、下插置槽44、45,以使上盖1的扣合组件13与下盖2的扣合组件22对应外环片42内侧壁面的上、下扣合肋441、451,并以油压强力扣合而形成固定。再于环箍4的上、下缘,同时也是上盖1与下盖2外缘部分,射出一层PP材质混合玻璃纤维的材质形成披覆层46,以令中段周缘形成平整与美观,且藉由披覆层46可以再形成一层气密层。请参阅图4所示的本专利技术使用状态平面剖视图,当净水由压力筒进入后,会挤压压力筒内部的隔膜3,相对气体所存在的体积缩小,基于压力与体积成反比的原理,因此压力筒即能发挥净水进入量越多,反弹至水龙头的压力则越大。技术效果1、本专利技术主的效果是,利用上、下盖之间,配合设一环箍,而以环箍的上插置槽间,形成隔膜与上盖的容置空间,并形成多重且回折的气密作用。且本专利技术的环箍以200℃~250℃高温热融方式包覆,完全阻断空气渗漏。2、本专利技术在外环片的内侧壁面设有数个上、下扣合肋,该上下扣合肋,对应上盖的扣合组件与下盖的扣合组件相互扣合而形成固定。因此组合绵密而增加气密效果。本专利技术的下盖的内面,先射出一层气密性较佳的内衬(例如尼龙)后,再以二次射出下盖的本体,与内衬一体成型,因此在下盖(也是气体压力的承载空间),形成更佳绵密的气体阻绝。3、本专利技术环箍的上、下缘,同时也是上盖与下盖外缘部分,射出一层PP材质混合玻璃纤维的材质形成披覆层,以令中段周缘,再形成一层气密层。因此,本专利技术经由多处的绵密设计,使得整体的气密效果更为周全。4、本专利技术上、下盖之间配合设一环箍,此得阻气的范围大约在16-24mm的接隙范围,因此阻气泄漏的气密效果更佳。5、本专利技术的下盖以双密度、双材质射出成型,即第一层为高密度作为内衬(例如尼龙),第二层再以一般材质(如pp),二者以材质互融而达到密合。整体而言,本专利技术在中层与盖以气密性佳的材质与构造,达到阻绝空气外漏,更佳气密的效果。以上所述为本专利技术的一较佳实施例,凡依本专利技术权利要求所作的均等变化,皆属本专利技术的保护范围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压力筒的气密构造,包括一上盖与一下盖,二者相互对应而形成组合,且沿上盖的内缘设一隔膜,该膈膜与上盖对应,而盖成一覆碗状,其特征在于:隔膜的底缘形成一折缘,且上盖与下盖之间设一环箍,该环箍包括内环片与外环片,二者于中段位置通过一隔 片相连接,以令内环片与外环片之间,以及隔片之间界定形成上、下插置槽,以容许隔膜的折缘置入上插置槽,且上盖与下盖分别置入上、下插置槽,形成多重且回折的气密。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沈传钦李添富严玲
申请(专利权)人:沈传钦李添富严玲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71[中国|台湾]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