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7829926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1-03-30 11:29
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包括前端立柱、门立柱,所述前端立柱的下部与门立柱的下部之间固定安装有侧墙板,所述侧墙板上设有应力释放结构,且所述侧墙板的顶边与门立柱的连接处安装有侧墙板加强筋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前端侧墙结构在满足1200kN压缩载荷、960kN拉伸载荷的强度要求的同时,还减轻了整个前端侧墙结构的重量,实现了轻量化。实现了轻量化。实现了轻量化。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


[0001]本技术属于轨道交通车辆车体结构
,具体是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快速发展,高强度、轻量化、智能化的车体结构越来越受到运营方的青睐。按照EN12663标准要求,一般地铁车体要求满足纵向压缩载荷800kN,拉伸载荷600kN的要求,而目前地铁车辆技术规格书要求的车体强度普遍超出标准要求。
[0003]在无人驾驶地铁中,司机室被取消,原司机室侧墙结构被前端侧墙结构替代,因此需要设计一种高强度、轻量化的前端侧墙结构以满足地铁车辆技术规格书要求的车体强度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高强度、轻量化的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以满足地铁车辆技术规格书要求的车体强度要求。
[0005]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包括前端立柱、门立柱,所述前端立柱的下部与门立柱的下部之间固定安装有侧墙板,所述侧墙板上设有应力释放结构,且所述侧墙板的顶边与门立柱的连接处安装有侧墙板加强筋板。
[0006]上述方案中,应力释放结构用于释放纵向载荷产生的集中应力,侧墙板加强筋板用于避免刚度突变产生的应力集中。由此,该前端侧墙结构可有效传递纵向、垂向载荷,以较高程度的轻量化设计满足纵向1200kN压缩载荷、960kN拉伸载荷的强度要求。此外,由于侧墙板设置在前端立柱的下部与门立柱的下部之间,则可以减轻整个前端侧墙结构的重量,实现轻量化。
[0007]优选的,所述应力释放结构为开设在侧墙板顶部的U型凹槽。
[0008]优选的,所述侧墙板的内侧与门立柱的内侧平齐,所述侧墙板的厚度小于门立柱的厚度。
[0009]上述方案中,侧墙板的外侧相对于门立柱留出空间,用于连接车体的头罩,以满足流线型一体头罩的粘胶需求,减少胶缝数量,使车体外观更加美观大方。
[0010]优选的,所述侧墙板加强筋板为双层结构,该侧墙板加强筋板的内外层分别与侧墙板的的内外侧平齐。
[0011]优选的,所述侧墙板加强筋板呈“L
”ꢀ
型,且侧墙板加强筋板的水平边焊接在侧墙板的顶边上,侧墙板加强筋板的竖直边焊接在门立柱上。
[0012]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通过侧墙板上的应力释放结构以及作为过渡连接的侧墙板加强筋板,可有效传递纵向、垂向载荷,以较高程度的轻量化设计满足了纵向1200kN压缩载荷、960kN拉伸载荷的强度要求,降低了侧墙板与门立柱连接处的应力,避免了由于刚度突变导致的应力集中;侧墙板设置前端立柱的下部与门立柱的下部之间,在
实现高强度的同时还可以减轻前端侧墙结构的重量,实现轻量化;本技术结构简单紧凑,连接方式容易实现,适用于批量化的生产制造。
附图说明
[0013]图1是本技术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4]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15]如图1所示,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由侧墙板1、侧墙板加强筋板1a、前端立柱2和门立柱4组焊而成,形成一个整体受力结构。侧墙板1、前端立柱2和门立柱4的底部均焊接在底架边梁3上。侧墙板1固定安装在前端立柱2的下部与门立柱4的下部之间,以减轻整个前端侧墙结构的重量。
[0016]侧墙板1顶部开设有开口朝上的U型凹槽,该U型凹槽形成侧墙板1上的应力释放结构1b,极大程度上降低了侧墙板1与门立柱4连接处的应力。在侧墙板1与门立柱4的连接处还设有侧墙板加强筋板1a。
[0017]本实施例中,侧墙板加强筋板1a为双层结构,其内层和外层分别与侧墙板1的内外侧平齐。侧墙板加强筋板1a呈“L”型,其水平边焊接在侧墙板1的顶边上,其竖直边焊接在门立柱4上。侧墙板加强筋板1a在直角处倒圆角。
[0018]在车体承受纵向、垂向载荷时,载荷依次沿着底架边梁3、前端立柱2、侧墙板1、侧墙板加强筋板1a、门立柱4向后传递。通过应力释放结构以及作为过渡连接的双层的侧墙板加强筋板,使得本技术的前端侧墙结构能有效传递纵向、垂向载荷,满足纵向1200kN压缩载荷、960kN拉伸载荷的强度要求。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前端立柱(2)、门立柱(4),所述前端立柱(2)的下部与门立柱(4)的下部之间固定安装有侧墙板(1),所述侧墙板(1)上设有应力释放结构(1b),且所述侧墙板(1)的顶边与门立柱(4)的连接处安装有侧墙板加强筋板(1a)。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应力释放结构(1b)为开设在侧墙板(1)顶部的U型凹槽。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前端侧墙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墙板(1)的内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黎宏飞钟磊陈赞平刘永强雷燃
申请(专利权)人: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